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王小西
「每個消費者的選擇是多元化的。」
如火如荼地舉行的重慶全球汽車論壇上,出現了燃爆的話題和驚人的言論,汽車行業到底卷還是不捲?到底是電動還是油車更適合於當下的中國汽車市場?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觀看完整直播回放
混動純電大戰一觸即發。包括比亞迪王傳福、吉利李書福、長安朱華榮、廣汽曾慶洪四位老總「4個老漢赤膊上陣」的發言,讓外界感受到了濃烈的火藥味。
這背後,是雷軍帶著他的小米汽車,橫衝直撞進入中國汽車市場。對於偏保守的業界而言,起初並不認為小米汽車會有多大的號召力,但事實卻超出意料之外。而且,2024年北京車展上,雷軍梅開二度,與周鴻禕上演「一紅一綠」的流量大戲,「炮火密集覆蓋」下,各大車企掌舵人紛紛下場應戰。
那麼,如何應對眼前的大戰?第94期「四車道直播」對此做了深入的探討。
插混好還是油混好?
混動的形式有很多種,包括像DM-i和PHEV的插電式混動,還有以理想、深藍為代表的增程式,同時,從今年開始反攻的傳統HEV。尤其是以福特和豐田為代表的傳統合資公司,在傳統的HEV技術上加大升級力度,伴隨著眾多產品在推出。
從大的背景來看,從2021年到2023年,PHEV在中國大幅增長的情況之下,全球汽車的主流混動技術仍然是傳統的HEV,而不是PHEV。根據相關數據,2021年全球的普混銷量達到372萬輛,當時的插混只有200萬輛,去年2023年插混在全球保持70~80%的增長情況下,仍然比普混的500萬輛落後100萬輛。
今年也一樣,1~4月份插混車型全球銷量只有153萬輛,但HEV普混車型達到178萬輛。從數據上來看,雖然在中國市場上插混和增程車型開始成為主流,但是全球來看HEV普混還是主流。
汽車公社衛金橋也表示,今年上半年純電、插混、油混在快速變化,HEV有著不亞於插混的增長速度。而隨著購置稅退坡,純電動車型正在面臨新的瓶頸。至少全球市場上,HEV和PHEV是並駕齊驅的。
此外,衛金橋也分享了一個數據,北美華人汽車工程師協會會長鄒大慶認為,中國汽車工程協會此前的預測到2030、2035年的時候,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各占一半,但從國內發展情況來看,這個預測就有點問題。結合全球的信息來看,混合動力,以及包括美國在內,還是非常有市場優勢。
那麼,純電放緩後,到底是插混好還是HEV好呢?
衛金橋提到,就在上個星期,豐田在日本發布了全新一代的面向未來新能源的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混合動力車設計的全新技術的發動機。這說明,福特和豐田關注點還是比較相似,當下主攻的技術都是不是PHEV而是以HEV為主的混動技術。
天天汽車徐鋒則表示,全球市場尤其在混動市場上跟國內市場是完全不同的,完全是兩個割裂的市場。國內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是,中國的新能源或者是混合動力車未來的趨勢決定了其全球的量,決定著中國汽車未來增長的潛力問題。
核心問題是,以全球視野來看的話,混合動力的主流是HEV。未來的新能源、未來的傳統燃油車的發展的趨勢是什麼?徐鋒覺得也是HEV。「相當於HEV會把傳統的燃油車和現在的所謂的輕混的這個市場未來會完全統一起來,這是我的一個判斷。」
大眾侃車郭登禮博士也表示,從社會學的角度,誰能把效率最大化解決,誰支付成本最低,誰就是最優選擇。而HEV車型,符合這種要求。
「其實最大的問題是,消費者買車的目的是什麼?第一個它是需要高效動力,第二它節能,第三個現在就是所謂的智能化,不管你是用純電也好,插電也好,增程也好,還是混動也好,你只要解決這個問題,它是消費者最優的選擇。」
徐鋒也分享了一個信息,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講,如果電動車份額超過50%的話,國家應該制定「油電同權」的政策,「這釋放了一個信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電動化其實超出預期了。但是如果真的那一天油電同權的話,我覺得電動車的增長幅度比現在還會更放慢。」
徐鋒還預判,隨著2027年整個新能源政策完全退坡之前,電動車包括整個插混、增程等享受政策的產品,會迎來一波報復性增長。「在退坡之前大家肯定為了搶政策紅利,但是一旦完全是油電同權的情況下,我覺得傳統燃油車尤其像HEV這樣的產品的份額,是會回調的,這是我的一個判斷。」
決戰20萬元級別市場
混動在中國的定義,尤其HEV在中國的定義,最早是豐田帶來的,從普銳斯到後來的卡羅拉,再到後來的凱美瑞雙擎,包括雷克薩斯,在中國消費者心智中,其最大的優勢就是省油。
但它也一直沒有解決一個問題,就是消費者有一種期待,除了希望節油之外,能夠帶來運動和操控的感覺,這就是本次重慶車展上福特蒙迪歐運動版所帶來的好開又運動又省油的價值所在。
郭登禮博士提及一個觀點,20萬元以上市場,其實主要的競爭是增程。「所以我認為,除了蒙迪歐,銳界L去年也有2.0T的混動車型,我倒是認為蒙迪歐的混動搶增程一部分市場是很有優勢的,因為這些高價位的PHEV在市場布局增程的比較多。」
為什麼這麼說?就日系合資品牌的普通混動車型的體驗,從純加速的體驗感來說是不如其同種燃油車的,又確實有它的優勢,節油性能很強。然而,這又是混動在中國很難去突破的點。這就給了增程機會。
不過,這次的蒙迪歐運動版,其「大馬力E混動」的混動體系給了汽研社賀球輝一種「開大排量車的感覺」,動力輸出超強,覺得很輕盈,「感覺確實不一樣,它的『大馬力E混動』體驗感超過普通燃油版的體驗感,這是本質區別。」
換句話說,「好開」就是對一款車的最高讚賞。這也源於這款蒙迪歐運動版也是同級唯一最全四種動力總成的中級車,有著V6的強勁動力,高達308馬力的動力、4.64L市郊油耗,並且實現了3.5L的動力輸出和1.0T的油耗表現。
另外,百公里加速也達到5.7秒。眾所周知,業內有「一秒一萬」的說法,比同級車型提升了2秒多的蒙迪歐運動版,至少價值方面就多出2萬多。至於運動版的精髓,當然在操控。而這恰巧也是百年福特的看家本事,就是非常TOUGH的操控。
對於這次重慶車展上市的蒙迪歐運動版,郭登禮博士則表示,「我覺得『大馬力E混動』這個就挺好的,這不正是未來年輕消費者、中國消費者選擇的方向嗎?因為買電動車的目的也是要大馬力,然後驅動速度很快。如果你的混動系統能解決這個問題,他為什麼不選擇?這是我們消費者期待的東西。」
而這種好開又運動又省油的特點,背後說明了什麼呢?衛金橋表示,就像講到PHEV一樣,DM-i代表了一種技術流派,但是包括長城和雷神選擇三檔和兩檔的混動變速箱+發動機的技術跟DM-i做差異化,說明即使是在插電式混動產品上,每個消費者的選擇都是多元化的。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今年在整個純電市場攻勢這麼兇猛的情況下,像蒙迪歐、帕薩特、雅閣、凱美瑞和天籟所在的中高級市場,仍然保持著非常高的市場的份額,除了比亞迪漢還有機會去啃一下整個細分市場的份額之外,排名前10的車型中6~7款車型,仍然是蒙迪歐這樣的車型牢牢地占據著。
所以,合資公司的技術壁壘和品牌壁壘,其實在這個區間裡面,在蒙迪歐所在的區域內已經很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了。
「四車道」四位老師分析,這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在於,這一次新的蒙迪歐運動版不僅僅是渦輪增壓混動所帶來的技術價值,同時也有通過新的發動機技術、新的混動技術、新的智能化的技術去強化自己。就像那句話說的,「有些人在網上從來沒贏過,但是在現實里從來沒輸過。」
當下的中國汽車市場上,不僅僅是卷銷量、卷價格、卷配置,還有一個很明顯的課題,是在於純電車型的銷量和純電新車推出的數量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攻擊傳統的中高級市場的問題。但是,包括帕薩特、雅閣、邁騰,也包括蒙迪歐,它們在這個市場上仍然是中流砥柱,牢牢地占據著消費者的心智。
所以,為什麼在這個細分市場裡面消費者沒有去一窩蜂地選擇像比亞迪海豹的DM-i和純電版本?而且,目前幾乎沒有什麼車型能夠動搖這個細分市場,這就說明,在這個市場消費者可能不僅僅只是看價格,同時也要看真正的品牌積澱,看技術內核。這才是中級車競爭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