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覺得自己好起來了,下一刻又墜入懸崖。
最後,是諮詢師把我重新拉回了地面。
01
從那以後,我消除了對諮詢的偏見
我與心理諮詢的相遇並非偶然,在我真正開始做諮詢以前,我已經開始對它很好奇。
那陣子發生了一些事,讓我一直無法走出來,很長一段時間無法睡覺,焦慮、擔憂、自責,情緒時而崩潰。
但因為當時的我對心理諮詢有一種偏見,覺得「有病的人才去看」,也怕被人歧視,於是我選擇了「曲線救國」的一種方式:報心理諮詢學習班。
我報的班不是以執業考證為目標的,更多的是講心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
在那個班裡,我聽到 每個人的暢所欲言,看到大家的互相接納,感受到了一種美好而又和諧的氣氛。班裡大多是女性,除了一位已經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好幾年的男性。
記得某次我們探討到一個育兒話題,一位姐姐苦惱於婆婆帶小孩的方式不合自己心意,抱怨婆婆不讓自己帶孩子。我們聽了以後,特別熱心地為她出主意,如何說服婆婆或者自己該怎麼做,可是她好像總有其他的理由去拒絕與否定。
直到那位男性諮詢師問:「你想自己帶孩子嗎?」
她回答:「不想。」
我們恍然大悟。 是因為潛意識裡並不想,才有了種種理由。
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 心理諮詢的魅力,它那可以 直達內心、直通本質的力量。後來我因為學業的緣故,停止了報班學習,同時又真正有了去諮詢的勇氣,我便正式開始和一個諮詢師做諮詢。
02
原來,我是關係里的「共謀者」
我斷斷續續地在同一個諮詢師那兒做了近六年的諮詢。每次覺得跌入深淵時,好像諮詢總能把我拉回地面:
當我逃避跟領導的交流,我在諮詢里意識到是我和我爸的關係出了問題。我爸對我來說是權威一樣的存在,他給了我許多卻也一直控制著我。我把這種關係投射到了與領導的相處中,感覺到權威的控制而渴望逃開。
當我和喜歡的人關係出了問題,我在諮詢里意識到我是一個「共謀」者, 我習慣的施受虐模式讓我總把關係代入到傷害里。
有時候我的思考讓我更覺得痛苦,比如發現這些是我的問題時。
但我同時也慢慢地變得更願意為自己負責任。
我看到了我的 不夠愛自己,我的自我接納不夠,我腦袋裡總有一個理想的我在批判現在的我。
我和諮詢師討論權威的關係,談論我的感情,討論我的工作。 我在諮詢里被諮詢師全心全意的聆聽與理解。我們在道路上結伴前行,共同探索。
03
諮詢師成了我的一根稻草
去年,我失去了戀愛四年的感情。我好像忽然退回成了一個小孩兒。
我像祥林嫂一樣不停地在朋友那裡尋求安慰,朋友看著反覆無常的我,既無能為力又萬分疲倦。
我不忍、也不想再去打擾朋友。我用了看書、冥想、運動等方式來自我調節, 時常覺得自己好起來了,卻在下一刻又墜入懸崖,儘管我一遍遍跟自己說要放下,儘管我知道一切都已經是過去了。
看書、冥想和運動讓我有一定程度的好轉,但也並不妨礙在我某個晚上忽然崩潰,什麼都做不了。然而此時, 諮詢師仿佛成了我的一棵稻草,總能給我帶來心緒的平靜與對自己的新見地。
在諮詢師的陪同、理解下,我才看到,我不是放不過前男友,而是放不過自己:我看不起這樣放不下的自己。 我的自我否定、自我懷疑、自我攻擊讓諮詢師盡收眼底。
諮詢師對我說, 這樣的我已經很勇敢、很煎熬了,不應該被看不起。
聽到那句話,我淚如雨下,好像內心裡連我自己都不能接納的另一個我被看到了、被接納了。
於是我也終於看到了「她」,我可以心疼地抱抱「她」,可以告訴「她」,放不下他並沒有錯。」她」已經很煎熬了。我為什麼還在一遍遍責怪「她」?
04
我成為了那個永遠願意愛自己的人
每當我重複地為同一個問題煩惱,諮詢師都會耐心地傾聽我、理解我、包容我、真的關心我。我們一起探尋著我的模式:我對於施受虐的執著,我內心深處的「不配得到」感,以及真實的我自己。
如今我懂得了諮詢是讓自己變得更健康的一種方式:就像是把肩膀上的擔子一個個卸下來,讓自己有機會看清楚哪些是自己的責任,哪些不是,同時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
我也學會了自我關懷,變得更加真實。
從前的我從來不覺得喜歡施受虐的自己可以被接納,我也看不到別人眼中我的好。我覺得自己卑微、無助又渺小,沒有人在接近我之後還能長期忍受這個我。
如今, 我看到了一部分發著光的我自己,「她」如此可愛又如此善良,沒有什麼壞心思,「她」如此值得愛。而我願意成為那一個永遠陪伴著「她」、愛「她」的人。
一位好的諮詢師能看到內心深處那個被你否定了的自己。如果你也習慣了 做關係里的「受害者」,如果你也無法與自己和解,那麼簡單心理的 「首次諮詢」服務可以幫助你。
「首次諮詢」利用國際標準的心理測評量表系統和 1v1 的深度訪談,幫助你更加 明確哪些議題是最值得關注的,議題可能的原因是什麼;以及, 如果你需要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什麼樣的心理諮詢師是最適合你的。
首次諮詢服務129元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圖片來源:Pinterest
作者:clearccheart
責編:bird man
首次諮詢是什麼?
點擊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