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星標我們,不錯過每一期內容)
要說如今最受歡迎的珠寶世家,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必須榜上有名。
社交網絡上一直流傳著一種「梵克雅寶玄學」傳說,因為他們最受歡迎的Alhambra四葉幸運系列,造型是四葉幸運草,據說戴上就會交好運。
不僅是我們普通人愛這種傳說,很多名人也喜歡。
今年查爾斯國王舉辦加冕音樂會時,凱特王妃就是戴Alhambra四葉幸運系列出席的。
甚至連詹姆斯這樣的硬漢也會在一些比賽時戴Alhambra四葉幸運系列手鍊。
詹姆斯在看歐超比賽時戴了三條四葉幸運系列手鍊
不過,如今能連NBA球員也愛戴梵克雅寶,是他們自己在早年間無法想到的。
畢竟梵克雅寶曾經是因為深受女人們迷戀而出名的。
上世紀中,當時的全球首富」希臘船王「Aristotle Onassis,一度非常愛慕「歌劇女王」Maria Callas。
Maria Callas被粉絲們簇擁,肩膀上是梵克雅寶的胸針
有次記者採訪時問及Maria對船王的印象,她回道:「Ari對女人所有的認知大概都來自梵克雅寶的作品目錄。」
這段話回得相當有水平。顯然,她認為Ari這個男人頭腦簡單,但同時她也恰當地表達了梵克雅寶的女性氣質,以及船王一定認真研究過他家作品目錄冊這個基本事實。
梵克雅寶目錄冊,約1922年, Van Cleef & Arpels Archives
可高級珠寶品牌那麼多,為何首富獨獨用梵克雅寶研究女人呢?
在那個年代,很多女明星及社交名媛都是梵克雅寶的VIP客戶。甚至有不少是那個年代的高知女性,就如同前文提到的「歌劇女王」Maria Callas,還有歌舞表演藝術家Marlene Dietrich。
她們享受過山珍海燕,也懂得欣賞知識的豐美,不會僅僅被巨大寶石和其背後象徵的財富而打動。
Marlene Dietrich喜好文學和藝術,圖為她在1951年奧斯卡頒獎禮現場戴著梵克雅寶的手鐲,這是她本人最愛的一款珠寶
上世紀20年代,美國慈善家Frank Jay Gould的妻子,文學沙龍女主人Florence Gould也是梵克雅寶的客戶之一。
她在參加晚宴時,有個優雅卻不羈的小癖好,會將自己的粉盒、口紅等物件放在香煙盒裡。
而這樣的小舉動偶爾被當時在旁的梵克雅寶家族成員查爾斯·雅寶(Charles Arpels)所注意到,他也因此有了百寶匣Minaudière的創作靈感。
Minaudière百寶匣廣告,1933年,Van Cleef & Arpels Archives
這些百寶匣採用金質等材質打造,並以不同工藝及珍貴寶石點綴裝飾,內里有精緻的分層可以放置女性的小物件。有一些Minaudière百寶匣甚至是可拆式設計,上面的裝飾還可以當成胸針佩戴。
百寶匣Minaudière從1933年問世之後,就深受女人們的喜愛,也自然成為了梵克雅寶的經典作品。
Eglantine minaudière百寶匣組成部件視圖,1939年,Patrick Gries,Van Cleef & Arpels Archives
能從女人們細膩感性的需求出發,將如此硬朗的主題也設計得浪漫且有趣,和梵克雅寶本身的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梵克雅寶來自於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
19世紀,寶石世家的掌上明珠艾斯特爾·雅寶(Estelle Arpels)與寶石匠、鑽石商之子阿爾弗萊德·梵克(Alfred Van Cleef)相遇,兩人在1895年喜結連理。
艾斯特爾·雅寶與阿爾弗萊德·梵克攝於婚禮當天,1895年,Van Cleef & Arpels Archives
這段姻緣便造就了如今的高級珠寶腕錶世家。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取二人之姓而成,他們的愛意與浪漫,後來被注入進了每一件珠寶作品裡。
那時候,大部分珠寶商還依然把寶石當成身份的象徵,而梵克雅寶則一直把寶石當語言來創作,有人用文字寫情詩,而他們用寶石。
梵克雅寶於1906年在巴黎芳登廣場22號開設了第一家精品店
雖然早年目錄里那些高級珠寶如今都已經成了珍貴的古董piece,但如果好奇並想了解其中一些浪漫設計,也可以去逛逛目前在武漢正進行的「動靜有形,藝述百年」梵克雅寶高級珠寶藝術展。
這個展在2021年於深圳舉行了全球首展,之後在倫敦、成都也亮相過,這次來到了武漢。
展廳中一共有逾百件的梵克雅寶世家博物館典藏作品,還有50幾件當年設計作品時的歷史檔案與手稿,其中也有些是首次公開呈現的作品。
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各種靈動的藝術,例如海上奔騰的遊艇、好似風吹過的花朵、飄逸柔軟的面料等等。
總之,只要看過這些浪漫的作品,就能明白當年高知女性們為什麼會愛梵克雅寶。
希望你們都能親眼去體會一下,但就算目前不在武漢也沒關係,可以看看下面的圖文,感受下這個富含詩意與動靜之美的展覽。
展廳01
歲月印記
人們最常用來形容梵克雅寶的詞是「Poetic(詩意)」。在開始前,我們首先要定義一下這個詞的意思。
英文詞典里這麼解釋:「having an imaginative or sensitively emotional style of expression, very beautiful.」因此,它有三層含義,既有情感,又充滿美感,還包含著想像力。
1944年梵克雅寶的廣告,讓仙女揮舞著蜻蜓的翅膀,並用珠寶呈現
整場展覽的名字「The Art of Movement」,很精闢地總結了梵克雅寶的秘訣。
那些被定格的動作(Movement)瞬間喚起了人們對於故事的想像力,創作初衷背後是翻湧的情感,而藝術(Art)則賦予了它們想像力。
1956年,法國著名航空實業家馬塞爾·達索委託梵克雅寶為法國第一位女試飛員傑奎琳·奧里奧爾打造一條項鍊。
奧里奧爾於1953年成為首位突破音障的歐洲女飛行員,後來又駕駛了Mystère IV型飛機打破個人速度記錄。
傑奎琳·奧里奧爾(Jacqueline Auriol)
這樣的靈感,自然,希望以「飛行」為主題來創作珠寶作品,並要凸顯這位傳奇女性的優雅氣質,以及對飛行冒險的熱愛。
最終,梵克雅寶以黃K金描繪出一架金色飛機起飛的畫面,人字形結構的視覺效果,營造出逼真的速度感;漸變的鑽石,呈現出了飛機在蒼穹中劃破的一道白線。
當項鍊戴在脖子上時,好像正準備啟航飛向遠方。
Mystère IV Plane項鍊,1956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19世紀末期,隨著科技的發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熱衷於旅行、冒險、探索世界。
紐約有位Eugene Higgins大亨,十分熱衷於冒險。他最驕傲的藏品是一輛私人蒸汽遊艇,名為Varuna of New York,一生花了大量時間乘著它環球旅行。
Eugene Higgins和他的Varuna遊艇
1906年,梵克雅寶高度還原了「Varuna of New York」遊艇的造型,這艘遊艇模型管家鈴如今也是世家典藏臻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反應了當時上流社會的生活。
在作品的煙囪頂部,仔細看有個隱藏的按鈕,按下按鈕即可呼叫管家。碧玉定格了海浪波濤洶湧的模樣,黃K金和琺琅製作的遊艇航行於碧玉「海面」之上,每當看見時就能回憶起它乘風破浪的歲月。
Varuna遊艇模型管家鈴,約1906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在所有歷史性時刻里,舞蹈藝術也是梵克雅寶最具代表性的創作靈感之一。
他們在上世紀推出了許多以舞蹈為靈感的珠寶,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以金質和寶石雕琢成的芭蕾舞伶,用看似柔軟的肢體語言完美地表達出了婀娜的美感。
左為Sequin dancer胸針,1953年,Van Cleef & Arpels;右為Ballerina 芭蕾舞伶胸針,1946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沒有對於舞蹈充分的了解很難做到這一地步。這部分的靈感來自當年家族成員之一的路易·雅寶(Louis Arpels)對舞蹈藝術的熱情,尤其是芭蕾。
1941年,世家首枚芭蕾舞伶胸針在紐約創作,致敬了芭蕾舞伶的優雅與美麗。從此以後,舞蹈藝術的靈感源源不斷的給珠寶作品增添了優雅神韻。
Ballerina胸針,1943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用鑽石打造出精緻臉龐,珍貴的祖母綠和紅寶石妝點舞裙,呈現了律動之美。
有趣的是,到了1950年代,路易·雅寶的侄子克勞德·雅寶(Claude Arpels)與「美國芭蕾舞之父」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相遇。兩人對芭蕾和珠寶的熱愛,又為對方帶來了在各自領域的藝術靈感,由此催生了芭蕾舞劇《珠寶》,將寶石的美通過另一種藝術形式展露了出來。
這部劇一推出便引起轟動。直到現在,很多著名的芭蕾舞團仍然保留著這個劇目。
喬治·巴蘭欽深受梵克雅寶芭蕾舞伶作品啟發,編制出了舞劇《珠寶》;圖為他和這部劇的演員們,此劇共分為三幕「《祖母綠》、《紅寶石》和《鑽石》」
當然,對於舞蹈藝術的靈感也不止限於芭蕾。
梵克雅寶也會從多元的異域文化中汲取靈感。本次展覽上有枚胸針,展現的是巴厘島民族舞蹈的姿態,用鑽石切割成的臉龐,黃K金與寶石、珍珠雕琢的長裙,手部精細的動作充分捕捉了神韻,就好像通過珠寶而活了過來。
Balinese舞伶胸針,1969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展廳02
靈動自然
梵克雅寶也愛用珠寶來展現自然界裡的花鳥草木。
「大自然」一直以來都是珠寶里重要的靈感源泉,而梵克雅寶這些作品的特別之處在於不限於靜態的展示,而是仿佛有生命力一般。
Buttercup bouquet胸針,1945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梵克雅寶喜歡記錄花草在四季中不同的姿態,這枚胸針呈現毛茛花束在微風中搖曳的美態
通過珠寶靈動的設計,賦予這些自然界生物靈性,因有靈而美。
比如下面這枚以蕨類植物為靈感的胸針,翻騰蜷曲的造型讓它充滿美感,看似羽毛又像是葉子,充滿藝術氣息,活潑又優雅。
Fern胸針,1942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哪怕是一隻粉盒上的圖案,也能被刻畫成枝繁葉茂,在微風中搖曳生姿的造型。花莖由黃K金雕刻而成;葉片是凸圓形切割紅寶石打造的;花冠以鑽石構成。
「Les Feuillages」粉盒,1949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珍禽飛鳥也一直能在梵克雅寶的作品目錄中所見到。
這次展覽中有一幅手稿,用不同大小的鑽石和綠寶石描摹的鳥兒,裝點上羽毛後,好像下一秒真的要飛向天空
一枚綴飾真正羽毛的Bird胸針,源自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作品目錄,約1923年,Van Cleef & Arpels Archives
汪曾祺寫過一本書叫《萬物靜觀皆有靈》,一共幾十篇文章,每篇只講一種花,一棵樹,一隻鳥……
他把自然界的生物當做和人同等的生命來觀察和描述,用「倦態」形容被吸干水分的花朵,用「憂鬱」來形容鳥的步態,用「恩愛」來形容天鵝的情感。
Swan胸針,1969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天鵝在歐洲文化中象徵忠貞與愛情,這也正是梵克雅寶從創立之初就珍視的價值觀。
鐵凝曾總結:「那些平凡而充滿靈性的故事,能撫慰著常常焦躁不安的世界。」
大概也可以作為梵克雅寶這些設計最好的註解。
展廳03
邂逅優雅
梵克雅寶早在1906年立足巴黎芳登廣場之時,就已經開始從高級定製時裝的世界汲取創作靈感,致敬自己的發源地—巴黎。
珠寶和時裝本是兩個領域,所以,要把金屬打造得如時裝上的蕾絲、編織般鮮活,讓它們看起來輕盈動感,無疑是對於寶石工匠的挑戰與考驗
左為Lace Bow胸針,1949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右為Bow胸針,1945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蝴蝶結是梵克雅寶的經典元素,至創立之初就通過模仿蕾絲的鏤空結構來演繹布料的輕盈質感
梵克雅寶還將當時服裝上的一些新穎發明,轉變為了珠寶作品。
例如下方這條Zip項鍊
Zip Couture項鍊,2005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並不是模仿項鍊的造型,而是真實的項鍊,用白K金、紅寶石、鑽石打造而成。這項作品是梵克雅寶歷史上最先鋒前衛的設計之一。
拉鏈很早就被發明出來,原本只能用在飛行員夾克和水手制服上,到了1930年代,大膽的Elsa Schiaparelli等設計師們第一次將它用在了高級定製時裝上,讓緊身裙方便穿脫。也呼應了當時女性打破陳規,追尋獨立自由的風氣。
溫莎公爵夫人在大約1938年時,向梵克雅寶藝術總監芮妮·皮特森(Renée Puissant)建議以此為靈感,將珠寶也設計成拉鏈——便可以輕鬆自如地調節長短。
原版的Zip Antique項鍊還可以通過流蘇滑動,變成一條手鍊。Zip項鍊在1938年獲得了專利,不過到了1950年才正式投產。據說是因為工藝太複雜,中間歷經了12年的時間才問世。
直到現在,Zip項鍊依然有售,有時還能在紅毯上看見它的身影。
電影《國王的演講》里為了完美還原溫莎公爵夫人的造型,就找來了一條梵克雅寶的Zip系列項鍊
類似的,以平凡卻實用的時裝配件為靈感的設計還有Ludo系列作品
Ludo系列作品,1937年-1944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Ludo系列作品以腰帶為靈感而來,也正如同腰帶一樣柔軟,利用了六邊形切割的方式,讓彎曲的手鐲變得像皮革一樣靈活。
能完全舒服地貼合手腕佩戴,並綻放著光芒。
為了展現美,梵克雅寶可以去發明創造一些工藝。
比如,從1940年代開始,他們通過自己的匠藝掌握了這種獨特的金珠工藝,它被用來凸顯珠寶圓滑的弧線,足以讓堅硬的黃金也變得更靈動
Twist珠寶套件,1963-1965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Twist珠寶套件是以嬉皮士風格為靈感而設計,拋光金珠、珍珠和珊瑚交織錯落成螺旋圖案,讓整個作品的色彩生動了起來。
左為1968年美國版《VOGUE》,Lauren Hutton,戴的是梵克雅寶Twist系列耳環;右為Twist手鍊,1964年-1966年,VanCleef& ArpelsCollection。此Twist手鍊可轉換為一條項鍊。
展廳04
抽象藝境
整場展覽的入口,有一件看似花冠又看似緞帶的藝術品是拍照神器,也讓我印象深刻。
實際,它的原型作品是在上世紀30年代設計的一枚珠寶胸針造型,名為Silhouette Flower。
傳統意義上,珠寶打造的花卉都是具象的,但梵克雅寶卻有很多抽象的設計,給予了人對於美的充分想像空間。
就像是這件作品,它到底是花,還是蝴蝶結?
Silhouette Flower胸針,1937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據說Silhouette Flower胸針的靈感也確實來自大師的藝術風格——Alexander Calder的動態藝術創作,他以金屬絲打造雕塑作品,通過動態的線條讓人體會平衡生動的美。
這並不是整場展覽唯一以藝術為靈感的抽象作品。
比如,1970年代曾流行過一種充滿錯視感的歐普藝術(Op Art),只是由簡單的曲線組成,卻能讓畫面創造出流動的效果。
下面的這件作品,梵克雅寶就將黃K金用米蘭網織壓紋工藝鍛造出紋理,把珠寶也做出了歐普藝術,塑造出了動態的美感。
左為歐普藝術畫作;右為Op Art Mikado手鍊,1970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這種抽象的藝術感,有時也不完全只能供來觀賞,還能有實際的用途。
面世於1935年的Cadenas腕錶,也是梵克雅寶的經典作之一。優雅抽象的線條之中,還具備實用的功能。
在那個年代,女士們在舞會頻繁看時間是一件很失禮的事,於是,這種抽象之下暗藏玄機的腕錶應運而生。
Cadenas腕錶,1943年,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聽說這枚腕錶最初也是根據溫莎公爵夫人的提議所定製的,她在許多重大場合佩戴過,任誰也無法察覺出這是一枚腕錶,只要稍微傾斜手腕,往下一眼時就能瞥見時間。
另外,掛鎖的形態還象徵著聯姻、姻緣,賦予這件作品更豐富的寓意,也是梵克雅寶一直以來所珍視的「愛」的價值觀。
溫莎公爵夫人在1941年訪問美國時佩戴著Cadenas腕錶
L'ÉCOLE珠寶藝術中心全球總裁Lise Macdonald在之前的「動靜有形,藝述百年」訪談里說道:「我希望來參觀的遊客們都能感受到驚奇、美麗和詩意。」
PS:本次展覽上有一間影音室,播放著她的講解視頻以及這次展覽的作品工藝故事,別錯過。
從他們身上可以看見的,是一種很少在生意人身上見到的天真和爛漫。
上世紀初,梵克雅寶創始人艾斯特爾·雅寶女士的侄子雅克·雅寶(Jacques Arpels)十分迷戀」幸運「,他常常會在花園內尋覓四葉草,摘下後再配上詩歌送給自家員工,後來,以此為淵源設計出了Alhambra四葉幸運系列。
喜歡幸運的人往往是不理智的,他們依靠直覺,很難被猜透。所以,《金融時報》曾稱梵克雅寶的這些珠寶是「AI做不出來的設計」。
1973年梵克雅寶的作品目錄,其中出現了Alhambra四葉幸運系列
但正是因為這種異想天開的特質,也真的給梵克雅寶帶來了幸運。
雅克·雅寶(Jacques Arpels)當年有句名言:「心懷幸運之願,方能成為幸運之士「。
與其說這是玄學,倒不如說是情感和意志的勝利。
逛逛逛的Tips:
01 武漢的「動靜有形,藝述百年」高級珠寶藝術展,是展覽的全球第四站,之前分別在深圳、倫敦、成都也舉辦過。這次以不同的視角再次進行策展。
展覽是免費的,只要預約就好。有超過百件展品都是梵克雅寶博物館典藏的臻品和歷史檔案,還有些是第一次呈現於公眾的作品。
左:倫敦設計博物館的《動靜有形,藝述百年》展覽;右:武漢K11本次的展覽
值得一提的還有布景中這個看似摺紙的設計,實際是絲滑的布料,它們全部是由高級定製時裝面料LOGNON工坊負責提供製作的。
這間高級時裝面料工坊從拿破崙三世開始就負責製作褶皺布料,那些在高級定製時裝里能看到的摺紙般的褶皺面料,基本都是由他們工坊負責製作的。
這種工藝看似簡單,實際非常複雜,需要長時間的等待才可以製成。
全世界目前只剩下9個工匠還能延續這種工藝,梵克雅寶這次還特意用Les Ateliers Lognon定製的褶皺布料製作了一個專門方便拍照的背景牆,到時別錯過。
02 展覽一共分成四個主題。
不同的色調代表不同的主題,一共有四個主題「歲月印記」、「靈動自然」、「邂逅優雅」、「抽象藝境」,分別用黃、淡藍、粉、藍呈現。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當展覽結束後,記得穿過走廊走到盡頭,那裡還有一些梵克雅寶的珍貴畫冊目錄可以翻閱。
03 除了欣賞展覽,梵克雅寶還安排了一些適合小朋友理解的手工課程,定期開放,可以在線上預約。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以下是具體的展覽信息,如果你有機會的話,值得去看看,以及,我們會從今天的評論里抽取5位讀者送上本次展覽的精美紀念品:
「動靜有形,藝述百年」
梵克雅寶高級珠寶藝術展
2023年7月8日-2023年10月6日
展覽地點:武漢K11購物藝術中心I館4層
展覽時間:10:00-22:00
掃碼以下海報上的二維碼,進入官方小程序,即可免費預約
(本期編輯:Dorismiu;出鏡部分:FreshBoy;出鏡部分攝影:油雞)
·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