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比異性戀更「和睦」?|每日罐頭

2022-09-21     簡單心理

原標題:同性戀比異性戀更「和睦」?|每日罐頭

每日罐頭 是一檔( 狗子特別喜歡的)心理學口味精神食糧欄目。

每天更新哦!

罐頭質檢員:Pinkie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總是會把壞情緒傳遞給最親密的人?被偏愛真的就可以有恃無恐嗎?

現代人的壓力越來越大,每個人都會有自己難以排遣的壞情緒, 當這種壞情緒無法發泄越積越多的時候,就會無可避免的傳遞給和我們最親密的伴侶。長時間和一個痛苦的伴侶在一起將是一件非常折磨的事情。

然而這種痛苦情緒的傳遞機制不僅僅這麼簡單,來自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者發現,這種傳遞機制還和自身性別以及伴侶的性別有密切關係。他研究了異性戀群體、男同性戀群體以及女同性戀群體,發現這三者之間的伴侶痛苦傳遞存在顯著差別。

男性對伴侶的情緒感知能力明顯弱於女性。這可能和社會對於女性要更溫柔、更富有同情心的要求有關。

女性在感受到伴侶的痛苦之後將會承擔更多的痛苦。男性有時也會被伴侶的痛苦影響,但這種影響會比女性短得多,女性因為對方而感到的痛苦一般會持續一兩天之久。

由以上兩條可以推斷出, 異性戀中的女性將會承受更多的來自男性伴侶的壞情緒的折磨,男同性戀次之,女同性戀最少,實驗結果也再次證實了這個推斷。同性戀群體中這種「和睦」的關係可能和雙方的關係更平等有關,前人已有研究說明同性戀伴侶之間在家務承擔等方面確實比異性戀更平等。異性戀伴侶之間如果有孩子可能還會加劇這種不平等的情緒傳遞。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 「踢貓效應」,我們的痛苦就這樣一層層的惡性傳遞下去,正因為對方是最包容最愛自己的人,才更加肆無忌憚。 別再用 「親密」的名義繼續施暴,別把耐心和寬容都留給陌生人。

參考文獻

————————

Rachel et al.,Psychological Distress Transmission in Same-sex and Different-sex Marriages,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DOI: 10.1177/0022146518813097

點擊閱讀原文,看更多罐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649781fbaed46797fc47f7ad3565e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