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覆,給我們工作生活帶來了諸多變化,每個人都面臨諸多的不確定和焦慮等負面情緒。
4月27日晚, 簡單心理&簡單森林聯合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MBA聯合會活動策劃部,舉辦了關於《疫 情反覆下如何維持內心秩序》的公益講座。
簡單心理認證諮詢師李柯老師從情緒調節、人際衝突解決、創傷處理三個方面出發,為同學們分析了衝突發生的原因,提供方法支持,幫助緩解疫情造成的影響,逐步恢復工作和生活的秩序感。
01
負面情緒的產生和調節
李柯老師首先講解了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主要受到神經系統失調、喪失感、信息過載和自我期待等多種因素影響。
意識到負面情緒是非常正常的,那麼我們如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調節其不良影響呢?李柯老師講解了 簡單的腹式呼吸法,引導大家 通過呼吸來關注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放鬆下來。
02
從「需求」入手
對於同學們在疫情期間可能遇到的人際關係問題,李柯老師講解到,「衝突」實際上是用激烈的方式,向自己親密的關係人表達依戀需求。
因此,解決方法是要聚焦於情緒背後的「需求」。 第一步是覺察、表達自己的需求。其次,嘗試發現、理解其他家人朋友的需求,儘量耐心地傾聽對方,進而緩解隔離期間的人際衝突。
03
「自我照顧安撫清單」
如果感覺自己的內心已經受到了創傷,又該如何處理呢?李柯老師介紹了「自我照顧安撫清單」。從五感體驗入手, 加強對自己的關注和了解,創造愉快的體驗,從而幫助大家在遇到簡單的心理困擾時能夠自我調節。
最後,李柯老師還為大家講解了如何調動資源來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包括心理熱線、心理評估和心理諮詢等,能夠滿足不同人群針對不同議題、 不同程度的需求。
04
參會者說
參會人員 王先生:
「原來我不是一個人,有種奇妙的歸屬感和安寧。」
王先生分享
參會人員 付女士:
我按照李柯老師提供的自我照顧安撫清單,制定了打卡計劃,審視我的生活。
外界既然無法改變,我要做些什麼照顧好自己呢?連續三天,我堅持打卡,先從整理自己的書桌開始,接著為自己和父母創造了愉快的味覺體驗,並且安下心來書寫了《智永真書千字文》。
付女士書寫
「安靜下來,向內心看去,原來我們的世界可以這麼美好。」
付女士分享
05
「高校MBA-心理健康成長計劃」
據簡單心理《2021-2022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顯示,新冠病毒流行(COVID-19)對於全球心理健康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害。
研究對於8個COVID-19流行的國家調研顯示,普通人群中焦慮、抑鬱、創傷後應激障礙、心理困擾和壓力的發生機率都有所提高。疫情造成的孤獨感是抑鬱、焦慮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最強預測因素。
在此疫情背景下, 簡單心理&簡單森林計劃發起「高校MBA-心理健康成長計劃」,邀請各高校MBA共同組織心理健康講座及心理健康活動,為高校學生們提供疫情期間的心理援助。
活動形式通過但不限於講座分享、繪畫、舞動、觀影、正念、讀書會等療愈形式, 發現自我,並接納自我,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自我療愈,最終在這裡找到與命運抗衡的真相和意義。
一站式線下心理健康中心「簡單森林」
目前位於北京朝陽區麗都、海淀區中關村
和上海永嘉庭
關注服務號了解詳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