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尷尬」的姓氏之一,女孩自己都羞於出口,為避嫌偷偷改姓

2022-04-25     百曉生侃歷史

原標題:我國最「尷尬」的姓氏之一,女孩自己都羞於出口,為避嫌偷偷改姓

姓名,是每個人特定的名稱符號,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姓名,用於區分個體。我國擁有著悠久的姓氏文化,每一個姓氏背後,都蘊含著特殊的歷史文化,也是代表一個家族的符號。

相信大家都知道《百家姓》,這是我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之一,是對中國姓氏文化的一種傳承,也由此可見姓氏在中國古代人們眼中的重要地位。姓氏的產生與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同時體現了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

一般認為,姓氏的出現與中國古代先民的圖騰崇拜有關,是辨別不同部落、氏族的一種標誌。在母系社會時期,女性作為社會的主導,子女也一般跟隨母親姓。許多姓氏,都以「女」字為偏旁,例如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媯、姚、姞,都為女字旁。

到了父系社會時期,我國古代姓氏開始出現新的發展,很多姓氏被派生出來。通過如今的考古發現,我們可以得知,在西周時期能夠明確考證的姓氏不超過三十個。而之後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演變到了五千多個。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一些姓氏出現,一些姓氏逐漸沒落,而一些姓氏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含義也出現變化。

對於一些所謂的「大姓」,相信大家都十分的熟悉,例如「李」姓、「王」姓等等。但往往一些生僻的姓氏,更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例如「第五」、「句」、「仇」等等。除此之外,中國姓氏當中還有許多令人「尷尬」的姓氏,例如我們今天要說到的「雞」姓。

在中國眾多姓氏當中,包含我們所熟知的十二生肖,例如「牛」、「馬」、「龍」等等,但雞姓卻非常罕見。「雞」姓的起源有很多種。在古代,有一種官職名稱叫「雞人」,屬春官的一種,專門執掌供辦雞牲。一般古代在舉行大典之時,都需要雞鳴報時,警醒百官。後來,「雞」也就演變成了姓氏。實際上,像「雞」姓這樣由官職名稱演變成姓氏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司空、司馬、司徒等等。

除此之外,雞姓的出現也源於古代人們對雞的「崇拜」。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雞是一種身世不凡的靈禽。《太平御覽》就曾記載:「黃帝之時,以鳳為雞。」由於每到日出之時雞就開始鳴叫,因此古人認為雞能夠帶來光明,將其作為姓氏,寓意美好光明。

在唐朝時期,雞姓主要分布在兩廣地區,其中集中在廣東佛山等地。在當時,雞姓與田、布、老,並列為當地的「四大姓氏」。這一時期的雞姓,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很多人以「雞」為姓氏,並沒有感覺到任何的不妥。

然而,慢慢地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現了一些關於「雞」的一些不好的詞語。例如「雞婆」,本意是指老母雞,但卻被引申為愛多管閒事的人,甚至是女性的性工作者。這樣一來,原本寓意美好的「雞」顯得分外「尷尬」,一些人甚至羞於在公開場合說出自己的姓氏。因為,一些人為了避免這一麻煩,尤其是一些女性,改掉了自己的姓氏,大多數改成了「奚」。

如今,曾作為「雞」姓聚集地的佛山全市,僅發現了兩人保留了這一古老的姓氏,其他人都已被迫更換了姓氏。這樣的現象對於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姓氏文化來說,無疑是非常可惜的。一種姓氏的出現和沒落,都擁有其背後特殊的時代背景,但我們仍然希望像這類的例子不再發生。大家對此怎麼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9aaba34428c6ca85734ec2fa9aa14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