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導叛逆期小孩?

2023-09-19     科學家庭育兒

原標題:如何教導叛逆期小孩?

1

吼叫的「殺傷力」,不止這5點

智商下降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病學副教授馬丁和他的團隊,曾經做過一項長達10年的實驗研究。

當孩子長期遭受父母的言語打擊和怒吼之後,智商就會降低。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長不高

父母總是呵斥孩子,孩子身上承受過多的壓力的話,影響孩子睡眠及生長激素分泌,可能會影響孩子身體發育和身高

以暴制暴

長期遭受語言暴力,孩子遇見問題後,第一時間想到就是用吼叫、暴力等手段解決問題,變得暴戾蠻橫。

我們或多或少都可以從自己的原生家庭,找到父母留給我們的傷害,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打造不給孩子造成傷害的原生家庭

切斷感情

吼叫出來的語言像一把刀,很容易摧毀親子之間的信賴和尊重,長大後的孩子只想逃離家庭。

自卑敏感

孩子變得優柔寡斷、不自信、懦弱、缺乏安全感,想法消極而且不自信

更重要的是,孩子也會被潛移默化地影響,長大之後,也會吼叫自己的孩子。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吼叫不僅傷害孩子,還會造成寶爸媽的內傷。

前有家長輔導作業腦中風被送進icu,後有大波媽媽氣到飈皺紋,類似的新聞比比皆是。

但娃有時候真的太皮,除了吼叫,還能怎麼做呢?

2

學會這3步,不吼不叫搞定娃!

第一步:平靜情緒,拒絕語言暴力

生氣的時候告訴自己,這些都不是危險的緊急情況,不要吼。

先讓自己平靜情緒,接下來再去管教或者與孩子溝通。

比如:在你說了很多遍後,孩子不吃飯,怎麼辦?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第二步:了解需求,滿足孩子

在你吼之前,不妨先想想孩子到底想要什麼。

哭鬧不聽話的背後,或許藏著對食物、睡覺的需要,以及想要被關注的情感需求。

當然,要滿足的這種需求,要是正向的,而不是孩子要什麼就都滿足。

比如: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怎麼辦?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給孩子一個擁抱,安慰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緒,但要堅持你的立場。

第三步:理解孩子,正確引導

當孩子生氣、傷心或者憤怒時,告訴孩子你能理解他的處境和感受,幫助孩子冷靜下來,然後再去引導孩子怎麼做。

比如:給孩子吃了一顆糖後拒絕給第二顆,孩子憤怒怎麼辦?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3

結合場景,平和處理易怒4件事

1、哄睡難,午睡更難

哄娃入睡本身就是一個難題,從剛出生到上幼兒園,幾乎每天都要經歷這個難熬的時刻。

在一次次耐心勸說後,老母親終於忍不住了。

慣用句式:「聽話!不然媽媽不要你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但實際上,孩子晚上不睡的原因,很可能是白天睡過了,或睡前吃太飽、活動量太大太興奮了。

如果不午睡,多半是孩子已經不需要午睡了。一個熱知識:午睡不是必要的。

所以,家長應該:

調整寶寶午覺時長或適當取消午睡;

睡前別讓娃吃太飽、太興奮。

這些方法,遠比吼孩子強。

2、賴床不起,起床氣超大

好不容易把娃哄睡著了,賴床不起的問題又來了。

如果說人是鐵,那床一定是磁鐵。粘上了就得費點力氣才能「扒拉開」。

但孩子要上幼兒園啊,不能總遲到啊。

在反覆溫柔式叫床沒用後,媽媽開始忍不住了:

慣用句式:「你這孩子怎麼回事!我說多少遍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但實際上,孩子賴床不起最重要的原因是太晚睡,另外和家長叫起床的方式也有關。

所以,家長應該:

規定孩子的睡覺時間,培養時間觀念,教孩子養成守時、惜時的好習慣;

在叫孩子起床前先開燈,然後再溫柔堅定地告訴孩子該起床了;

最好提前5或10分鐘告知孩子「還有X幾分鐘就要起床啦」;

和孩子換個位置,讓孩子每天叫自己起床。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冬眠,大人有時也會賴床,更何況孩子呢?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與其抱怨「孩子每天都賴床!真是夠了!」不妨換個角度,「沒事,媽媽陪你說說話,幫你清醒。」

3、不刷牙,是寶寶倔強的掙扎!

和娃鬥智斗勇的一天,始於起床,陷於刷牙。

給孩子刷牙好比是一場追逐戰,娃各種磨蹭,又哭又鬧,場面堪比殺豬!

每次為了讓孩子刷牙,老母親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軟磨硬泡都用了,孩子就是不刷牙,終於......

慣用句式:「哭哭哭,就知道哭,哭也沒用!」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孩子不願意刷牙,很可能是最初教孩子刷牙時方法不對,不愉快的體驗讓孩子對刷牙沒好感。

另一方面,孩子並不知道不刷牙會帶來什麼嚴重的後果。

所以,家長們應該:

教給孩子正確的刷牙方法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適當帶孩子看一些關於不刷牙後果的視頻,這招孫儷娘娘親測有效。

還可以利用孩子的泛靈心理,嘗試「角色扮演」,模仿牙齒的聲音和孩子對話,讓孩子逐漸接受刷牙這件事。

比如:小主人吃了什麼好吃的,整的我渾身都是細菌,癢死了癢死了......我要洗澡澡。

4、這道題我不會啊,太難了!

如果把帶娃的這一天比作一場遊戲,那打敗了前面的小怪,終極大boss也要來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是的,輔導娃寫作業這事最上頭。前有媽媽輔導3年級兒子數學題,被氣到心梗:

後有寶媽氣到抓狂,外婆笑說「哈哈哈哈你也有今天!」

溫馨提示各位「勇士」,輔導作業前還是先把藥掏出來吧......

慣用句式:「我說了多少遍了!啊!笨死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其實,孩子也想寫好作業,也不想惹爸爸媽媽生氣,不想自己總是挨罵。

磨蹭有時是因為寶寶能力不足;太過追求完美;對事情不感興趣;缺乏時間觀念。

回想自己小時候,對一道題的理解能力也是有限的。

所以,家長們應該:

及時示範,學會放手,給孩子多一點時間試錯,不要吝嗇鼓勵。

別對孩子要求太高,引導孩子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儘量把事情變的有趣些,並讓孩子承擔拖延的後果。

建立時間觀念,和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規劃。

用了都說好的「防吼」方法: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畢竟帶娃又不只是寶媽的事,多學學「廢柴」隊友,有些事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它過了吧

4

娃叛逆期長or沒有叛逆期,正常嗎?

Q1:5、6歲的娃還是很叛逆,怎麼辦?

其實,孩子在6歲左右,又迎來了一個獨立意識飛速發展的時期。

這時她們已經去了幾年幼兒園,有了自己的小夥伴,還掌握了一些生活技能,就更以自我為中心了。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更不能「硬碰硬」,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把孩子當朋友一樣去溝通。

因為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則意識,懂得分享自己的情緒,家長要做的就是在溝通中了解孩子的想法,並引導他們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Q2:娃一直沒有叛逆期,正常嗎?

說到這個問題,肯定有寶媽要有小情緒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實際上,從個體心理發展來看,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只是叛逆程度不同。

有的媽媽之所以認為自家孩子沒有叛逆期,是因為孩子叛逆得不夠明顯,並不是沒有。

所以,寶媽們大可不必擔心這一點!

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要經歷成長的各個階段,會像鮮花一般千姿百態,但無論是哪種姿態,都不影響他們長出花蕊、綻放光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2ecb4149edee406ba318839f15583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