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傑:做好班主任,你要記得這11件事

2023-10-20   校長傳媒

原標題:鍾傑:做好班主任,你要記得這11件事

我以為,一個班主任,要想從平凡走向優秀,由優秀走向卓越,必須具備自我成長的意識。那麼,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應從哪些方面進行自我成長呢?

一、廣泛閱讀成雜家

老師都不讀書,卻口口聲聲要求學生讀書,這種要求是很無力的,甚至是很可笑的。再說,老師不讀書,學生出現的很多問題你根本解決不了。解決不了怎麼辦?輕則抱怨、放棄、恨鐵不成鋼,諷刺,造成師生關係惡化,所有的付出都將變成徒勞;重則辱罵、驅趕、體罰,造成師生對抗,教育非但無用,還會起反作用。

我認為,一個班主任優秀與否跟他在哪裡工作沒有關係,跟他讀不讀書才有關係。

二、改變心態

不論是手機簡訊、網絡留言,還是老師們平時的閒聊,無不充斥著添加了膨大劑的抱怨、牢騷。

在這樣的心境下,人根本沒心思去做事,更不要談什麼反思了。毋庸置疑,教師的專業成長也就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樓。與其抱怨,還不如改變。

如果你總是消極地等著別人來改變,等著別人來救贖,這樣的等待往往是無效的,是拿青春賭明天!《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很有啟發性的電影,大家不妨看看,與其等著別人來解救你,不如及早進行自我救贖。

還有,休閒的時候也可以讀一些調整心態的書,比如《心態的能量》《陽光心態——員工自我成長心理學》《心態決定命運》等。

三、改變觀念

有一句話叫作——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一個人,如果只知道抱殘守缺,那麼他是不可能進步的。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教孩子學會如何幸福地生活。很多老師都是單方面地認為我這樣做是為學生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好不好,發不發展,這是需要時間來證明的。所以,目光放遠一點兒,給學生更多的理解和慰藉,學生才會向你敞開心靈的大門。

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有些老師相信教育是科學,所以,不論做什麼都有板有眼,嚴格按照規程執行。教育是科學,一點兒都沒錯。王曉春老師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以及《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都滲透著「教育是科學」的觀點。但是,追問、診斷的時候,我們要抱持科學的態度,但在具體操作的時候則要講究藝術。

四、與時俱進,學習新知

20年後,我們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30年後我們的社會又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身為教師的你思考過嗎?

為了能與時俱進,我也開始我的網絡探索之路。現如今做為資深老網民的我,對網絡的熟悉程度令學生都感到驚訝,他們在我的QQ好友印象中評價我為「潮人」。我指導他們如何健康上網,如何利用網絡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還教他們在網上建立虛擬班級。師生一起在網絡上交流得熱火朝天,學生喜歡得不得了。

五、先行後說

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有些老師喜歡霸占講台,善於說教。不過,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老師的一腔熱血往往遭遇孩子們的一盆冷水。

在我看來,不管多麼先進的教育理念,不管你說得多麼有道理,你不付諸行動,最後都會一無所成。現在的年輕人,學歷不可謂不高,教育理念不可謂不懂,為何面對具體的教育實境還是叫苦連天,還是找不到任何職業成就感?造成這個局面的因素當然很多,但其中有一點就是:說得多,做得少,或者是只說不做,典型的知而不行。

做一個具有行動力的班主任吧!少說多做,與孩子們一起做,始終與他們在一起。

六、做一個溝通高手

一名教師除了應該具備精深的學科知識外,最重要的便是溝通能力了。(在公號首頁輸入「溝通」二字,了解提升溝通力的圖書與課程)很多師生矛盾,甚至是師生衝突,大多是因為溝通不暢而造成的。為什麼會出現溝通不暢呢?老師們不妨自查一下,你的溝通言語中是否存在暴力?

暴力溝通表現:

道德評判。學生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或者是不符合學校的考核標準,那他就會被看成不道德的,或者是壞孩子。

進行不合理比較比較必須是在同一個層面上,而且必須是不需要通過智力活動就能達成的行為。

強人所難。在實際操作中,你會發現,你可以向孩子提出各種要求,但無法強迫孩子按你的期待生活。

如何進行非暴力溝通:

不帶評論地觀察。老師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學生就會傾向於聽到批評,進而反駁我們。

陳述客觀的感受。告訴學生,你看到他的違規行為時,心裡的真實感受。

表達你的需要。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孩子們的反應常常是申辯或者反擊。反之,如果我們直接說出需要,孩子們就極有可能做出積極的響應。

提出你的請求。清楚、明白地告訴學生,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或者怎麼做。

建議各位班主任老師讀讀《非暴力溝通》《與孩子好好說話》《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這類書籍(也順便推薦一下我2023年的新書《班主任如何說話,學生才願意聽》),這對提高班主任的溝通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七、心懷夢想

我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不論到了哪裡,都懷抱著夢想不放手。2005年是我的教育豐收年,所帶班級表現優秀,教育教學業績居全校之首,我也評上了「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的職稱——這可是農村中學所有教師的夢想!

評上職稱後,我先是欣喜若狂,然後趨於平靜、淡定,再後來開始失落、茫然。身為一線教師,從專業技術職稱來講,我算是「熬」到頭了。但是,後面的幾十年光陰,該怎麼度過呢?於是我想到了自我超越。

可是,我在一個非常偏僻的農村學校,要改變自己談何容易。拿什麼來拯救我自己?思來想去,唯一能拯救我的也許只有網絡。於是我從網上購買教育書籍,如饑似渴地閱讀。到現在為止,我家裡收藏的教育類書籍,不下千冊。

八、學會愛的技巧

其實很多老師都是愛學生的,遺憾的是,學生感受不到這種愛。這是愛的「有心無力」——只有愛的心,沒有愛的技巧、愛的智慧。

我認識一位班主任,堪稱愛學生的典範,但他卻是學生最大的仇敵。學生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他有求必應;學生犯錯了,他不僅不批評教育,還幫著推卸責任。經常看到他和學生打成一片,不分彼此。總之,學生在校期間,都很喜歡他。只是,這些學生畢業進入社會若干年之後,又紛紛回過頭來恨他,說他不負責任,對學生縱容無度,致使他們在校期間啥也沒學到,進入社會才知道做人的必要、知識的重要。

九、教育寫作

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而反思的最好方式就是教育寫作。我始終認為,看不到文字的反思是流於形式的假反思,而通過文字梳理自己工作的反思才是真正的反思。這樣的反思才會真正知曉自己的成敗得失,才會更快地進步,也才會真正地提高。

書寫教育故事是快速進步的一條捷徑。你要寫好,就要做好;你要反思,就要找到依據。這就迫使你主動去尋找理論支撐的材料。自然,那些你看著就發暈的理論書籍在你眼裡也變得可愛一些了。

十、網絡研修

很多老師都說,我們想成長啊,可是我們沒有學習的機會。錯了,學習的機會是無處不在的。尤其是當下,只要你願意,上網一搜,就能找到大量的學習信息。所以,與其捨近求遠,舟車勞頓外出學習,還不如通過網絡研修來成就自己。

十一、做個知法守法的班主任

當下,不論是網絡,還是現實,都充斥著對老師教育行為過激的譴責。很多老師感到委屈:「我都是為孩子好啊!真是費力不討好!」委屈之後便泄氣、消極,甚至乾脆來個不管。誠然,現在個別家長蠻不講理,社會上種種貶斥老師的聲音也未必正確。

我以為,主要責任還是在老師這一方。因為一個不懂得依法執教,不懂得自我保護的老師,不能說是一位合格的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每天和學生乃至學生的家長打交道,如果連起碼的法律知識都不知道,請問:好的動機會不會產生壞的結果呢?很多時候,我們沒想把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事實上就是把事情搞砸了。

來源|《鍾傑班主任實踐智慧》公眾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延伸閱讀:

開學了,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要做好這11件事!

班主任臨時家訪,竟救下學生一家四口……

「網紅校長」唐江澎:站在教育家的高度,怎樣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一位有16年班主任工作經驗的校長:給家長4個建議

優秀班主任帶班的七項策略

於潔:班主任的「巧勁與拙勁」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聯繫我們加QQ:2636915649

閱讀原文」,進入「查看歷史消息」輕鬆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