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頂尖文案TOPYS)
每年Adobe都會從用戶數據、業界大佬、熱詞搜索、研究報告、全球新聞、新潮藝術和時尚秀場上收集數據和信號,用於預測來年創意產業的發展趨勢。今年,他們從攝影、插畫、矢量圖、動態圖、電影、平面設計、3D設計以及其它新興形式中進行分析,出品了這份報告。
在報告的開始就點明了「因為科技的不斷發展,文化之間的壁壘越來越小」的現實,說明了創意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進入到應用階段。而用戶對品牌和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除開美學上的要求,還需要相關人士意識到文化、經濟和社會運動與絕大多數產業息息相關,在做創意的同時,需要參考相關資料與亞文化,以免落後。
在視覺趨勢方面,有四大潮流需要我們注意:
表達自我/Express Yourself
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分享自身的情緒與狀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用戶們勇於呈現最真實的自我。雖然這股潮流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流傳開來,但至今我們尚未看到任何衰減的跡象。不僅如此,能夠呈現出人文多樣性與現代生活真實性的圖片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受到市場的歡迎。
表達自我——這股潮流要求我們去關注身邊的人最原始、最誠實的生活經歷(特別是在線上和在公共場所的經歷),不然你如何解釋自媒體上用於「自黑」一幫創作者們紅透了半邊天的現象?這股潮流對於品牌、政治人物(如「推特治國」特朗普)、明星(如「泥石流wuli滔滔」)以及其它公眾形象都有指導作用,這股潮流以前叫「普通」,現在叫「包容」。
老少咸宜/All Ages Welcome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不斷加深,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形象出現在了設計里。而這些老年人的形象也並非是風燭殘年的刻板印象,也是自信又陽光的新新人類。不光是出現在以往的理財或健康領域中,在時尚與美妝產業中,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也出現在了它們的品牌形象中。
除開年齡,不同的身材與膚色也不斷地讓我們看到「多樣性」的魅力。在2020年,也許在思考視覺趨勢時,也可以將不同年齡的人群考慮一下,不要讓刻板印象束縛創意的腳步。
獨特美學/Makeup is Not a Mask
「幼白甜」的審美已經不再是每個人的寵兒了。現在的視覺趨勢是欣賞獨特的美。化妝品不再是遮瑕的「面具」,而是修飾自身美的工具。個人獨一無二的妝容、風格以及膚色體現出了獨特性與藝術性。裸妝與自然妝容的盛行,讓我們看到了大眾對美學的再認識。不再是對無暇的女神頂禮膜拜,對用於表達自我的凡人喝彩!
文化上,我們看到這股潮流其實是對人文的傳承。你所呈現的視覺只代表你個人,無須對其它人負責。現在的顧客更傾向於認同和欣賞個人的才能,並為獨一無二的個人經歷而慶祝。
我到我們/From Me to We
新一代用戶所關注的是集體的力量。不再是關注自身的形象,而是通過集體來達到訴求。雖然媒體經常說這是「千禧年一代」和「Z世代」所特有的性質,但這場潮流其實並沒有年齡限制。就市場表現而言,寶潔集團(P&G)和《國家地理雜誌》聯名發布了一個名為「活化」(ACTIVATE.)的項目。該項目以紀錄片為主,著眼於全世界的社會運動人士和環保活動家。這次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讓更多的人意識到了寶潔集團並非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公司,而是一家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
根據調查,78%的「千禧年一代」人士更願意花錢在「一場夢寐已久的經歷或者活動」,而不是「買慾望清單上的商品」。
在視覺方面上,品牌應該去尋找帶有社區或者有意義的生活方式的圖片,這樣才能夠更好、更快地與其它公司和潛在客戶產生連接。
在平面設計方面,也有四大潮流需要我們注意:
手工人文/Handmade Humanism
藝術家們趨向於用手工質感與簡單樸素呈現自然不造作的風格,從而與受眾產生情感連接。大可以去Instagram或者拼趣網上看看,手寫字體與插畫風格大受歡迎。
裝飾藝術/Art Deco Updates
回來了,裝飾藝術(Art Deco)又回歸了。想想紐約的克萊斯勒大廈和繁複的花紋。亮眼卻帶有思鄉情緒的視覺元素讓我們想起裝飾藝術的大膽與創新。作為對過於平淡極簡主義的報復,復古風格且帶有未來主義細節的設計讓人驚喜。幾何花紋,金屬元素,再加上圓滑字體的加成,讓品牌更顯優雅。
半超現實/Semi Surreal
帶有幻想性質的圖片在任何媒介都能讓人眼前一亮。2020將讓我們看到很多藝術家採用新工具與技巧,創造出看似不可能的圖片。這股潮流會讓全球的好奇寶寶們充滿靈感。
現代哥特/Modern Gothic
黑暗而有戲劇化的特質,未來風的材料,情緒化的光影,工業風的元素,以及突出的字體讓這股先鋒潮流連接了過去與未來。設計師們在這股潮流里反覆試驗,將具有視覺衝擊力的表達呈現給全球受眾。
最後的四大潮流落在動態設計方面:
紀錄環境/Environmental Documentary
氣候的變化已經不再僅僅停留在科學與政策上,同樣影響到了設計與品牌。品牌們越來越傾向使用紀錄片風格來描繪未來的挑戰與機遇。畢竟,需要面對氣候難題的人們並不只有科學家們與政客們。
動作互動/Movement Response
誰想乾巴巴地看著,而不是參與互動?受眾們越來越期待動態圖片上出現互動的元素。設計師們,請努力發展出有互動又吸睛的動圖吧!
流動抽象/Liquid Abstract
自然而有機,曼妙的曲線,流動的形狀。這種風格的設計能讓裝飾性和功能性相結合,體現出動態而有流動性的構圖。
霓虹閃耀/Neon Glow
用霓虹元素為動圖注入未來感。洋溢的發光體讓我們看到動圖裡的影像緊握著我們的注意力。視覺上,閃耀的霓虹讓我們覺得刺激、快樂以及有數碼的感覺。別忘了《機殼特工隊》里賽博朋克的體現,它將會在2020年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