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科技展 擠滿中國人

2024-10-19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 郭蓉/文 10月14日,杜拜海灣信息博覽會(GITEX GLOBAL)22號館內,一輛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圍滿了中東人。

這輛飛行汽車來自中國廣東匯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小鵬匯天」)。繼2022年在阿聯杜拜首次公開飛行後,小鵬匯天再次參展杜拜海灣信息博覽會。

小鵬匯天副總裁仇明全說,這次小鵬匯天原本並沒有計劃參展,直到一個月前突然受到阿聯電信(下稱「e&」)的邀請。e&關注到小鵬匯天在杜拜的首飛和北美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參展的影響,希望小鵬匯天也能將飛行汽車帶到GITEXGLOBAL展會。

仇明全說:「我們的展位幾乎每天都有阿聯政府高層代表團來訪。」

GITEXGLOBAL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展會之一。今年的展會於2024年10月13日—16日舉辦,橫跨杜拜世界貿易中心和杜拜港兩大場館,有來自超過180個國家的400多個政府機構和6500家科技公司,主題是「全球合作打造未來AI經濟」。

根據展會官方應用平台GITEXPLUS的展位統計,有260多家中國企業在GITEX GLOBAL展會上參展,還有不少是大型的特裝展位。華為作為最大主贊助商,獲得了鑽石贊助商(Diamondsponsor)稱號,阿里雲和中國聯通等其他中國企業也出現在贊助商名單上。而在作為GI-TEXGLOBAL展會的核心組成部分的Expand North Star展區上,頗具規模的中國館也十分引人注目。

這場展會顯現的趨勢是:中東正在成為中國企業,特別是科技企業出海的重要一站。

2016年沙特發布「2030國家願景」,多個中東國家開啟了一輪經濟結構轉型。其中,數字化技術和綠色能源是轉型的兩個重點。

從2016年開始,包括阿里雲、華為雲等一批中國科技企業陸續在中東開設相關業務,新能源科技企業也加強了對中東市場的業務投入。

根據阿聯中國商會報告,目前有超過6000家中國企業在阿聯開設公司或辦事處,約有72%的企業去年實現了盈利,45%的企業實現利潤增長,一半企業擴大了業務規模。過去十年中,中國的投資還擴展到了金融、信息技術、新能源和電子商務等新興行業。

本屆GITEX GLOBAL展會中,中國科技和創業企業的身影無處不在,且在智慧城市、人工智慧、新能源等前瞻性科技產業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中東的科技熱情

「此次展會很特別,e&的展台沒有像傳統電信商一樣擺著一些跟通信相關的東西,而是聚焦在移動出行方向,包括各種汽車飛行器、低空飛行器等。」仇明全說,「這也顯示出阿聯對於未來低空經濟、移動出行與智慧出行等方面的重點布局。」

e&是阿聯最大的電信公司和5G領域的領軍企業,在推動智慧城市和數字轉型方面著重發力。仇明全表示,e&與小鵬匯天未來也會在飛行汽車的5G網絡、通訊建設等方面有進一步合作討論。

小鵬匯天此次帶來的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能夠通過摺疊變形系統,展開機臂切換到飛行模式。仇明全說,杜拜民航局主席、阿聯航空主席謝赫·艾哈邁德親王在親身參觀和體驗後表示,這給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仇明全說,哈伊馬角酋長還邀請高管團隊前往哈伊馬角酋長官邸進行會談。哈伊馬角(Ras Al Khaimah)是阿聯的第四大酋長國,也是阿聯重要的製造基地。「哈伊馬角酋長對中國的高科技製造業感興趣,他希望能親自到小鵬匯天參觀,還邀請小鵬匯天未來在哈伊馬角進行飛行汽車試飛和場景測試,並承諾提供所需相關支持。」

中東政府和投資方展現了對中國科技企業的熱情,特別是在數字化技術和綠色能源領域。

Expand North Star展區是GITEX GLOBAL展會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全球科技和初創企業領域的重要展覽之一。這一展區里,中國館的規模十分可觀。

中國賽寶綠創能源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下稱「賽寶新能源」),是中國館參展商之一。

賽寶新能源市場總監張若舟告訴經濟觀察報:「這次中國企業採取抱團參展的方式,包括北京、浙江等也組織了本區域企業集中參展。我覺得這種方式非常好,一方面初創企業自身規模還比較有限,通過集中參展可以與主辦方溝通選擇到更優秀的展位,另一方面國內優秀企業之間也可以通過彼此交流開闊眼界,甚至直接產生業務合作。」

賽寶新能源在EXPANDNORTHSTAR展區8號館的H8-C80展位上,停著一輛「元甲」移動儲充一體車,它像一個大號移動充電寶,可以給新能源車補電。賽寶新能源解決方案的綠色展台吸引了大量阿聯等海外合作方的關注。

這次展會,張若舟的團隊帶了500多份宣傳資料,但很快就發完了,後面只能給電子資料。他說,阿聯本地客戶以及美洲、亞洲、歐洲等多國客戶對雙碳的關注與國內需求一致,但許多地方新能源基礎設施並沒有國內那麼完善。

此次展會上,他們還和參展企業馬來西亞ONETOUCH AGRI ROBOTECHSDN.BHD.公司進行了現場簽約。

張若舟告訴經濟觀察報,他們之前與該公司就有過接觸,但合作事宜一直沒有最終確定。這次GITEXGLOBAL展會對方親眼見證了公司的產品和技術之後,決定當場簽署合作協議。他們將在馬來西亞檳城州落地分布式微型垃圾發電項目。

中東市場釋放轉型需求

GITEX GLOBAL展會主辦的Supernova Challenge Pitch Competition(超新星挑戰賽路演競賽)是中東、非洲和南亞地區最大的創業競賽。中國科技企業北京九章雲極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九章雲極」)是這次唯一進入這一競賽總決賽的中國企業。

九章雲極國際業務負責人徐江告訴經濟觀察報,最初有2000多家企業報名,800家進入線上賽,再篩選至150家。半決賽在展會現場舉行,經過演講和答辯,最終選出20家企業晉級總決賽——這些企業幾乎都和人工智慧相關。

九章雲極專注於AI基礎設施,其他入圍公司則主要集中在AI應用層面。

2016年,沙特公布了國家戰略轉型綱領「2030國家願景」,減少對石油的依賴,拉開中東世界多元化經濟轉型的序幕。轉型的方向不僅包括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為代表的數字科技,也包括綠色能源等領域。

轉型中的中東地區不斷釋放著新的市場需求。IDC數據顯示,中東、土耳其和非洲地區在信息和通信技術的整體支出將超過2380億美元,比2023年增長4.5%。隨著上述這一地區數字經濟的日益成型,IDC預測,該地區2024年的數字化轉型支出將超過590億美元,並在未來幾年以1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7年將超過880億美元。

以人工智慧為例,沙特和阿聯都早已明確表達了他們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雄心。阿聯在2016年成立了杜拜未來基金會,又在2017年開創性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智慧部,並且通過了《2031年國家人工智慧戰略》和《阿聯國家人工智慧計劃》,目的在於確立其作為全球人工智慧中心的地位。

根據普華永道的預測,到2030年,人工智慧將占阿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近14%。而在沙特這一比例預計將為12.4%,預計人工智慧將為沙特經濟帶來高達1350億美元的貢獻,使其成為中東地區從這項技術中獲益最多的國家。

中國與沙特和阿聯在科技領域建立了多項合作關係。

華為、商湯、阿里雲等科技企業先後進入中東市場。華為與沙特簽署了諒解備忘錄,計劃在沙特城市中發展基礎設施和雲計算服務。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的科技子公司Alat在今年2月宣布與包括中國大華股份在內的多家國際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在不久前的沙特首屆金融科技大會上,易達創始管理合伙人Jessica Wong表示,沙特消費者和監管機構對新技術十分渴望,沙特向國際企業引入成熟技術的成功案例包括沙特電信公司與阿里雲及易達共同成立的沙特雲計算公司SCCC等,該公司為沙特50%的金融科技市場提供基礎設施服務。

仇明全告訴經濟觀察報,這次GITEX GLOBAL展會許多中國科技創新、消費電子、AI、機器人、通訊等領域的企業都參加了展覽。

中國移動國際中東與北非區市場部工作人員告訴經濟觀察報,他們在這次展會上就特別側重於包括5G+智慧港口等在內的智慧解決方案的市場拓展,並已與巴基斯坦電信、阿聯數智化服務提供商SamTech、沙特數據中心及數字服務供應商NourNet等舉行了簽約儀式,將在中東推進數據中心、物聯網、衛星等領域的合作。

中國企業的嘗試

仇明全告訴經濟觀察報,目前全球許多國家尚未建立對新型的低空經濟飛行器的管理和審批制度。在這方面,從產業端已經走在前面的中國企業有可能會帶來一些積極的影響。

「有理由相信在未來三到五年內,中國將成為最早實現低空高頻率飛行和低空出行應用場景的國家之一,中國企業會率先批量生產和交付低空飛行產品。」仇明全說,「這是其他國家和企業都不具備的,我們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在新產業中引領全球發展趨勢。」

小鵬匯天創始人趙德力說,他們明年計劃把即將量產的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帶到中東首飛,未來也將率先進入中東市場。小鵬匯天的「陸地航母」由陸行體和飛行體兩部分組成,陸行「母艦」是三軸六輪設計,獨創性在於能夠容納「飛機」的汽車後備艙,此外還有寬敞空間和承載能力。

對中國科技企業而言,中東市場提供了一片科技「試驗田」,但也需要摸索新的規則和策略。

九章雲極國際業務負責人徐江說,目前在國際雲服務市場上,一些老牌服務商如亞馬遜雲(AWS)、谷歌雲和微軟的Azure雲占據主導地位,擁有豐富的生態系統和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九章雲極則專注提供AI智算雲服務,採用更友好的收費模式更適合中小企業。

九章雲極推出基於算力包產品的「按使用量計費」模式,用戶無需租用昂貴的硬體,而是根據實際使用的算力來支付費用,類似於用電按量付費。這種模式在中東地區具有很大的潛力。一些缺乏硬體能力但希望提供雲服務的合作夥伴,比如電信運營商或機房建設者,可以在他們的幫助下搭建中小型雲服務,與亞馬遜、谷歌雲形成差異化競爭。

「我們更傾向於與當地商家合作,服務新興AI企業,而不是從現有雲服務商手中搶客戶。」相比於老牌雲服務商,他們這樣的「下一階段」新興AI企業更容易和中東當地達成合作、拿到投資。

張若舟說,中國在太陽能、風能、核電等技術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而中東地區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區位優勢,為雙方的合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具體來說,中國新能源創新企業在中東的參與機會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光伏產業。中東地區陽光充足,是發展光伏產業的理想之地,中國企業在光伏技術的研發和生產方面具有全球領先的優勢,可以在中東地區推廣和應用先進的光伏技術;

二是氫能投資。氫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中國在氫能技術和投資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可以在中東地區開展氫能項目推動當地能源轉型;

三是產能出海。中國新能源企業可以通過產能合作,幫助中東地區提升本地的新能源生產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4ef49af701d15902274aab8a25a0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