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 LS6 是百萬以內無敵手的 6 系產品。」
成都車展智己LS6亮相,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依舊穩定發揮了他的率直。
比起以前的動輒500萬以內最好,劉濤的百萬以內算得上謙虛。不過「無敵手的6系」,又彰顯了一如既往的直接。仔細說來,這話也不是「誇大其詞」,在開發之初,LS6就錨定的是 800V/ 准 900V 平台,以及30 萬元以上價格區間。
「希望 LS6 給到用戶最尖端的技術和最合適的價格。」劉濤對智己LS6的自信是足夠的,他定下一個銷量預測,「至少是LS7的3倍以上」。
從推出車型的速度來看,智己一直保持一個穩定且迅速的節奏。2022年4月,智己L7以超過33.88萬元的售價上市,一年半的時間為智己品牌樹立了高端化的定位。2023年2月,智己汽車旗下第二款車型、定位中大型旗艦SUV的LS7正式上市,價區間打破30萬元關口,觸達29.98萬元。半年之後,智己推出第三款車型智己LS6,預售價區間為23萬-30萬元。
於是,疑問來了,三款車型價格接近,尤其是LS7和LS6之間的區間重疊,智己怎麼排兵布陣?劉濤稱,智己L7和智己LS7主要負責樹立品牌形象,後續兩款車型將負責走量,其中一款就是剛剛亮相的智己LS6。「LS7 和 LS6 之間是以產品定位和配置做區隔。」
「主要從目標人群來看,LS7用戶群體主要是35歲以上的成熟小家庭,偏向家庭改善型SUV,在核心產品配置上側重『零重力座椅』等豪華配置和『空氣懸架』等舒適性配置。LS6偏向於年輕人的智艙和智駕的創新體驗。」
總結下來,就是定位更高的 LS7,用一系列行業創新的核心產品點,將品牌旗艦 SUV 的定位立住, LS6 是通過全新的技術加持,開闢新體驗,並反哺到原有高端車繫上。
至於,能不能區隔清楚,劉濤認為儘量做,最後的結果還是看市場,但目的不變,在主流市場中爭取銷量,讓智己的品牌勢能變得強大。
爭取銷量,看的就是產品和價格,智己LS6在這兩個關鍵點都拿出了最好的態度。在產品定位上,LS6瞄準年輕化群體,智能化水平與LS7保持整體疊代的。「兩者會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進化,比如LS6上線的智能化功能,之後也會反哺LS7等車型。」
劉濤希望智己LS6成為最好的「6系」,也是來源於智己把手裡的好東西很多給到了這款車型上。
比如要做 " 最強 800V" ;僅憑單Orin晶片和單雷射雷達,即可覆蓋全量城市場景及去高精地圖NOA方案;LS6的四門全部採用了雙層靜音玻璃,成本貴很多,但整車的靜音體驗提升更多;再比如,LS6採用同級罕見的Continental四活塞固定式卡鉗,競品某有些車型全系採用的都是『浮鉗』,這種方案很容易降本,但智己同樣沒有降。
至於競品是誰?劉濤也給出了框定的範圍。選擇競品範圍的理由,也是看尺寸,看性能參數。
LS6 做規劃的時候,錨定的是 30 萬元以上級別的車型,沒有想到小鵬 G6 這個級別,所以 LS6 的競品車型主要有蔚來 ES6、騰勢 N7、阿維塔 11、特斯拉 Model Y ,等等。
從參數來看,無論是性能,還是智能化功能,智己LS6都有明顯優勢攻擂特斯拉 Model Y。「在全數據驅動的模態下,智己汽車完全有信心在中國智能駕駛領域穩居前三。」劉濤認為目前已經完成了技術積累,在未來肯定會厚積薄發。
「我們用2年時間走完頭部玩家9年的智駕路,最重要的原因是的確是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思路——舉一反三。」8月16日的時候,智己汽車了「未來3-5年智駕產品落地路線圖 」,用2年時間走完了頭部玩家9年智駕路。
雖然,劉濤一直保持了一如既往的率直,智己的發展走向越來越好,他也沒有減少任何一分危機感。
「友商的進步很快,智己也沒閒著。關於智能化的優勢,我們的觀點是,在今天技術內卷的時代,你不僅要看已有的車型、已有的功能、已有的體驗,更重要的是『智能化疊代的速度』,這才能真正體現一個品牌的智能化核心能力。」
智艙從去年 L7 交付到現在一年時間已經有8個大版本的 OTA。快速疊代的背後,是智己根據海量用戶反饋,快速升級疊代完善,去給到用戶一個更好的體驗,永遠都可以常用常新,永遠走在時尚的最前端。
「我們整體 UI 視覺大家在車展上也可以看到做了新的升級,智己汽車的每款產品整體都會做很快的升級和疊代。」目前,智艙的 IMOS 系統在一年內實現了 8 次重大版本 OTA,IM AD 智駕系統達到人類駕駛安全的 3.2 倍,這個速度得益於,一是本身的架構就足夠好 ; 二是進化的能力強、速度快。
智己的目的在LS6這款車型上開始變得清晰,致力於讓一款車型同時擁有同時有「最低的價格、最好的功能、最新的體驗」。
做到這三好,除了配置,還要價格到位。就意味著要做降本。「降本靠的是技術進步,不能在用戶體驗上做妥協。」劉濤也承認,為了做好三好之間的平衡,做了很多不妥協的降本。
例如LS6四門全部採用雙層靜音玻璃,並採用同級罕見的Continental四活塞固定式卡鉗,整個市場中友商大多是 "IGBT+ 碳化矽 ",LS6 是雙進口雙碳化矽。這些部件雖然成本更高,但卻能夠實質提升用戶使用體驗。
「在智能化的賽道中,比較容易做的是『跟隨者』,友商先發了什麼軟體就跟著做什麼。」但是,智己不願意,想做的智能化是從用戶需求出發,解決城市駕駛的確定性痛點。
智己具有高階的智能駕駛人才團隊和能力,智己汽車與智駕算法的頭部玩家Momenta進行合作,打造了「頂級車控」+「頂級算法」的組合。智己智駕團隊目前有400多人,全是高階人才,主要覆蓋兩大領域,一是產品定義,另一部分是掌握了車控相關算法和智能化能力。
「我們希望在每一款車落地的同時,用最新的技術,在最新的領域競爭上做一些探索。」智己敢於向30萬元以下市場探索的底氣,據劉濤透露,一方面源於上汽集團的供應鏈優勢,另一方面基於其軟體和技術疊代實現的降本增效。
「只要有合理的銷量規模,就能獲取到最高質量的且最具成本優勢的零部件。」盲訂開啟後 8 小時,集技術優勢與價格優勢於一身的智己LS6的訂單即突破了 6,000 台。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