銀河再造新吉利

2023-11-28     汽車公社

帶著前10個月133萬輛、17%的同比增幅,10月新能源滲透率高達34%的傲人成績,11月17日上午,吉利銀河E8亮相廣州車展上,引人注目,咄咄逼人。

自從2月份吉利銀河之夜驚艷亮相以來,吉利汽車開始以瞠目結舌的速度,殺入極度內卷的新能源市場,引起波瀾一片。

銀河再造「新吉利」

「今年銷售165萬輛的目標達成,我們非常有信心!1~10月,吉利汽車同比增長就高達17%。」 2023年11月17日,廣州車展媒體日當天晚上,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下稱「阿甘」)對《汽車公社》說。

11月初的公司財報顯示,吉利10月實現銷量18.1萬輛,同比增長18.7%,環比增長6.0%,總量再創新高;1-10月累計實現銷量133.6萬輛,同比增長17.0%。

而且從8月份開始,每月的增量都呈現明顯的上升勢頭。即便按照10月份18萬輛銷量估算,吉利汽車將在今年達成170萬輛銷量新紀錄,不僅遠超2018年歷史性的150萬輛新高度,而且也超過年初165萬輛的銷售目標。

每一個吉利人都在內心無比振奮,雖然重回巔峰值得驕傲,但是阿甘思考冷靜而長遠,「2021年年底,當時我們內部確定,新能源銷量占比要在2022年月度沖沖30%,2023年沖沖40%。當時,我們2021年占比才6.2%,沒有太多人相信可以做到!」

事實上,電動化也開始迎頭趕上。10月,吉利新能源銷量首次超6萬輛,行業第3,滲透率34%,前10個月,吉利汽車新能源車型累計銷售36.2萬輛,同比增長超過45%。這其中,吉利銀河6月份開始甫一面世,就以月均1.5萬輛以上的強勁增幅,和幾何、領克EM-P一起,迅速成為吉利電動化的推手和排頭兵。

傳奇從來不是一蹴而就。根據吉利對新能源戰略的整體布局,尤其是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2021年年初確立新能源戰略的「兩個藍色吉利行動」,隨後,吉利汽車在2021年10月推出了「智能吉利2025」戰略,這也是阿甘2021年年初上任半年之後的頭等大事,「時至今日,每一項計劃都在逐步落實。」阿甘笑著說。

在這份戰略中,重中之重是新能源的滲透率和智能化的落地。阿甘回憶說,吉利在2022年就在內部提出了階段性目標——3050計劃——2022年,吉利新能源銷量占比單月要超過30%。

「在內部出現了很多爭議,有人說肯定做不到,因為我們在2021年這一數據只有6.2%,但是2022年,我們已經實現了單月占比超30%。2023年,我希望占比能達到近40%,目前是達到了34%。我相信後面兩個月的增長量可能會更大一點,預計將突破40%,這樣的話,基本上距離明年50%滲透率目標已經很接近了。」

從博越時刻,到銀河之光

從銀河L7到銀河E8,對每一個經歷過往吉利跌宕起伏10年的人來說,這是不是像極了2015年到2016年吉利汽車那熱血與光芒輝映的歲月?八年前,吉利博瑞在2015年驚艷亮相,2016年吉利博越率領吉利沖頂新高峰。八年後,銀河L7和銀河E8接踵而來,一面重複著光陰的故事,一邊書寫著吉利汽車成長的傳奇。

「在最低迷的2014年的時候,你內心想過放棄麼?」,2016年3月26日,寧波體育中心的一個二層會議室,吉利博越上市的之後的專訪中,我給時任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安聰慧一個問題,臨近初春,但是深夜10點多的寧波屋裡屋外都很冷。

「只要我們有卓越的產品,我認為任何時候都可以從低谷中脫穎而出!」2014年是吉利汽車過去10年的生死時刻,但是2016年博越上市的時候,吉利憑藉帝豪的熱銷和中高級車轎車博瑞的驚人表現,已經在2017年登頂中國品牌,所以,回答我的質疑的時候,安聰慧也顯得非常有底氣。

隨後的故事眾所周知,博越上市之後不到半年就突破萬輛大關,第二年登頂中國SUV車型的最前沿,和傳奇的哈弗H6比肩而立,成為吉利汽車上一輪成長周期的最耀眼的明星。

為什麼要重新回顧2016年的「博越時刻」?因為每一個從吉利過往十年周期中經歷和成長而來的吉利人,都在內心深處有一片屬於每個人記憶的「博越時刻」!這既是作為曾經的參與者的內心獨白,也是最為最主要決策者面向未來未知的底氣與實力。七年之前的「博越時刻」,阿甘先後以財務和採購負責人的身份參與了上一輪吉利汽車的史詩般一次崛起過程。

自從2021年接任吉利汽車集團CEO以來,年輕的淦家閱也在迎來自己的「博越時刻」,今年年初,吉利銀河宏大亮相光芒四射,隨後L7和L6兩款新車接踵而來,開啟吉利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新時代。再到這次廣州車展亮相的銀河E8,吉利汽車的新能源攻勢,仿佛回到2015年到2017年那個熱力四射、精品層出不窮的美好時代。

銀河系列的布局發軔於2021年10月31號。「從2021到2023年,必須首先解決新能源『有沒有』的問題。」阿甘回憶說,自從兩年之前「智能吉利2025」任務發布之後,吉利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一網三體系」展開——「一網」指的是智能吉利科技生態網,圍繞著作業系統、晶片、技術數據等方面;「三體系」是由「智能能源、智能製造、智能服務」構成的三大體系。

智能能源,主要是吉利雷神動力,包括新能源電動車的「三電」;智能製造,就是吉利黑燈工廠、吉利4.0工廠等生產製造基地的升級;此外,吉利也在思考如何將智能服務與營銷結合。

每一個人心中對博瑞和博越開啟的上一輪黃金年代回憶滿滿,所以每一個歷經過往五年崎嶇坎坷的吉利人,對基於「銀河之光」原型車打造的銀河E8期待滿滿。從「博越時刻」到銀河之光,變幻的是歲月與時光,不變的是吉利人和中國汽車人的踔厲與奮進。

體系決戰下半場

「要做一個偉大的企業,一定要經歷不同的磨難,不同的困難,當你突破了它才能變成一個偉大的企業。我認為,這些事情(內卷)衝擊越大,就越要把它變成資源,越要去克服它。」11月17日晚上,阿甘在回顧過往吉利汽車的成長史,回答外界對於2023年極端內卷的中國汽車時,感慨地說。

「我認為:目前有兩個『卷』的方向非常不好,第一個是大家在卷價格,只看價格不管質量,出現了很多粗製濫造的產品,應該要卷價值;第二個,大家在卷營銷,會讓消費者進入一個誤區,將消費者陷入極大風險中。」

所以,吉利非常冷靜,「吉利要卷的是技術、卷安全、卷品質、卷服務。兩年來,吉利在兩個方面夯實了基礎,第一是面向智能化的趨勢堅定不移;第二是做到基礎動作不走樣、不變形、不冒進,扎紮實實做好研發、製造和構建梯度的人才隊伍。」阿甘自豪地說。

2022年逆勢增長正是大吉利自身所構建的規模效益正在顯現和釋放,2023年一季度負增長,二季度追平,三季度駛入加速度,四季度完美收官,吉利始終是長期主義和扎紮實實做產品、搞好技術的踐行者。

在今年4月份的採訪時,阿甘堅持長周期競爭和體系力的重要性。前瞻性探索、緊跟趨勢的需求和強大的技術體系,是吉利汽車應對競爭的不二法門,「還必須建立一套與之匹配的體系,確保技術、產品和成本之間的配合。」他強調說。

所以,從2021年的「智能吉利2025」開始,面對未來,阿甘堅定地認為,混合動力是新能源發展中一條比較好的路徑,純電也是一條路徑,兩條路徑必須要並舉。在汽車未來競爭的上半場,吉利汽車不僅迎頭趕上,而且開始直道超車。

「汽車最終的競爭還是智能化的競爭,一旦解決了所有的電池的成本,固態電池技術等問題之後,智能化會是決定性生死的未來。」基於這個趨勢判斷,阿甘決定著力智能化,構建吉利未來發展的「第二曲線」。

「當我們把剛剛講的這些體系建立好,就從上半場的三電之戰,轉入下半場的智能化之戰。車機現在有這麼多版本,吉利也要面對自己之前做得不夠好的現狀。」說起智能化,年輕的阿甘非常興奮,「我認為,智能化就是吉利未來的法寶。坦率地講,銀河N OS跟銀河OS相比,是兩套完全不同的系統了,進步非常大。另外,我們建立了吉利星睿智算中心,算力全球排在185位,在製造行業中排在第一位。」

為什麼吉利銀河系列產品推出速度這麼快?他自問自答地說:因為效率提升,很多東西別人需要兩三個月,吉利兩三個小時就能搞定!領克08為什麼這麼快能推出?銀河E8的風阻係數為什麼能低至0.199?因為基礎算力上去了,銀河E8仿真實驗做了兩千多次,風洞實驗吹了150個小時。成立軟體定義小組,讓魅族團隊進入到項目組,車機的研發效率得到指數級的提升。

領克08氣勢如虹,銀河E8光芒四射,從2018年150萬輛高度回落到2019~2022年持續四年徘徊在130萬輛,2023年吉利汽車終於走出命運的三岔口。

2023年170萬輛已經觸手可及,它不僅遠超150萬輛的歷史新高,還一洗吉利人五年過往的心酸、不甘和一度遲疑與迷茫。打開心中的枷鎖,從此,每一吉利人都相信眼裡的光芒再無羈絆,他們朝著遠方的榮耀,奮力起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94d9ec3c19cd45a450918309f50d6b1.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