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天後,中國品牌年初許下願望都實現了嗎?

2023-10-11     BusinessCars

原標題:270天後,中國品牌年初許下願望都實現了嗎?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呈爆發性增長,國內外傳統車企均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轉型,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市場份額占比仍較大。

為了讓過去傳統的「金九銀十」重現,多個汽車品牌在9月份就開始發力,不僅相繼推出新的價格優惠,有些甚至直接降價、提供購車優惠補貼,用「真金白銀」的花式促銷刺激消費者的潛在需求。

而在隨後公布的數據顯示中,促銷費效果顯著,也的確達到了短期內拉動銷售的目的。

據乘聯會公布數據初步統計:乘用車9月1-30日,市場零售202.8萬輛,同比增長6%,環比增長6%,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524萬輛,同比增長2%;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244.2萬輛,同比增長6%,環比增長9%,今年以來累計批發1,780.9萬輛,同比增長7%。

其中9月1-30日,新能源車市場零售74.3萬輛,同比增長21%,環比增長4%,今年以來累計零售518.6萬輛,同比增長34%。

繼續肉搏的中國品牌

雖然有許多品牌暗戳戳的把比亞迪踢出了「榜單」,但這並不會影響比亞迪的大勢。

9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8.75萬輛,環比增長4.7%,同比增長42.8%;今年累計銷量為207.96萬輛,同比增長76.23%。今年以來,比亞迪持續在多個細分市場落地子品牌、不斷推出新產品,豐富產品矩陣,助推銷量增長。

不過,儘管比亞迪汽車銷量達成率位居前列,仍與其目標銷量相差超90萬輛。此前比亞迪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曾在多次表示今年目標銷量為300萬輛。換言之,比亞迪在接下來三個月時間裡平均月銷量達30萬輛才有望實現全年目標。

作為傳統的頭部中國品牌,長安汽車繼續穩中求進,其9月份產銷快報顯示,9月汽車銷量236,808 輛,同比增長9.93%。今年前三季度,長安汽車累計銷量達1,869,608輛,同比增加11.24%;自主品牌銷量1,549,245輛,同比增加17.10%;自主乘用車銷量1,178,620輛,同比增加23.87%;自主品牌海外銷量173,841輛,同比增加24.70%。

值得一提的是,東吳證券發布研報稱,給予長安汽車買入評級。評級理由主要包括:9 月集團銷量環比增長13.10%,新能源滲透率21.50%,新能源轉型穩中有進;深藍&啟源新車周期強勢,SDA全新架構發力智能化轉型。

上個月,吉利汽車不僅憑藉贊助亞運會有了超高的關注度,其集團也在9月份創下了歷史新高的銷量成績,共計售出170,472輛汽車,環比增長約12%,同比增長約31%。吉利在整體銷量上取得大幅增長,新能源汽車銷量也創下歷史新高,達到53,692輛,占比超過31%,環比增長約14%,同比增長約37%。

而在極氪、吉利銀河和幾何汽車等帶動下,吉利集團在新能源方面保持快速增長,9月共銷售53,692輛,環比增長約14%,同比增長約37%。其中,純電動車型銷售32,961輛,同比增長9%,插電式混動車型銷售20,731輛,同比增長132%。

作為傳統三強中的長城汽車9月產銷數據為12.16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29.89%,較上個月增長 6.61%。長城汽車金九銷量更是幫助其三季度銷量沖高,實現前三個季度集體性、階梯式增長。

其中哈弗、魏牌、坦克、皮卡、歐拉5大品牌銷量表現均處於增長態勢。哈弗品牌9月銷量達到7.37萬輛,同比增長37%,魏牌9月銷量為2,548輛,同比增長8.24%,長城皮卡9月銷量1.71萬輛,同比增長0.51%,歐拉品牌9月銷量超過1萬輛,同比增長31.77%,坦克品牌9月銷量超過1.8萬輛,同比大增43.15%。

雖然長城汽車交出了一份優異的金九銷量成績,但其銷售體量仍在中國頭部陣營中掉了隊,這也源於奇瑞汽車的異軍突起。

蟄伏几年後,曾經汽車圈的「自主一哥」奇瑞汽車如今又重新「殺」回來了。進入2023年,奇瑞汽車發展勢頭更加強勁,前三季度累計銷量已超越了去年全年累計銷量。

官方數據顯示,奇瑞集團1-9月份累計銷量高達125.3萬輛,同比增長40.2%。同時,奇瑞集團7、8、9三個月單月銷量還實現了從15萬+到17萬+再到19萬+的「三級跳」。

單從各個企業的銷量成績來看,傳統中國品牌今年的金九成色十足,比亞迪、奇瑞不僅乘著新能源熱和出海熱改寫中國品牌市場格局。同時,長安、吉利以及長城汽車也在繼續貼身肉搏,夯實其頭部位置。

新勢力二線品牌面臨退場

10月10日,威馬汽車正式申請破產重整,同樣陷於經營難題之中還有愛馳汽車、天際汽車等曾經的二線新勢力。

顯而易見,傳統汽車企業還能依靠過去的強大根基不斷調整,造車新勢力的洗牌更加激烈,未能快速推出量產車、產銷規模達不到預期、資金鍊不穩等問題都成為加速淘汰的原因。即便是位於新勢力第一梯隊的企業,也面臨市場的不斷分化。

以目前市場最活躍的理想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以及零跑汽車為例,分化也在不斷擴大。

具體來看,理想汽車今年9月共計交付新車3.61萬輛,同比增長212.7%,創單月交付量新高,理想汽車第三季度累計交付量為10.51萬輛,同比增長 296.3%,全年累計交付量已經達到24.42萬輛。

此前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還頗為得瑟的表示:「由於九月底開始常州工廠生產線升級,以及新生產資質對應合格證的切換帶來的影響,我以為我們十月第一周的上險量就拉垮了,萬萬沒想到…… 這個月可以提前挑戰一下四萬的交付量了。」

緊隨其後的是零跑汽車,其9月交付1.58萬輛,創下單月歷史新高,三季度累計交付4.43餘萬輛,環比增長30%。今年3月份和8月份,零跑汽車先後宣布大幅官降,降價之後銷量回升明顯。9月,零跑汽車推出的零跑C01超級增程版、零跑C11超級增程版等車型正式上市,助力品牌月銷量創下新高。

同時,蔚來今年9月交付1.56萬輛,同比增長43.8%;三季度交付5.54萬輛,同比增長75.4%。今年1-9月,蔚來共交付新車11萬輛,品牌累計交付量已達到39.95萬輛。

蔚來汽車CEO李斌表示:「今年還有不到三個月時間,時間緊迫。目前按訂單生產,供不應求,蔚來一方面加班加點;另一方面要儘快擴大產能,滿足用戶的期待。」

在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李斌介紹稱2023年全年銷量目標是相比去年翻倍。2022年蔚來汽車共交付12.25萬輛汽車,即2023年蔚來銷量目標為24.5萬輛。不過從今年前三季度來看,蔚來達成率僅為44.9%。

9月份小鵬汽車銷量也迎來階段性回暖,月銷量為1.53萬輛,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81%,創下今年單月交付的新高。小鵬汽車在今年9月分別推出2024款小鵬G9和2024款小鵬P5兩款車型。

此前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還為2023年提出新車規劃、交付目標和內部期望,2023年的目標是累計交付45萬輛車,即2023年交付近20萬輛車。今年前三季度小鵬達成率僅為40.5%。

業內人士分析部分造車新勢力銷量進展落後有多方面原因,例如今年純電汽車市場競爭加劇、燃油車降價帶來衝擊,以及混動車型銷量的崛起搶奪純電車型市場份額等。而蔚來、小鵬汽車這種只有純電車型的造車新勢力難以享受到插電混動汽車市場爆發的紅利。

以乘聯會公布的今年前8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來看,插電混動車型銷量同比增幅高達89.6%,純電動汽車銷量增幅僅有19.7%。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新舊勢力的競爭態勢,繼8月終端交付突破5萬輛後,廣汽埃安月銷量再創新高。2023年9月,廣汽埃安銷量達到51,596輛,同比增長72%,真正意義上突破月銷5萬輛大關。

1-9月,廣汽埃安累計銷量350,986輛,同比增長93%。廣汽埃安此前制定的年銷目標是保50萬輛、爭60萬輛,目標增長率達84.5%以上,按50萬輛計算,今年前三季度,其完成率為70.20%,預計實現年銷目標可能性比較大。

除此之外,埃安還推出了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昊鉑,其中昊鉑GT自7月3日上市以來,得到了一大批年輕消費者的關注。純電超跑昊鉑SSR也在10月9日舉行的昊鉑品牌之夜活動上市並交付。

廣汽集團在其2023年中期業績報告中披露,埃安在6月、7月連續兩個月實現盈利。這意味著,埃安已成為繼比亞迪、理想之後,第三家實現盈利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

「9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零售約75萬輛,同比增長22.3%,滲透率達到37.9%。」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繼二季度新能源汽車產品集中上市後,成都車展上多品牌攜全新新能源產品亮相開啟預售,這一波新產品的上市放量對四季度新能源汽車市場構成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由於合資品牌在今年推出的新車型較少,預計其銷量份額將繼續下滑,傳統自主品牌產品周期較強,銷量份額有望持續提升。

安信證券此前預測,2023年,比亞迪、吉利、長城、長安、上汽自主和廣汽自主等六家傳統自主品牌的乘用車銷量能達到869.34萬輛,市占率可達38.13%,較2022年提升8個百分點。

同時隨著支持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政策持續不斷,伴隨車市進入需求旺季,車企主力新品陸續放量支撐潛力需求釋放,後續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繼續走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956196a5d86be893a9100ad7830d0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