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聽音樂破壞睡眠質量,純音樂尤甚|每日罐頭

2022-08-05     簡單心理

原標題:睡前聽音樂破壞睡眠質量,純音樂尤甚|每日罐頭

每日罐頭 是一檔( 狗子特別喜歡的)心理學口味精神食糧欄目。

每天更新哦!

罐頭質檢員:多莉

「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讓你在睡前輾轉反側,美國睡眠科學家 Michael Scullin 博士等人發表在《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表明睡前聽音樂雖然能讓我們感到放鬆,但是可能會引發耳蟲(非自願的音樂想像,即停止播放後,音樂還在大腦中洗腦循環)從而影響睡眠質量。

第一項研究調查了199名美國成年人的人口統計學特徵(性別、年齡等)、睡眠質量、聽音樂頻率和睡前、半夜驚醒和早上醒來時經歷耳蟲的頻率。結果顯示, 幾乎所有參與者(87%)都認為音樂可以改善睡眠(或者至少不會擾亂睡眠)。然而分析表明聽音樂更多的人更頻繁地在夜間經歷耳蟲,因此導致他們睡眠的質量更糟糕、更為嗜睡、更易失眠。

第二項研究中48名年輕人(年齡:M = 21.16歲,70%女性)在控制聲音、光和溫度的實驗室中完成七天睡眠。睡前隨機播放具有節奏感的流行音樂(Taylor Swift的Shake It Off,Carly Rae Jepsen的Call Me Maybe和Journey樂隊的Don't Stop Believin)或其去人聲的純器樂版本,記錄血壓、腦電、呼吸等生理狀況。每次睡醒後詢問被試睡眠前、後、夜間驚醒驚醒時是否有聲音、歌曲或旋律卡在他們的腦海中,以及睡醒後的感受。

實驗程序

睡前聽帶歌詞的音樂(藍色)或其純器樂版本(綠色),與睡眠質量(左)、入睡時長(中)、睡眠各時間經歷耳蟲的頻率(右)的關係

結果表明:

平均動脈壓從播放音樂前到播放後顯著降低,表明 聽音樂確實能減輕壓力,讓我們感到放鬆,但睡前的放鬆並不意味著我們會睡得更好。

四分之一的參與者從睡眠中醒來時仍感受到腦海中有音樂或旋律,這意味著 音樂處理在睡眠期間自發地繼續進行。

聽純器樂版本的音樂比原音樂導致了更多的耳蟲,經歷耳蟲的人更難入睡,夜間醒來的次數更多,在淺睡眠階段花費的時間更長。

看來「睡前聽音樂睡得更好」,或許只是我們的主觀印象罷了。 一向被推崇的純音樂甚至可能會讓我們睡得更糟。

參考文獻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934796628a3c70603541c1259b011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