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不敢求助,在潛移默化中被治癒

2022-06-02     簡單心理

原標題:我的不敢求助,在潛移默化中被治癒

心理諮詢讓我明白,向他人求助不是一件難為情的事。

我的諮詢師不曾直接教給我什麼,或是指定要我做什麼。

但是有些東西,好像就是這麼神奇地、潛移默化地進入到了我的生命里。

01

「也許有些事情是需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的」

第一次留意心理諮詢這個詞,是我上高中的時候。那時候的我常常感到壓力和不安,又不知該和誰傾訴。

於是,我在網上進行了搜索,想知道自己這是怎麼了,為什麼自己總會覺得喘不上氣。

最後,心理諮詢與精神科成為了搜索結果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

這是我第一次認真看待心理諮詢這個詞,我想,也許它會解決我的疑惑。

剛進高中的我,周圍沒有一個認識的同學,最要好的朋友也在隔得很遠的班級, 隨著學習任務加重,自己慢慢開始感到壓力。

直到高二期間,家裡發生了變故,自己的成績也逐步下滑,在焦慮與不安中,我揣著緊張的情緒進入了高三。

高三是我大腦繃得最緊的時候。成績跌宕起伏,距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家境不好的我從小便被教育讀書是未來最好的出路,只有過好高考這一關,未來才有機會出人頭地;而另一邊是家人突然間的關心讓我倍感壓力。

作為家裡一直以來的小透明,突然間被長輩的聚光燈照射到了,沒有欣喜若狂,而是受寵若驚。

那段時間,我總是茶飯不思,感覺自己變得敏感又脆弱,一言不合就嘩啦流淚。 迷茫、壓力與失眠,我不自覺地將它們都默默吞咽掉,屏蔽了各種聲音,只剩下睡前手錶秒針的走動聲和眼淚滑到枕頭的顫動音。

我有很親密的朋友,也有待我很好的姐姐, 但我卻沒有辦法向他們說出口,我害怕自己的負能量會傷害到她們。

我試圖和媽媽說起這個狀態,她只是說我想太多,太緊張而已,放鬆放鬆就好。道理我都懂,可我還是很難受。

我沒有責怪媽媽沒有托住當時糟糕極了的自己,而是意識到了, 也許有些事情是需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的。

在上大學之前我一直都生活在家鄉小縣城裡面,當地沒有心理機構,那裡最大的人民醫院也只是有個叫「睡眠心理科」的科室,一周只上一次班。

看了看自己的零用錢,我還是沒有去那里。

後來我進入了大學,再次上網搜索了心理諮詢。

那時我能感到自己的狀態更糟糕了,因為我對外界的許多刺激已經沒有了反應。不論是新校園和新朋友,還是美食風景,在我看來,都不過如此,與我無關。

也許是我還沒有完全麻木, 心底還是有個聲音在告訴自己: 現在你該為自己做點什麼了。

剛好我們大學裡設有心理諮詢室,諮詢師們都有受過專業培訓,市醫院裡的專科醫生也會來免費坐診。在每個宿舍門後都貼有該學期諮詢師的預約時間和預約方式。

在猶豫了一個月後,我趁室友不在,暗暗記下這個信息,並成功預約了僅剩的一個名額。

02

「我好像抓住了救生圈」

直到現在,我仍清楚地記得第一次進行心理諮詢的情景。

幾十分鐘的時間裡面,除去前面幾分鐘的簡單交流, 剩下的時間都是我控制不住地眼淚直流,以至於最後我根本沒有辦法發聲。

本來我還在強忍淚水,但是諮詢師主動把桌上的紙巾盒子推過來,溫和地對我說,想哭就哭吧,在這裡你不需要忍著。

僅僅是這樣簡單的一句話, 我突然間就覺得自己在水裡抓住了救生圈,突然間的踏實與安心,仿佛有一股力量托住了要下墜的我。

在準備結束的時候, 我顫抖著聲音表示抱歉,她告訴我不必感到不好意思和麻煩。她說,她能感覺到,我來選擇做諮詢花了很大的勇氣,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並希望我能繼續選擇做諮詢。

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原來是可以被理解的。

於是,我便想去試試第二次。

沒想到,最後竟堅持做了將近二十次的諮詢。

我們主要討論的是我與家庭的矛盾,隨著交流慢慢深入,我從一開始的容易激動,到後來的逐漸冷靜理性, 我開始敢去面對這些問題,並有了頭緒去思考。

其實在最開始的幾次諮詢里,我並沒有感到有什麼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只是每周一次的傾訴讓我感到內心舒暢了些許。隨著話題深入,我開始時不時地卡殼,不僅狀態沒有好轉,甚至有些自我懷疑—— 對自己過往的認知產生懷疑。

母親的做法真的都是正確且應該的嗎?

我是不是做了太多不需要做的事、承擔了我沒必要承擔的責任?

我是不是把自己的位置放得過高了?

......

這些問題一連好幾次讓我在接下來的諮詢過程中皺眉,並明顯感到頭痛。

現在回想,這也許是我在諮詢過程中有進步的一個標誌。因為從那時起,我對自己、對自己的過往開始進行思考了,而不是防禦性地忽略與迴避。

面對這諮詢過程中的難點,當我卡殼或是無法思考而停滯的時候,諮詢師很耐心地告訴我原因,並讓我先放一放,再帶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這些問題。

實際上,她從來不直接告訴我答案和解決的辦法,大多數時候只是傾聽我說話,但我慢慢知道,她也是在引導我,教我去找回、去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因為我忽略自己太久太久了。

03

「向他人求助並不是一件需要感到難為情的事」

現在的我真的非常慶幸,在我需要的時候,我聽從自己心底的聲音進行了心理諮詢,並選擇了這位諮詢師。

真的非常感激, 這段諮詢經歷讓我的內心逐漸有了力量,而不再是戴著虛假的微笑面具。

我開始去拍照記錄日常生活,偶爾逗逗學校里的貓咪,周末和朋友出去探店。不開心的時候就給自己積極暗示,不因外界而和自己置氣。

有壓力的時候就等到周末去KTV,唱自己最想唱的歌。

焦慮難眠的時候就放慢一點自己的腳步, 實在難以恢復穩定的時候,我便再次向諮詢師發出求助信號。

竟當自己遇到不能獨自解決的問題時,向他人求助並不是一件需要感到難為情的事。

焦慮、緊張、不安與抑鬱等情緒,並不會因為諮詢過後就能和自己say goodbye, 它們會始終和我相伴。

這些情緒是我自己本就擁有的,也算是自己身上的一部分; 人不只是有喜怒哀樂這些簡單的情緒。

不過我能感到,當我獨自面對曾經那些出現過的情況,自己已經沒有那麼不知所措和無助了。

我的諮詢師不曾直接教給我什麼,或是指定要我去做什麼, 但是有些東西,好像就是這麼神奇地、潛移默化地,進入了我的身體,穩住了我的氣息。

你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壓力嗎?如果你也有過許多無助時刻,或許我們的心理體檢服務可以幫助到你。

" 心理體檢"利用國際標準的心理測評量表系統和 1v1 的深度訪談,幫助你更加明確 哪些議題是最值得關注的議題可能的原因是什麼,以及,如果你需要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什麼樣的心理諮詢師是最適合你的。

數據顯示,經過" 心理體檢"進入的心理諮詢,咨訪匹配度有效提升5倍。

心理體檢服務降價為129元啦

作者:迷路的麋鹿

圖片來源:Oksana Drachkovska

責編:yy,ying

心理評估是什麼?

點擊了解一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5838803e83d9754e10fb2b190001f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