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遠見的父母,是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一點一滴地影響著孩子。
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庭是他主要的成長環境,父母是孩子模仿學習的榜樣,又是孩子的啟蒙師、引路人。身教永遠重於言教,想要孩子成為你期望的樣子,父母首先要做出個樣子來。若孩子能表現出以下行為,恭喜你!你把孩子教得很好!
孩子願意在你面前展現各種情緒。
如果孩子能在你面前開懷大笑,
也能痛痛快快的哭泣,偶爾還能任性發點小脾氣,還會告訴你TA的小秘密,不需要任何隱藏與討好就說明你教的很好。
能獨立地完成那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能做一些獨立的事情,比如自己擦屁股、自己喝水、自己上廁所……而且上了小學後,能自己洗澡。
能幫忙做家務、能獨立完成作業這說明你不是一個包辦型父母。
給予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
會察言觀色同理心強、會哄人。
孩子會哄人,能注意到大人情緒的變化並在必要的時候表達疑惑和安慰。
這樣的孩子通常情商很高。
而且心地善良人格上是較為完整的,將來在社交中會很有優勢,更易贏得他人尊重,較快適應新的環境。
能跟父母說不,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相比那些順從乖巧的孩子對父母的命令敢於說不,並表達自己的想法。試圖說服父母認可自己,說明有了自我的意識,這是多麼難能可貴呀。
說明你平時在家裡不是霸道型父母,會給予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
遇到困難,會向家長求助。
遇到困難會尋求父母和他人的幫助,而不是個人崩潰哭泣。善用身邊的資源,代表處理問題的能力很強,也很信任自己的父母,很有安全感。
愛看繪本喜歡閱讀。
愛閱讀,說明孩子有了獨立思考的意識。更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讓孩子去探索更多的世界,還能提高專注力,真的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習慣。
如果你的孩子愛閱讀,真的可以看出你在教育上很大用心的付出。
家長們,以上的表現,你家孩子中了哪幾個呢?
喜歡我請關注我,讓我們一起讀懂孩子們的世界!
孩子有這10種表現,
說明你把他教育得很好
作者 | 李核桃
來源 | 女兒派原創
孩子學會了控制情緒
孩子可以想哭就哭
孩子不會被壞心情打敗
孩子懂得欣賞自己
懂得接納、尊重、欣賞孩子的父母,才能養出同樣接納、尊重、欣賞自己的孩子。
無論何時何地,孩子都能亮出信心
孩子能體會到獨處的快樂
如果你的孩子一個人也能自得其樂,不要輕易打擾他。
能享受獨處的孩子,才能集中精神做好一件事,保持高度的專注。
這種孩子學習效率更高,更善於靜下心來獨立思考,不會輕易被外面的聲音影響自己的判斷,更能活出真實的自我。
如日本作家午堂登紀雄所說:
「任何成長的節點和對生命深刻的理解,都必須經歷獨處和內省才能到達。」
「任何成長的節點和對生命深刻的理解,都必須經歷獨處和內省才能到達。」
羊群結伴而行,猛獸獨自成行。
獨處,也是成長的力量。
讓孩子擁有一個自己的空間,有一段獨處的時間,能夠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歡的事。
他在熱鬧中失去的,也能在獨處中找回來。
孩子總是沉浸在閱讀里
猶記得一年級新生開學第一周時,有家長在群里問老師:今天有作業嗎?
現在的一、二年級孩子,放學後是不准布置作業的,但老師還是提了一個小建議:培養閱讀習慣,每天堅持30分鐘。
因為,從小就愛閱讀的孩子,其優勢將在上中學後會明顯體現出來。
加拿大國家首席教授基思·斯坦諾維奇指出,閱讀也是有「馬太效應」的。
越愛閱讀的孩子理解能力、學習能力越強,這又進一步刺激了他的求知慾,越發喜歡閱讀。
良性循環一段時間之後,愛閱讀與不愛閱讀的孩子,差距將越來越大。
家庭教育至關重要的一環,就是父母督促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低年級的孩子識字量有限,父母陪讀可以激發他的閱讀興趣。
高年級的孩子能自行閱讀了,可為他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他養成每天讀幾頁書的習慣。
讓孩子「以書為友」,才是他一輩子的財富。
孩子喜歡無憂無慮地玩耍
經常有人疑惑:過去的孩子也挨罵也還挨打,為什麼心理問題沒有這麼多?
我們作為過來人都知道,小時候不但父母打,老師也比現在更嚴。
但我們小時候有更多的時間玩,一玩起來,大人的嘮叨、批評、打罵全部都拋之於腦後了,排解煩惱的機會有很多。
不像今天,孩子本該玩耍的時間全部用來刷題和學習了。
殊不知,玩是一種更高效的學習方式。
腦科學家洪蘭說:「玩不是學習的敵人,而是學習的夥伴,是大腦成長的營養劑。」
孩子玩耍時更專注,大腦思維更靈活,而且還能在跟同齡人玩耍中發展社交能力,能多方面提高綜合素質。
所以,別再把孩子關在家裡了!
每天至少給孩子1個小時的戶外玩耍時間,10年後,你將收穫一個更能適應社會的孩子。
孩子懂得與人為善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80%的父母更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壞,不關心孩子「是否懂得關心他人」。
所以在錄取學生時,更傾向於錄取那些「關心他人和社會」的學生。
人品,比能力更能決定孩子的命運。
一個孩子如果沒有良善的底線,長大後很可能做出違背道德或者法律的事。
輕則影響人際關係的和諧、危害個人發展,重則傷害他人,危害社會。
與人為善的品質也要從小養成,千萬別以為小時候沒學過的孩子,長大突然就懂了。
恰恰相反,兒童時期沒被教育好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自我中心」,自私自利。
所以平常我們要教會孩子熱心助人,關心他人,鼓勵孩子主動表達善意。
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率先給孩子做好道德的榜樣。
人品好的家長,孩子也差不了。
孩子擁有讓人羨慕的好睡眠
一個媽媽發帖求助:孩子晚上翻來翻去睡不著怎麼辦?
家庭教育專家朱芳宜指出,孩子入睡困難一般是因為兩方面的因素:
一是情緒焦慮,孩子白天情緒積壓過多,晚上放鬆時就釋放出來了,干擾得他睡不著。
二是沒玩夠,孩子的精力沒有得到完全釋放,控制運動的小腦與大腦不平衡,也會造成入睡困難。
睡不好的孩子不但影響身體健康,白天還會出現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反應能力下降等問題,影響學習。
孩子每天都能睡個好覺,其實是家庭教育成功的體現。
因此,家長不僅要在臨睡前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如建立固定睡眠儀式,睡前給孩子講晚安故事、陪讀,或者輕摸孩子後背,幫助孩子放鬆情緒。
白天還要保證至少1小時的戶外運動,讓孩子盡情釋放情緒、多餘精力。
另外,臨睡前2小時不要讓孩子接觸電視、手機、電腦等藍光產品,避免大腦過度興奮。
晚上大腦得到充分放鬆的孩子,白天才有充沛的精力好好成長。
*本文系女兒派原創。我家有女兒,有女萬事足。百萬父母關注的育兒平台。*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圖蟲創意。
延伸閱讀: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業
台灣大學高材生的自白:小孩不是滿足家長慾望、想像的容器!
人民日報:這樣說話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周有光問診中國教育:孩子沒有自己的空間,興趣就沒有生長的土壤
教育是一種自醒,向外勸導孩子,向內勸導自己!
引導孩子自律是本事
教育的目的是陪孩子走自己的人生路
遵循教育規律,讓孩子成長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家長收藏細看:首屆「家長學校開學周」主題教育活動專輯(視頻全集)
全國中小學全學科教學視頻匯總
中小學全科上下冊空中課堂、微課+200多部名著有聲讀物!
小學 • 初中 • 高中 • 全科目教學視頻匯總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聯繫我們加QQ:2636915649
閱讀原文」,進入「查看歷史消息」輕鬆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