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還珠格格》前,周傑從來沒和瓊瑤接觸過,只不過看過一些經她小說改編的劇集,從沒想過有機會會和瓊瑤合作的他,就這樣幸運地成為了瓊瑤另一個時期的代表人物。
「真的挺幸運的」,他現在說起瓊瑤的召喚仍感覺十分的慶幸。
「那天,有個人打電話給我,說瓊瑤要拍有一部戲叫《還珠格格》,他們想請我在戲中演個角色,因為他們看了我演出的《陌生的海岸》感覺不錯後才通過劇院找到我的,當時只說是試試戲,因為那時瓊瑤阿姨的劇本還沒寫呢!我心想,也只是試試戲,試就試試吧!於是第二天,我就到北京真武廟二條的一個招待所里和他們見了面,劇組的人對我的表現很滿意,問我的想法,我告訴他們我要想想,因為我從來沒接過沒有本子的戲,況且與此同時,有一部電視劇已確定找我當男一號了,三天後吧!劇組的人打來電話,讓我演爾康一角,一時間我有點拿不定主意,我就用扔硬幣的方法來決定,結果幾次都是演《還珠格格》,就這樣我的走進了《還珠》劇組,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不為別的,就為這個角色吧!我喜歡爾康的深情、率直,跟我的性格蠻接
「較真兒」的說法由此而來
接戲容易拍起戲來可就不那麼簡單了,周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背台詞。
「那是1996年年底拍《還珠格格》第一部的時候,我演的爾康台詞特別多,先不說劇本里的繁體字,就只說台詞,實在是太台灣化了,而且是很口語的。對於這種南方語系的台詞,許多內地演員都感覺不太舒服,我是怎麼也背不順口,比如說「窩心」這個詞兒吧!人家在台灣這是讓人感覺溫暖的意思,而我們這兒就是有煩心事的意思,我記得當時我就把這個 詞兒給改了,結果自然卡了。不只這些詞,就是那些後綴我也不太習慣,比如說男人要在戲裡說『好好耶』,我說起來就很彆扭,還有台詞中會有這樣的對答如:『你怎麼去呀?』回答是:『我用走的,或者我用跑的』。當時我的頭都大了,什麼叫我用走的,我們都說我走著去,我跑著去,我坐車去。他們不是這樣,還有什麼『我有吃』,『我有去』,聽上去簡直讓人覺得搞笑」。
「那你不會改改?」我問。
「當時我就一個想法,如果我這樣說的話,一定會被同行恥笑,會被觀眾恥笑。覺得好象我被台灣人同化了,可是我不能改,因為瓊瑤阿姨不允許改,每天現場都有場記看著,改一個字都要重來。劇組裡大多數人都很尊敬她,不太願意跟她要求什麼,提建議。只有我這樣喜歡較真兒的人憋不住,因為我不能發現問題時裝作沒看著」。他說。
「你這樣較真兒是不是惹得人家不高興了」,邊問我邊在他的茶杯中蓄上了水。
他沖我笑了笑說:「當然了,當時我和台灣方面的比如製作單位的導演、製作人商量,可他們並不認為這些有什麼不妥,因為他們就是這麼說話的。他們讓我說『破光』這個詞,我說什麼叫破光呀,他們說就是曝光啊!我們這邊說曝光,他們那邊說『破光』。我對他們說我是個大學生,如果我按著你們的要求這樣說,觀眾看了會覺得我讀的是白字,這樣一來我們就有分歧了,後來台灣導演跑過來,手裡拿著一本台灣字典跟我說,你看我們就是『破光』。我一聽,那犟勁兒就上來了,我說在我們這邊字典里說,曝光,《新聞聯播》都說曝光,新聞曝光。『新聞破光』,沒有這麼說的。雖然這只是一點點小事,可我就偏想說出個道理來,從小到大都這樣」。
就象他自己說的,開始時因為他的較真兒,他很不討大家歡喜,消息傳到台灣,瓊瑤阿姨也在想,這個周傑是不是真的就這麼難溝通啊!於是她特別跑到北京要當面見見這個「事事兒」的小伙子,經過一整夜的溝通,瓊瑤發現,原來他這不叫難溝通,這叫「求真兒」,大家有了默契,事情自然也就開始變得好處理了,經過《還珠格格》第一部的磨合,他與瓊瑤劇組的合作也越來越順手了,讓他一直頭痛的「台詞問題」也有了轉機,拍第一部《還珠》有專門有人站在旁邊盯著他的台詞,一個字不許動的,可到第二部的時候,小的改動也可以了,因為他被瓊瑤阿認可了。他成了專有的爾康,在瓊瑤再籌拍《還珠格格》第三部時,他成了唯一一位沒有易角的男主角。
感受瘋狂
《還珠格格》第一部1996年底開拍,1997年年底率先登陸了台灣銀屏,並一炮打響,因為那時不像現在這樣溝通無極限,他只能支離破碎地從瓊瑤派到北京的工作人員口中知道些零散的情況,當時他還並不清楚什麼是網站,來人給他寫下了一些台灣網站的網址,並給他帶來一本網友在網站上的留言。影迷們留言都是如何地支持他,喜歡他,後來人家又給他捎來台灣的報紙,大篇幅的媒體評價,讓他一下頓入了雲里霧中,那時1998年年初,他正在煙台趕戲,他就拿著這些東西給同屋的演員看,台灣報紙都是繁體字,許多人都看不明白,他
也看得半懂不懂的,直到1998年年底《還珠格格》在內地開播,他就真真切切地領悟到什麼是瘋狂了。之前他只知道一些fans追星,都是追港、台明星,因為他們離得遠,見面的次數少,所以他知道偶像一詞也是來源於他們,可沒想到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兒,他也成偶像了,排成排的媒體訪問,四處堵截的歌迷,讓他平生頭一次感受到了壓力。
「那時候家是真的住不下去了。有一次我晚上回家,就在話劇院的門口擠著五
六十個的中學生,看樣子他們已經等了許久了,我當時就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最後連我們劇院的門房都接受不了了。每天都是數以百封的來信,門房的大爺天天通知我拿信,最後都沒地方堆了。
「那時候我有一輛切諾基,後備箱裡堆滿了信。因為天天劇院都有人找我,追到門口等我,這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認為我太招人了,他們認為這些孩子都瘋了嗎?於是一些意見也就產生了,其實我真是有苦說不出,那時候不像現在,追星早已不是稀奇的事了,那時不行,真的很少,就連我的女朋友都跟著受罪,她的生活也完全被打亂了,她去哪兒也有人堵著要簽名,記者也拚命地追訪她,弄得她一天到晚過著東躲西藏的生活」。而為《還珠格格II》隨團到台灣宣傳時,密密麻麻的採訪,數不清的影迷,他更第一次知道自己在台灣有了影迷會,而且人數眾多,此時的他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真的闖出了名堂。
悽美的天上人間
經過《還珠格格》的合作,瓊瑤和周傑的關係變得十分親密,當她籌拍《情深深雨濛濛》時本想再邀他參演,可惜他當時沒有檔期,不過在《還珠III》中,他們又再次相聚了,其實《還珠格格III》跟得比較緊,原計劃打算在前年投拍,前年7月份時瓊瑤就專門就跟周傑他們定了9月份的檔期。可後來接踵而來9·11事件,台灣發洪水,使得瓊瑤的劇本創作停滯了下來,所以當年這部戲沒拍成,這也造成了後來林心如和趙薇都接了別的戲了。等到轉過年,春節之後3月份開機,只有周傑自己在2月底把《射鵰英雄傳》拍完了,所以恰好接上了《還珠格格III》,周傑說他和「還珠格格」是註定要連在一起的,分也分不開。
拍《還珠格格》時他著實吃了不少苦。
「我當時記得有有一場戲是我在草原上追紫薇,其實我是會騎馬的,而且不誇口的說騎得很好,當時正好有一匹馬在我旁邊,我就拉過來騎上了,誰知跑到一半,突然馬鞍一下子就滑了下來,摔下馬後他就什麼都不知道了,聽劇組的人說我是兩個小時後才醒的,當時滿嘴是泥,臉也劃破了,把大家都嚇壞了,他們把我送到承德的醫院。檢查結果表明大腦沒出血,沒什麼事,可我仍感覺頭暈,說話不清楚,就這樣我回到北京,才知道是頸椎的問題,我找了一個朋友,他爸爸是位專門治頸椎的老專家,把我的病治好了,其實剛好一點我就回去拍戲了,不能因為我影響全組的人啊!」《還珠I》受傷,《還珠III》他又領教了中暑。
《還珠格格III》中有一場大家在太廟趕拍一個1200人大場面的戲,劇情發生在冬天。周傑、古巨基、黃奕等人都穿著厚厚的戲服,因為人多,拍起來難度較高,為了求精,大家反覆拍了幾次可都不太滿意,午飯後,烈日再次開工時穿著厚厚戲服的他和古巨基都因頂不住而中暑倒地,一時間忙壞了劇組的人大家又是掐人中又是倒糖水,好不容易才把他們喚醒,稍好了一點兒,他便重新投入了拍攝中,事後還調皮地說,自己剛好能偷懶休息一會兒。他說演員就是這樣,冬天拍夏天的戲,夏天趕冬天的戲,當了十多年的演員,他常用習慣兩個字來形容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