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軍專欄】
教師工作的三大要務
原創作者|李鐵軍(駐香港部隊秭歸希望小學)
教師這個角色可以賦予的範圍很廣,我在這裡專門指在學校從事教育這個職業的人。從我理解的角度,教師工作的性質應該是這樣的:教師是思想者,是知識傳播路徑的創造者,是實踐探索的先行者,是未來文明的探索者,是先知先覺、有方有法的開拓者,絕不是一個只顧低頭幹事的執行者!如果一個教師無論是外在評價還是自我定位都是在執行的話,基本可以概定為是一個不很稱職的教師。即使有太多的事務事需要我們作為一個執行者的角色去落實,但絕不應當是一個好老師主流的內外在形態。作為教師的本質角色需要做好三大要務。
第一大要務:上好課。
什麼是好課?學生喜歡聽、跟著動、印象深的課是好課,沒有那麼多的輔助條款。應鄧小平同志說市場經濟的一句話:「無論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學生喜歡聽的期待就是最好的標準。某些特種條件下產生的「好課」其實與一個教師優秀沒有很大的關係,是在集體推動下,多次打磨的結果,與常態課的基本形態有很大區別。甚至說這種標高某種意義上是「卷」的作用力,大部分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很難達到,我指的是單節課,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或者精力去做那麼的「磋磨」。所以,教師上好常態課的狀態才是評價一個教師是否能「上好課」的基礎。
課堂是場域影響力最為明顯的地方:課前準備的充分與否、教師上課狀態(語言、神態、動作、評價與設計環節的配合等)張弛、學生投入的深淺、師生配合的疏密、知識繼承性與生成性的能效等等,關乎了一節課的成敗、好壞,關鍵都是教師的場域掌控力。其核心必須是站在兒童視角的認同,不是成人認為的「精彩」!兒童立場是每一個教師應該的課堂基本態度。課堂是面對學生的,因此評價課堂的好壞孩子是有發言權的。教師上好每節常態課,其意義遠遠大於幾年獲得了一個縣級以上競賽課的一等獎!學生喜不喜歡這個老師的課,評價沒那麼難:聚精會神、眼睛有光、意猶未盡、作業輕鬆即為好。
第二大要務:處理好與學生的關係。
現代社會的教師需要高情商,要知道「教好書」,不光自己有知識,還得有方法,有技巧,處理好與學生的關係是老師的必修課。我大概羅列了一下學生對教師7種態度,以此來推斷教師的素養以及對這個老師的基本判定。
我的這種羅列基於兩種情況,一是自己當學生的體會,二是來自於自己當教師的感受。一個教師被很多屆很多學生惦念、崇拜,無疑是在知識傳授、人格影響、思想鞭策、理想樹立、人生態度、師生關係等諸多方面對學生有著深遠影響力的人,這種良師一生遇一即是幸運!會教書、教好書的老師絕對懂得經營和學生的關係,這是引領學生成長的基礎。實際工作中,有很多人一直把自己供在師道的「神台」上,捨不得下來走近學生,高高在上的教條其實誰都不喜歡,但就是有很多人無法從自身改變。「雙標」在教師群體中的現象還很嚴重,在學生面前的「聖人面孔」往往在同事、領導那裡就是擺爛,不真實的東西往往影響著自己面對學生心境,就有了完成任務、愛聽不聽、死豬臉、髒口……等一連串面對學生的做法,這樣怎麼能處理好師生關係呢?!如此的循環也在不斷侵蝕教師自身的認同感,包括對職業本身。
第三大要務:培育自己高雅的志趣。
教師這個群體很特殊,特別是中小學教師,長期和未成年人打交道,工作的原因,疏於或者少於與社會的交際,由此可能產生的短視、自我、偏執、計較等等情況。所以教師需要培養自己的高雅的志趣,以此來融入社會,因為你只以教師身份來融入的話,可能會有高高在上的教條主義,也可能在其它方面被傷得體無完膚……
培育自己高雅的志趣就是在打開一條被社會所接受的通道,不至於自己在「封閉」中「狂妄」。仔細看我們身邊很優秀的教師,絕對都有自己的「絕活」,除了征服學生,更是讓世人刮目相看。有的老師可能還在寫作、書法、歌唱、鋼琴、戲曲……球類、跑酷、手工、美食、攝影、計算機、機器人、天文……演講、戲曲、脫口秀、主持、養花……等等這些方面頗有建樹,是不是讓人眼前一亮?!高雅的志趣是豐潤教師教育生活的強心劑,不僅僅讓教師自身的靈魂、思想更加豐沛,也會讓自身需求的教育資源成為源頭活水。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會更加得心應手、如魚得水。
教師工作的三大要務以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為基礎,強大的成長內驅力和集體鞭策的正嚮導引力有效結合,會讓成為優秀教師從理想變為現實。
延伸閱讀:
李鐵軍:在創新方法的路上不斷摸索——「循跡·追溯·傳承」大思政課實景課堂的反思
李鐵軍:「實景課堂」助推黨史教育落地
李鐵軍: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再認識
李鐵軍:如何在教學中踐行新課標的思考——以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為例
李鐵軍:生活不分科
李鐵軍:多科聯動,推動「時間」在學生心中落地
體悟二十大 礪踐新課標——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總行(三)
李鐵軍:體悟二十大 礪踐新課標——跨學科主題學習總行(二)
李鐵軍:在跨界中找尋數學深度學習的路徑
李鐵軍:體悟二十大 礪踐新課標——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總啟
李鐵軍:親子共同勞動是勞動課程有效落實的基石
李鐵軍:從「烹小鮮」中得到的教育啟示
李鐵軍:且說學校活動開展的有效性
李鐵軍:讓「大思政課」擦亮孩子的精神底色
李鐵軍:一場活動一場戰役,一場成功滿苑馨香
李鐵軍:教育路上的風景有你也有我——家長會上的交流
李鐵軍:幼小銜接的小學適應性教育的做法及思考
李鐵軍:打造智慧校園 賦能教育生態
李鐵軍:教育的初心向好
李鐵軍:心若向晴,陽光明媚!
李鐵軍:讓現代信息技術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李鐵軍:多措並舉,為「雙減」助力
李鐵軍:關於「雙減」和「延時服務」的一些思考
李鐵軍:培育情商,就是在建構孩子幸福的未來
勞動教育如何落地的思考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聯繫我們加QQ:2636915649
閱讀原文」,進入「查看歷史消息」輕鬆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