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廣州車展之前,華為系汽車大張旗鼓之後,小米SU7的橫空出世,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作為小米汽車的首款車,小米SU7在未亮相之前,便已經「引人入勝」,直到「證件照」被工信部公示,這種「虹吸效應」更甚。
然而,輿論場就像一個大熔爐,這邊讚美聲此起彼伏,那邊看衰聲就會震震雷聲:車尾掛北京小米罪不可恕?小米汽車賣30萬必死無疑?外觀設計慘不忍睹?
嘈雜聲中,小米SU7好像還沒開賣,就已經撲街。但不妨回過頭來冷靜思考一下,小米SU7真的如傳聞中的那般不堪嗎?
作為小米汽車的首款車,作為雷軍最後一次創業的頭號產品,小米SU7的底色,遠比人們看到的「濃厚」得多。
哪怕單就產品本身而言,定位「C級生態科技轎車」的小米SU7,有著更多小米特色的意識形態,以及對於未來出行的思考。
多少錢,才配交個朋友?
與造車新勢力們的特色不同,小米汽車的首款車,並沒有選擇大熱的SUV車型。背負「年輕人第一款電車」的重擔,小米SU7的出現,完全是恰逢其會、緣分使然。
於是有意思的場面出現了,廣州車展前後,阿維塔12、智界S7、極氪007……多款車型,同台競技,一擁而上。
當形態相近、價格相仿的純電轎跑產品,充斥著整個汽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之時,小米SU7準備好了嗎?
有產業鏈人士爆料,小米汽車「15萬不可能,成本價就超過了25萬」。
假亦真時真亦假,如果該爆料為真,再加上小米汽車抱著一些「虧錢賣車」的心態,小米SU7的入門價格,大機率會在25萬元左右。
出色的外觀造型,入門版極速210km/h,續航或可達700km(網傳),軸距3m,「人車家生態」澎湃OS,車機,中規中矩的智駕,動力電池包、電機、大壓鑄等自研技術加持……
顯而易見,小米汽車如此配置,賣25萬元,哪怕是30萬元,也十分合理。只不過對於小米汽車來說,最大的衝突點,還是在價格預期之上。
其實,如今汽車市場上30多萬的新能源車型,不在少數。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手中,均存在類似產品。
但此時此刻,高居不下的新能源車價格,與消費者心中的期待,背道而馳。換句話說,富人確實常有,但大多數消費者還是希望能夠體驗到更具性價比的新能源汽車。
如此大背景下,以至於小米SU7「證件照」曝光之前,當某車圈知名大V宣稱小米汽車價格30萬元起的時候,一石驚起千層浪,消費者們更是一片譁然。
無他,消費者們實在是太期待小米汽車整頓新能源汽車市場了。
從已經披露的信息來看,與市場上的「爆款」車型相比,小米SU7完全擁有一戰之力。哪怕是與「遙遙領先」的智界S7「打一架」,小米SU7同樣不落下風。
動力方面,智界S7電機210kw,小米SU7電機220kw,小米SU7略勝一籌;車身姿態方面,小米SU7高度1440mm,比智界S7的1477mm更低,或採用了超薄的車身電池一體化技術。
同時小米SU7也有小米生態的加成, 「人車家全生態」的小米澎湃OS系統上車,最終與小米手機、小米智能家居等終端「打通」,實現萬物互聯;再加上小米技術方面的加持,進而打造科技平權的小米汽車形象。
所以問題來了:這樣的小米汽車,消費者究竟想花多少錢,才會過來交個朋友?
甩掉包袱,為小米汽車而戰
內卷,確實內卷。小米恐怕也沒能想到,汽車圈都是一幫瘋子,咬著牙虧錢也要打價格戰。以至於,坊間傳出小米汽車30萬元起售的時候,叫衰聲一片接著一片。
但經歷過網際網路、手機雙重行業大浪淘沙的小米,怎麼會被輕易嚇到?就像雷軍曾經說的那樣,「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小米SU7作為小米汽車首款車,不僅要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還要承擔著小米汽車品牌形象樹立的重擔。所以,不要小瞧「為小米汽車而戰」這句話的重量。
根據小米財報顯示,小米自動駕駛項目第一期研發投入33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在汽車業務上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1億元、14億元、17億元,總金額研發投入約75億元。
而除了「砸錢」,小米汽車更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資源。據了解,小米汽車團隊的研發人員比例超過53%,單一車型研發團隊規模超行業10倍。
錢到,人才到,再加上已經開始試生產的北京亦莊工廠,小米真的是在實打實地造車,而不是所謂的「玩票」。
實際上,也正是這樣真材實料地投入,才給予了小米立足汽車市場更大的底氣。
必須承認的是,小米汽車作為跨界者、後來者,造車初期難以避免的「彷徨」。不僅僅是坊間輿論滿天飛,更有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這樣的車圈大佬,在旁邊規勸道,「不要既虧了錢,也虧了時間」。
時至今日,小米造車2年零8個月里,小米汽車一直在負「重」前行。一路走來的小米汽車,背負著不理解、偏見、不看好、市場潛在競爭、輿論壓力,甚至是消費者裹挾……
好消息是,小米SU7「證件照」的到來,意味著小米汽車翻越了生產資質的「大山」,有了「亮劍」的前提。但壞消息同時到來,接下來小米汽車要面臨的,將會是更加真實的汽車市場,乃至其他友商滿滿的惡意。
不以「低價」為手段,實現「與用戶交朋友」,而是用技術和產品,以及實打實的投入,「造一台真正的好車」。
小米有自己的造車價值觀。縱使如今市場上輿論滔天,不理解者、攔路虎甚多;縱使市場競爭激烈,小米汽車初出茅廬,又戴著跨界者的debuff;縱使荊棘遍地,小米汽車依舊會大步向前走……
面對首戰即決戰的市場態勢,小米汽車必須「戰」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汽車天地,才能在複雜多變的汽車市場,獲得留在「牌桌」上的機會。而甩掉性價比包袱,甩掉偏見、輿論影響,試圖奮力一戰的小米汽車,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