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與工業科技的碰撞,讓汽車不止代步,吉利不止造車

2023-04-15     信息時報

汽車是什麼?在功能時代,汽車就是簡簡單單的代步工具。但在體驗時代,技術在發展,用車場景在豐富,漸漸地,人們對汽車的要求越來越高,汽車開始承載著人們複雜的情感,比如與親朋好友久別重逢的喜悅、結束忙碌工作後開車兜兜風的自在……

如果汽車廠商依然為造車而造車,那無論造出來的車有多豪華、多科技,那依然是冰冷的代步工具,反而有溫度、有擔當的汽車廠商會越走越遠。就像吉利,在堅持造高價值好車的同時,還在不斷用心回應著消費者的情感表達,甚至還助力傳統文化與工業科技的交融發展,用實際行動傳遞人文風采與汽車工業的良好形象,推動文化資源的活化利用和創新發展。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顏值與實力並存、顛覆與敢為精神並舉的吉利中國星旗艦家轎星瑞。

近年來,以吉利中國星·星瑞為代表的自主家用轎車出現銷量、市場占有率持續攀升的態勢。就像吉利中國星·星瑞,上市兩年多累計銷量達到27萬輛,單月最好市場占有率還曾突破3.21%,強勢進入A級轎車(不含純電)市場TOP10,成為市面上能與合資明星車正面對抗的自主車型代表。

這樣的成績背後,是領先的架構技術、寬大的舒適空間、強而有力的操控性能、高能的智能體驗等強大產品力的持續賦能,更是吉利中國星·星瑞在品牌價值上的沉澱與積累。

為此,吉利中國星·星瑞選擇了一條道阻且長但意義非凡的路——助力傳統文化與工業科技的交融發展,用實際行動彰顯企業品牌價值。

今年2月底,在文化和旅遊部的指導下,吉利中國星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向文化和旅遊部定點幫扶地區贈車,並聯合啟動「文旅中國探索計劃」,率先開啟「24節氣行為圖鑑」。而中國星·星瑞就是「文旅中國探索計劃」的指定用車,其中當下已有20台「中國星·星瑞2023款只此青綠版」車型用於文旅計劃,它們將深入探索人文風采,助力當地文旅事業和社會經濟發展。

這意味著什麼呢?在中國,「24節氣」是傳承延綿千載的傳統文化,由人們長期經驗積累總結而來,蘊含著時令、氣候、物候變化規律的時間哲學體系,也融合了生活智慧、世俗民情、自然奧秘和人文典故。此次吉利中國星發布「24節氣行為圖鑑」,與「冰絲帶」國家速滑館自帶現代科技與中國傳統文化交融特性有異曲同工之妙。它藉助現代智慧科技和數字化形態,讓汽車不只是單純的出行工具,更承載著傳統文化精神內核。

當然,在助力傳統文化與工業科技交融發展這件事上,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達成戰略合作之前,吉利中國星·星瑞已與東方演藝集團聚焦「汽車科技與傳統文化」展開探索與合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就是創新打造「星瑞2023款·只此青綠版」聯名款產品。該車巧妙融合現代時尚科技與中國傳統文化,從「只此青綠」中汲取青綠岩彩、形態意境為設計靈感,帶來了驚鴻懸浮尾翼、青綠腰3D流光鐳雕、「只此青綠」版專屬車色石青&石綠等專屬設計。而且,該車一經上市便廣受業界的認可和消費者的青睞,盡顯傳統文化與工業科技交融發展的無限魅力。

除此以外,推出星瑞時空版、與三星堆博物館聯名發布時空·星盒、開發超現實主義車色計劃等文創周邊,這些是一次次現代科技和傳統文化的跨時空對話。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朱亞蓉曾表示,「三星堆的發現,將四川的歷史向前推進了兩千年,雄辯地證明中華文明是多元一體而形成。」承載著這樣一份沉甸甸的精神內核,吉利中國星·星瑞將現代汽車工業科技做到極致,盡心演繹「科技與文化」共創融合的美好。

當下,年輕一代消費者已逐漸成為消費市場上的主力軍,他們追求個性潮酷的生活方式,也開始回歸傳統文化、欣賞國產品牌。如何讓他們喜愛傳統文化的同時還持續增強文化自信?最有效的路徑或是研究年輕一代消費者的興趣點,適應他們的表達方式,創作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相結合的產品。而吉利就深知這一點,它擔起「科技與文化」共創融合的使命,讓汽車不只是簡單的出行工具,更承載著文化和情感內核。

所以,就讓我們一起期待一下,吉利中國星樹立的文化自信「星」名片以及中國文化與中國汽車持續向上發展的新動能。

(專題 | 撰文 羅曉彤 車企供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f8a3abfb59ea6ce6fff0a5f021eec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