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有一本很火的小書叫《好物100》,作者松浦彌太郎在書中分享了100件認為可以陪伴自己一生的好東西。
有些是為他的生活極大提高了方便和舒適感,有些是具有重要的含義,有些是傳遞了設計者的美學與人生觀。比如:
我很喜歡這款模仿西洋棋外形設計的矮凳,造型獨特,坐上去很舒適,上下兩面都能使用的設計也獨具匠心……使用中即便受損、弄髒或留下斑痕,依舊會成為一種美。
……
在黑暗中拉我一把的是《高村光太郎詩集》。從小我就常常在想,到底什麼是「真實」?這本書第一次給了我答案。
松浦彌太郎對物品的豐富感知, 其實也是一種被稱之為「物商(material intelligence)」的能力,代表著我們對物質世界的感受和理解:產自哪裡、設計起源、材料特性、使用體驗……
很多人會覺得花時間了解一件物品沒什麼用,但當人們對物品的理解逐漸窄化為「壞了就換好的」「過時就買新的」「便宜不如貴的」,培養物商,不僅有助於我們重新理解人與物品的關係,也是在幫助我們審視自己的選擇、行為和習慣。
《坂本龍一:終曲》
嘗試描述一件物品的細緻體驗、背後故事以及對你的意義,會帶來一種獨特且奇妙的感受。就像書里說的,「偶爾解開那條糾纏著的細線,仿佛隱藏許久的關係得到了確認」。
所以, 你心裡那個真正的「好」東西是什麼?
點擊 我心裡的好東西 投稿,試著把它描述出來,也歡迎附上一張好東西的照片~
我們會篩選成文,下周在公眾號上發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c9d6eb8ecdabab2c3798cd39775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