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Model 3雙雙走跌,特斯拉的神話破了丨一句話點評

2024-06-18     汽車公社

眾所周知,受到放寬燃油車禁令、補貼減少乃至直接結束等政策調整的影響,各大車企巨頭也紛紛放緩電動化的步伐,去年下半年以來歐洲多國和美國的電動車市場增速明顯收窄。

幸而,由於中國新能源銷量持續增長,全球新能源市場仍保持向上走勢。

EV-Volumes的數據顯示,即便美國電動車銷量同比增幅已放緩至3.5%,歐洲也只增長11.0%,但依靠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增長27%,貢獻全球近58%的銷量,創造16萬餘輛的新增量,4月全球新能源輕型車銷量依舊達到122.1萬輛,同比增長25%。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歷史上該細分領域的4月銷量首次超過百萬輛。再次證明,除中國春節等重大因素外,未來月銷100萬輛以上將會成為全球新能源輕型車市場的常態。

比亞迪宋或將登上榜首

回到4月的表現來看,正如前文所說,全球新能源輕型車暢銷車型和熱銷品牌TOP20,主要以中國車型和品牌為主。

依次而言,在暢銷車型榜單中,可以看到特斯拉Model Y繼續霸占著4月榜首之位,可6.9萬輛卻是它今年的最差單月成績,同比下跌8.0%,這是其連續走跌的第3個月。

在連續的負增長之後,今年前4個月Model Y的總銷量已比去年同期少超過2萬輛。

不僅如此,更令人為Model Y感到擔憂的是,緊隨其後的比亞迪宋,銷量為6.1萬輛。根據日前比亞迪公布的5月批發數據,宋PLUS、宋PRO和宋L共計達到8.2萬輛。

哪怕零售數據會與之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也意味著接下來在某一個或者多個非季末月份,宋有極大的可能取代Model Y摘得冠軍頭銜?一旦成真,這將改寫2022年11月以來Model Y一直蟬聯全球新能源單月銷冠的局面。

是的,考慮到宋PLUS和宋PRO榮耀版的相繼上市以及後續產能和銷量的爬升,宋家族的銷量應該還會繼續增加。

與此同時,由於眾多競品車型的蜂擁而至,Model Y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反而有些增長乏力,否則特斯拉就不會在4月和5月陸續出台降價1.4萬元、限時0首付或0息的購車方案,以獲取更多的訂單量和銷量。

實際上,不只是宋家族,5月28日秦L的上市也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中型車的車身尺寸起售價卻只有9.98萬元,不久之後它應該也會成為全球新能源暢銷車型榜單的有力爭奪者。

至於秦PLUS,在榮耀版的助力之下,4月銷量繼續保持在4.7萬輛的高位。

需要注意的是,EV-Volumes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秦PLUS的總銷量僅為13.9萬輛,但通過結合早前的數據,在一季度售出11.2萬輛之後,截止4月其銷量之和應達到15.9萬輛左右,領先Model 3接近2萬輛。

對於現在的Model 3來說,要再次實現反超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今年以來Model 3的單月銷量已連續走跌4個月,其中4月銷量只有2.5萬輛,同比下跌35%。這也是2022年8月之後其的最差單月成績。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編輯

值得注意的是,在榮耀版車型上市之後,此前月銷最高徘徊在萬輛左右的驅逐艦05銷量也在不斷攀升,4月創下3.3萬輛的新高,累計銷量也得以增加至6.7萬輛。

此外,4月車型榜單中還出現了「新面孔」,分別是問界M9和極氪001。

隨著問界M9的大規模交付,它逐漸取代M7成為問界品牌最暢銷的車型,4月直接以1.5萬輛直接躋身前十。極氪001能時隔一年多之後再次上榜,是因為2月底該車中期改款車型上市時起售價由此前的30萬元下調至26.9萬元,從而收到了大量的訂單,使得銷量明顯增加,4月重回萬輛以上。

特斯拉已連續兩月走跌

再從品牌熱銷榜單來看,旗下眾多車型榮耀版的上市和銷量的不斷爬坡,讓4月比亞迪的銷量達到30.9萬輛,上一次突破30萬輛門檻是去年12月的32.1萬輛。這讓人不禁懷疑,未來月銷超過30萬輛是否會成為比亞迪的常態。

以此推算,今年剩餘的8個月比亞迪至少能售出240萬輛,那麼全年總銷量最少能達到330萬輛,再加上年底衝量最終或將有希望達到350萬輛甚至更高。按照目前比亞迪在全球新能源輕型車市場20%的占比計算,今年全球新能源輕型車市場的體量大致為1650萬輛至1750萬輛。

與比亞迪相比,特斯拉就沒那麼幸運了,由於旗下兩款最走量的車型銷量雙雙走跌,4月它的銷量僅為9.9萬輛,同比減少15.4%,這已是其連續走跌的第二個月。這也是自2022年10月之後特斯拉月銷首次跌破10萬輛,累計銷量比去年同期少5.4萬輛。

近日馬斯克稱,今年不會推出Model Y改款。那麼,接下來就看降價和金融優惠政策能產生多大的效果,以及價格更低的新車能否儘快上市,否則今年全年或許特斯拉會以負增長畫上句點。

儘管表現不佳,必須得承認的是,特斯拉依舊是全球新能源市場的巨無霸之一,緊隨其後的寶馬銷量為4.4萬輛。隨著歐洲新能源銷量的回落,4月寶馬也環比減少近7,000輛,不過它還是守住了季軍的席位。在今年前4月的累計榜單中,寶馬也以2.1萬輛的優勢躋身三強,這意味著今年它也許能再次摘得年度季軍的頭銜。

和寶馬不同的是,大眾在歐洲的銷量並沒有隨著整體而出現回落,ID.4和ID.3的銷量反而有所回升,4月兩者在歐洲的銷量之和為1.1萬輛,因此它們的全球銷量分別達到1.5萬輛和1.1萬輛,推動著品牌銷量穩定在3.5萬輛。

4月品牌榜單中表現亮眼的還有豐田、極氪和蔚來。

雖然,近幾年旗下的車型一直未能出現在暢銷車型的名單中,但由於車型眾多,豐田仍能時常在品牌榜單中占有一席之地。4月,得益於BZ4X售出近9,000輛,豐田也收穫了2.4萬輛歷史次高成績,僅次於今年3月的2.5萬輛。

作為全球體量最大的傳統車企之一,豐田的新能源銷量遠不及大眾,急需擴張新能源產品矩陣,尤其是純電產品。

在極氪001的帶領下,4月極氪以16,517輛首次出現在全球新能源品牌銷量Top20中,未來它會成為榜單的常客嗎?同時,隨著ES6和ET5T銷量的回升,4月蔚來也以15,764輛再次上榜。

綜上可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全球新能源市場都會是「兩超多強」的格局,自主品牌們正在努力搶占更多的席位,而兩家巨無霸之間的差距也正在逐漸擴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6c989d56d95cc6adc59d60f18b969c2.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