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核酸檢測師,我不怕累,更怕「亂」

2022-06-06     每日人物

原標題:做核酸檢測師,我不怕累,更怕「亂」

當核酸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對核酸檢測師來說,時間是以小時為單位計算的。

常住人口2188.6萬人的北京,如果按照10:1混采的方式,每天檢測一次,全市的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每天至少需要218萬管的檢測能力。按照規定,每個核酸檢測機構需要在採樣後24小時之內出具檢測結果,而有些機構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統會在22小時後發出預警。

巨大檢測量、極短時間,意味著對大量檢驗人員的需求。每個機構都試圖以高薪、高福利來吸引全國各地的檢驗師加入其中。在第三方機構的招聘群里日薪1500元、管吃管住、車接車送、繳納六險一金早就成了標配。而另一方面,招聘人員的標準不得不一降再降。「熟悉流程、精通2個以上實驗步驟」的無證「熟手」經線上面試,隔天就可以上崗。

一些亂象也發生在這個行業里。5月14日,監督員發現位於北京市房山區朴石醫學原始檢測數據明顯少於樣本檢測數量,隨後,房山區衛健委吊銷了朴石醫學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幾天之後,北京金准醫學實驗室因為違規對多管樣本進行混管檢測,嚴重違反質量安全規定,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同樣被吊銷執照。

趙建(化名)畢業於一所重點醫科大學檢驗專業,在一所三甲醫院工作了近3年時間。五一來北京探親,機緣巧合下,他兼職核酸檢測員。

他工作忙得像打仗一樣,最多的時候連續不停地檢測了16個小時。但對他來說,工作強度大還可以承受,最難受的是這個行業變得「亂」。

他講述了核酸檢驗室是如何運行的,以及看到的一些令他不解的現象。以下是他的口述——

文 | 常芳菲 李清揚

編輯 | 楚明

運營 | 栗子

1

我在醫科大學學的就是檢驗專業。畢業之後很順利地入職一家三甲醫院做檢驗師,每天的工作就是處理樣本。一般情況下工作量都不大,我看到昨天我們醫院檢測的實際核酸檢測人數是6340人,十混一之後,也就是處理634管樣本。一個月工資到手能有10000元出頭。我挺知足。

其實到北京兼職做核酸檢測完全是誤打誤撞。

五一假期我來北京探親,結果到的第二天北京宣布停止堂食,我就知道疫情嚴重。如果我直接回去,隔離成本、時間成本都是未知的,不如先留在北京等一等。

這邊一個朋友看到我來了,就告訴我現在很多第三方機構機構招聘兼職核酸檢測員,急需有雙證(檢測師、臨床基因擴增人員上崗證)的人。

基本上行價就是雙證120元/小時,沒證熟手100元/小時,一天一個班次的工作時長是12個小時,可以掙1440元。我就趕緊跟醫院申請停薪留職,能掙錢總比在這兒乾等著好。

工作第一天,進了實驗室之後,實驗室組長會要求我提供身份證、手機號、檢驗師證和省臨床檢驗中心頒發的PCR證(臨床基因擴增人員上崗證)。我其實就是抱著能掙一天錢是一天錢的心情進去的,沒有五險一金,不簽合同,工資次日結算。

我開始兼職之後,也被拉進了一些PCR核酸檢測招聘群,中介天天都在發招人需求。其實一開始也不要求檢測員是檢驗專業畢業或者大專以上學歷,是朴石實驗室出事之後才提的新要求。兼職核酸採樣員,一般要求有護士證,兼職核酸信息錄入員就沒什麼特別要求,身體健康就行。

但中介發的信息要謹慎分辨,很多都不靠譜。比如有的中介說能給檢測員開150元/小時,日薪1800元,房山朴石實驗室用這個薪水招來了很多人,但結果怎樣大家也都看見了。

有的中介說3000元、4000元就可以辦臨時的PCR證。這是不可能的。如果考生想拿PCR證書,首先需要由具備開展PCR實驗資質的醫院檢驗科為考生報名,不是隨便一家醫院就可以。報名之後的回執單需要醫院檢驗科主任的蓋章。

除了理論之外,核酸檢測資格考試也要測驗考生的操作能力。省臨床檢驗中心會提供盲樣,把陽性質控加進去,樣本會呈現出正陽、強陽、弱陽性反應。最後臨床檢驗中心會看考生挑出來的陽性樣本和他們考前設置的是否一致。

所以這是一個門檻很高的工作,檢測員需要了解實驗的原理和步驟,絕不是隨便一個人拿起來就能做的。

檢測員正在做試劑測試。圖 / 視覺中國

2

跟臨床醫生比起來,檢驗專業不太受人待見。大部分學檢驗的人一開始都不知道檢驗師具體要做什麼,多半是因為臨床第一志願沒被錄取「掉」下來的。

我不是。

我第一志願就填的檢驗。當年我高考分數是597分,學臨床也夠了,但我第一志願就填的檢驗。我寧可面對樣本,也不想面對人。人太麻煩了。樣本很純粹,只要檢驗結果不出錯,誰都不會找我麻煩。

2019年,我就把PCR證書考下來了,那時候疫情還沒開始,我在醫院做其他種類的分子實驗,覺得特別輕鬆。誰知道現在突然這麼忙。

現在實驗室每天都排班,每個班次12小時。我最近上白班、值三區。

整個核酸實驗室分為三區。一區是製備試劑,二區是加樣,把樣本加到試劑里, 三區是樣本擴增、結果研判區。

中介群里要求的所謂「手速要快」是指是加樣的速度。上海大篩之後,現在普遍要求是1小時加樣量不低於4板(96管/板)。我手快,7分鐘就加滿一板,1小時可以加樣9-10板,大部分熟手加樣1板都需要超過10分鐘。

現在北京市所有的大篩都由第三方機構承擔,我供職機構的實驗室也遍布在各個區域,每個實驗室每天都會在工作群里更新需求。如果個別區域的大篩樣本量太大就會調動我們這樣的兼職人員臨時頂上去三五天。

最誇張的一次是我臨時被調到豐臺區的方艙,從前一天下午4點進去一直不停工作到第二天早上8點,連續不停檢測了16個小時,我都不顧上數總共做了多少管。因為16個小時都要不停擰標本的蓋子,一天下來之後我手指甲都是紅的,胳膊也抬不起來。

好多時候進實驗室的時候看天亮著,出來的時候天也亮著。我對時間、空間的概念就變得模糊,回去休息了也覺得自己還在實驗室里。

平時夜班結束工作已經凌晨4點了,我實在累得回不了家,就去實驗室附近的酒店睡覺。因為疫情期間,酒店也都便宜,119元一天。

有一次下班回到酒店,我室友讓我幫他把衣服掛到衣櫃里,我脫口而出:「剩下那半板反應液我都已經凍在冰櫃里了。」我當時心裡想的全是實驗,都魔怔了。

檢驗人員將核酸樣本放入冷藏室保留一天,以備復檢需要。圖 / 人民視覺

就算正常情況下,我每個班次最少要處理1.5萬-2萬管樣本,也就是15-20萬人的樣本。每小時最少要處理1250管樣本,節奏就是不停地、不停地工作,像打仗一樣。每一分鐘都在工作,不可能摸魚。組長定期就會來我們身後數板數。

如果樣本量大,12個小時都沒法下班,平均每天都需要工作十三四個小時。中間吃飯的時間也不固定,組長看檢測進度,說我們可以吃才能吃。因為休息吃飯都需要脫防護服,我們就儘量少喝水。渴了怎麼辦?忍著。我是男孩子還好,女孩子要上廁所更麻煩。

我之前從來沒覺得這個行業能讓人落下什麼病。後來參加大篩,做實驗時間太久,所有人都很容易得肩周炎,手指關節、肌肉長期使用磨損也容易變形、積液。

大篩的時候也總會有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人員信息對不上經常發生。我掃的那一個管子髮結果,每一個樣本的對應位置都掃描了,但要上傳的時候,系統會反饋某個樣本沒有對應人員信息。十混一的樣本里,只要有一個人的信息是錯的,系統就會提示找不到對應的健康寶。我就需要聯絡社區,尋找樣本對應的人。

方艙也是滿負荷運轉。

其實實驗室方艙的硬體配置都是普通樣本通量,但現在幾乎都必須做高通量的樣本數量。一般通量是1萬管,但基本上接到的樣本量都是2萬管左右。

比較幸運的是我所在的實驗室有樣本釋放液,樣本里的RNA可以自動釋放,不需要重新提取。

這樣的情況下,設備基本還能跟上。樣本需要擴增儀加溫,才可以快速自我複製,方便檢測員查看樣本結果。一台擴增儀可以同時處理90管樣本。但如果沒有這個試劑,還需要提取步驟,實驗時間更長,規定的24小時內很可能做不出結果。

有的時候我也煩躁,眼看著快下班,我試劑都收拾得差不多了。這時候外面的人剛好說:「樣本沒有啦!」我剛長出一口氣,2分鐘之後,又開門扔進來一袋樣本(90管)。那我也沒辦法,只能測完再說。

其實我早就被這種工作強度練出來了。

2021年,核酸大篩還沒有外送第三方機構的時候,我在醫院比現在累。有時候十幾萬人的樣本都在一個班次做,而且根本沒有搭檔。我一個人需要走全流程、三個區。從試劑製備、加樣、擴增、看結果,都只有我一個人。每天正常情況下要工作14個小時。

我這次在北京兼職20多天,就發現過一次陽性的環境樣本。看完我就立刻報給了疾控中心。我早已經對陽性樣本見怪不怪了

2020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參加了援鄂醫療隊。那一年春節武漢封城,到了3月份,各個省份就在滿世界找有核酸檢測證的人支援。每個三甲醫院都拿了指標,要把有證的人都送到武漢去。氣氛特別悲壯,規定孕期的不要、是獨生子女的不要,剩下的人都得去。

當時在做核酸檢測的人比現在更少,所以工作強度非常大。我們都沒有工作時間,就是一直干、一直干,超過16個小時也繼續干。直到有人進來接班為止。如果實在沒有人手,就繼續做。

我第一次在三區值班看到陽性結果的時候,我腿都是軟的。後來那半個月,天天看到陽性結果,久了就脫敏了。

4月份我才從武漢回家,那次之後我覺得什麼工作都不算累。坦白說現在這種工作強度和2020年比,算是輕鬆的。

檢驗人員正在對送檢的核酸樣本進行檢測。圖 / 人民視覺

3

其實工作強度大還可以承受,我最難受的是這個行業現在變得特別亂。

第一天做兼職,我進實驗室二區,問跟我一起幹活的哥們:「你學什麼專業?」

結果他從來沒學過檢驗,之前是跑滴滴的。他能進實驗室完全是因為之前給採樣點轉運過樣本,機緣巧合認識了中介,就進了實驗室。司機也不稀奇,我旁邊還站過房產經紀人。

實驗室招聘的時候說每個員工都有試崗期,但這些不懂實驗原理、第一次檢測核酸的人可以邊看旁邊人的操作邊學習,加樣、轉板的操作熟練之後,可以應付二區的工作。實驗室一個班次最少需要7-8個人,現在哪個機構、哪個實驗室都缺人,一般碰上了不會真轟他走。

有招聘權限的人也會把熟人、親戚招來。我們組長就這樣,人品上很有問題。

他對我們這些人考核得非常嚴格,但是把他親戚保護得特別好。為了把這個親戚招進來,頂掉一個有雙證、非常有能力的同事。可這位親戚真的什麼都不會。

有一次他摘樣的時候把污染摘出來,把陽性質控加到樣本里,樣本就變成陽性。三區值班的人判斷結果可能是假陽,樣本就要返回二區複測,我就得從頭再來——重新加樣、上機、擴增。

還有一次更驚險。復檢完成之後,我讓他把39號板之前的樣本銷毀,結果他理解錯誤,把39號以後的樣本全倒了。那些樣本都還沒有出結果,如果樣本需要複測,我就不可能再找到對應的位置了。最後,我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某個樣本的弱陽性是污染導致的,沒法復檢。

圖 / 人民視覺

有的時候,我在三區發現二區整個「花板」(整板全是污染),可能就是陽性質控抖到板里,導致整板全顯示陽性。整板要重新加樣、重新上機、複測。

我特別生氣跟他吼,他一扭臉就到組長那裡投訴我,說我態度太差了,讓他沒法幹活。

可能我脾氣是急了一點。可是什麼都不懂就敢來實驗室,我真的沒法接受。大家都是為了錢,但也不能這樣矇混過關。不管做什麼實驗,實驗員都應該了解實驗原理,這是最基本的。

拿我所在的機構來說,他們有兩種試劑,一種是處理液,一種是反應液。把樣本加入處理液,會有初步反應,然後需要轉板,加入反應液,樣本就會自動釋放RNA。如果沒有反應液就需要實驗員手動提取樣本里的RNA。整個實驗會變得很繁瑣,每一步都有可能污染樣本,導致樣本「假陽性」的情況發生。

我發脾氣是因為不希望行業變得這麼魚龍混雜,而不是我被虧待了,或者被外行影響了我的個人利益。

我在北京工作20天,到手3萬塊錢,相當於在醫院3個月的薪水了。北京最近查了這些核酸檢測機構之後,有雙證資質的人薪酬會更高。機構需要靠高薪、高福利來聚攏這些專業的人。

我不會真的辭職來做核酸檢測的,我沒那麼虎。公立醫院很值得待下去,雖然每個月活錢少,但穩定。加班沒有加班費,可是申請調休每次都能批准,還有什麼不滿足呢?

這個兼職,我再做幾天大概就能結束了。1分鐘之前,新聞彈窗說,北京社會面篩查為零,餐飲也要恢復堂食了。我和大家一樣,都盼著恢復正常生活的這天呢。

北京正在逐漸恢復日常秩序,市民在外玩遊戲。圖 / 視覺中國

每人互動

你怎麼看核酸檢測員的工作?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

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eefb05b25f71ae462ebf42ac45a0a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