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頂流之美

2023-08-17     漫成都

原標題:三星堆,頂流之美

頂流三星堆新館,

我們終於去了!

沉浸式觀展的一天……

先放上一批圖,

感受一下新出土文物的魅力。

三星堆著裙立人,也被稱為「健身教練」

瞧這發達的肌肉、大花臂、翹臀……

「健身教練」背面再來一張,

不得不感慨,這身材真的好!

這件文物是目前三星堆發現的第二件完整的立人形象。

新館首次展出的文物有近600餘件,

樣樣都很驚艷。

仔細看一圈下來,

只能用「驚艷」和「太神奇」形容。

以下是我們精選的部分文物,

很想說,這主打一個細節之美,

就已經征服所有人了,

不得不感嘆古蜀人的「奇思妙想」。

龜背形網格狀器,

這一文物出土即被稱為7號坑的「鎮坑之寶」,

是青銅品與玉器的完美結合,裡面是美玉外面是青銅。

這樣的組合也是前所未見。

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月光寶盒。

新出土的青銅大神壇,人像最多的青銅器。

神壇從低到高由三部分構成。

這是青銅神壇底座,分布13個人像,

被稱為「人口密度最高」的青銅器。

放大一個面部細節,這是神壇頂部

頂部還有一個細節是:

一個人雙手向上舉,

好像在托著神壇,

上端則仿佛是一座高山包圍起來的場景。

整個青銅神壇組合起來的高度特別高,非常震撼。

三星堆出土數量眾多的青銅人像,

看著很像,其實細節不一樣,

髮式、冠式,分別代表了不同族群,

不同職能與身份地位。

青銅人像

金面銅人頭像

青銅頂尊跪坐人像

擁有蘇炳添翹臀,

出道即出圈的扭身跪坐人像

人像以整體澆注成型,

這種鑄造方式,

在三星堆遺址也很少見。

青銅跪坐小人像

青銅持龍形杖形器立人像

青銅持龍形杖形器立人像

在萬物有靈單元,

可以看到三星堆文物中的虎、蛇、鳥等動物造型,

反映了古蜀人對世間萬物的敬畏。

青銅鳥足曲身頂尊神像

青銅虎形獸

青銅蛇

青銅神獸器蓋

青銅龍柱形器

青銅爬龍器蓋

青銅神鳥

青銅神獸

青銅公雞

三星堆遺址中出土了不少金器,

大多與宗教祭祀有關,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黃金從何而來,有很多說法。

而古蜀人的鍊金術,更是一個待解之謎。

總之,三星堆的黃金製品撲朔迷離,

其中必有神秘的故事。

黃金面具,

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最重黃金面具,

重約280克,含金量約為85%。

最後來看另外兩樣「鎮館之寶」。

「祭山圖」玉邊璋,三星堆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這是一件玉質璽印。

在中國古代玉器史上,

有著極高的地位和價值,

不僅體現了古代玉器藝術的高超技藝和深厚內涵,

更為我們揭示了古代人類社會信仰和文化傳承。

青銅大立人,被稱為「東方巨人」

它是三星堆最大青銅人像。

真正要把三星堆逛夠,

其實一天時間都不夠,

得安安靜靜,認認真真

駐足每一個文物面前,

仔細端詳,會有一種被吸引的感覺,

被精美的圖案所震撼的神秘氣息包裹的感覺。

看完這些精美的出土文物,

我們來說說值得大家關注另一個地方,

新館空間。

自新館試運行以來,

三星堆這張「國家名片」

受關注程度達到新高,

畢竟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遺址類博物館。

新館位於三星堆博物館內,占地面積66畝。

比原展館大了5倍,展陳的文物達到1500餘件,

首次展出的文物就近600餘件,

其中新出土的文物300多件。

整個造型寓意為:堆列三星,古蜀之眼。

高顏值的建築設計外觀

首先就讓人嘆服。

建築本身自成一件景觀藝術品。

厚重的黃花崗岩外牆,

透亮的玻璃青銅眼,

飽含歷史感的青銅遮陽板,

從西到東三個建築傾斜堆體的完美曲線。

建築外牆是8000多塊8公分厚的黃色花崗石,

通過數字化建模的方式,

把每一塊石頭都輸入數字模型中,

再通過人工手鑿的方式,

塑造出一種滄桑的歷史感。

與老館遙相呼應、時空對話

進入館內,如同開啟一場探秘之旅。

空間一開始比較低,走到中間豁然開朗,

兩個巨大的建築構件,成為空間焦點。

首先是時空螺旋坡道:

時空螺旋坡道,

據稱這是全球博物館裡最大的單點支撐螺旋形坡道,

向著大地10米深處旋轉。

大廳上空這個「漂浮」著的巨大燈環,

重達12噸。

也被稱之為全球博物館最大的環形吊燈。

吊燈內部的鏤空圖案,

通過透光的處理,讓光滲透出來,

就像一個大「魔戒」。

大廳上方的巨大環形吊燈,

是從三星堆著名的文物之一:

黃金權杖上的魚鳥紋飾中獲得靈感。

展廳擁有目前全球最好的燈光系統,

文物在燈光的照射下,

煥發出最美的一面,

讓遊客沉浸式與文物「對話」。

從老館「移步而來」的通天神樹,

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

高達3.96米,分為三層,

上面有小鳥、果實和龍的造型。

在新館內神樹有了獨立的展示空間與光照效果,

讓連接天地、溝通人神的氣息撲面而來。

是的,

這一趟沉浸式的觀展,

我們更多地是看到了頂流的細節之美,

不得不感慨古蜀匠人的精湛工藝。

也感受到了新館為這些文物所賦予的更多華彩。

如果你還沒有去新館一探究竟,

我們想說,可以準備動身了。

——漫成都.生活——

文字 | Anyu

編輯 | Penny

圖片 | Anyu

主編/出品 | 王紅

漫成都小編:manchengdu2019(微信)

內容策劃及合作:jinshanmama2014(微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897879cc5ec8b337d4a09f3fc9960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