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由北京藥盾公益基金會主辦,雲頂新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盟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梯瓦醫藥信息諮詢(上海)有限公司等支持的「2023醫院藥學四季論壇-秋季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
本次會議邀請到了國內臨床醫學、臨床藥學知名專家進行專題報告,共同圍繞「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抗菌藥物科學化管理與合理使用」進行廣泛深入地學術交流,為推進抗菌藥合理使用提供新思路、新方案,落實抗菌藥物朝科學化、規範化管理,促進臨床治療學與臨床藥學學科間的協同發展。
推進抗菌藥合理使用,聚焦耐藥難題
本次論壇的主辦方——北京藥盾公益基金會於2016年成立以來,一直圍繞著促進藥品安全和用藥安全領域廣泛開展公益性活動,例如在國內11個省市發起成立了藥師志願者工作站,在近600家醫療機構成立了藥師志願者工作站,實踐藥師價值,開展了一系列安全用藥,合理用藥科普活動,引起了社會不小反響。
針對業界焦點問題,藥盾公益主動發起並且完成了藥品安全追溯系統的研究,包括全國醫療機構藥物警戒基線調查、醫療機構藥物警戒體系建設、專家共識等等項目。此外,藥盾公益推出了消費者/患者藥品不良反應自報平台,同時也在與一些大型網際網路購藥平台合作,以期更廣泛更迅速地讓該平台覆蓋到更多人群,成為公眾健康的一面盾牌。
北京藥盾公益基金會張曉樂理事長在致辭中提到,近期全國多地出現醫院門急診量增長,兒童呼吸道疾病感染人數增多,兒科人滿為患的局面,如支原體引起的感染,用藥混亂甚至無藥可用,再次引起了業界對於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關注。而本次論壇主題活動的開展也正好是旨在幫助醫生藥師更加謹慎合理地使用抗菌藥物,科學地處置細菌傳播,更好地從事抗菌藥物的治療與管理工作。
據悉,四季論壇項目創辦於2015年,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翟所迪教授在住友製藥的支持下開展的具有特色的醫院藥學學術論壇。2019年起,藥盾公益與四季論壇攜手,在全國多地召開關於抗感染藥物治療的主題活動,幫助醫療機構藥師安全用藥、合理用藥,提供藥師經驗分享的機會,搭建專業學術平台,高水平高質量的學術論壇在深受業界好評。
北京藥盾公益基金會 張曉樂理事長
在致辭中翟所迪教授進一步介紹了四季論壇發展歷程,對藥師專業性成長的培養與意義,以及對行業的影響。他指出,人類在跟細菌賽跑過程中,抗菌藥物也在不斷地研發,目前來看研發投入仍不足。另外,藥物耐藥性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因此對此類藥物的規範化、系統化管理一直非常重要。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翟所迪教授
劍指多重耐藥頑疾,深挖抗菌新藥價值
在本次論壇的學術分享中,數位臨床藥師、專家以各自的視角出發,詮釋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重點圍繞如以多重耐藥菌感染治療與研究現狀、四環素類新藥構效關係和研發價值等方向進行探究討論。該環節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林陽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姜德春教授主持,並就嘉賓的分享進行總結。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林陽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姜德春教授
在作「多重耐藥菌感染治療的真實世界研究與臨床實踐」報告中,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高磊教授介紹了真實世界的研究和新藥臨床研究之間的區別所在,然後重點提到依拉環素在真實世界裡的臨床治療結果。他指出,依拉環素新藥的上市是治療多重耐藥性感染里的一個希望。多重耐藥性感染一直比較棘手,目前國內針對多重耐藥(MDR)或碳青黴烯類耐藥革蘭陰性細菌(CRO)感染治療的抗菌藥仍不能滿足臨床需求,依拉環素的出現從臨床前的體外研究,到隨機對照試驗(RCT)以及真實世界研究(RWS),積累了豐富的循證醫學證據,有望在MDR/CRO抗感染治療中拓展更廣闊的應用範圍。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高磊教授
隨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高燕教授分享了「從CHINET2023最新數據看CRO感染的治療」,其進一步指出了CRO等多重耐藥細菌對臨床抗感染治療帶來的挑戰。CHINET 2023上半年數據顯示,我國CRO檢出率持續上升,尤其是碳青黴烯類耐藥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碳青黴烯的鮑曼不動桿菌(CRAB),而此類MDR細菌臨床可選藥物有限、制約大,目前我國治療CRO感染的常用三劍客為頭孢他啶阿維巴坦、多黏菌素和替加環素,三款藥各有優缺點,急需如依拉環素等新型抗菌藥來填補臨床空缺。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高燕教授
中日友好醫院陳玥教授就「四環素類新藥構效關係和研發價值」作分享,介紹了含氟四環素(簡稱氟環素)的構效關係,即氟環素,全合成的四環素類的一個新藥。加入氟是藥物化學當中改變藥物性質的一個重要策略,主要是增加藥物抗菌的活性,與細菌的核糖體的親和力更強、結構穩定性也更好。其次,她分享了四環素類耐藥的機制共性,一是外排泵機制,一是核糖體的保護蛋白機制,以及對於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耐藥的各種抗菌藥的比較。最後,還重點強調了四環素類藥的作用尤其是新藥的作用,並介紹了未來有可能上市的新藥。
中日友好醫院 陳玥教授
緊接著,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徐曉涵教授就「北京市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2023年版)」進行了解讀,闡述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目錄更新背景,以及一些新納入的品種等。據介紹,2023版目錄從2021版99個品種擴充到了108個品種,品規從119個擴充到了123個,新增了14款藥品。其臨床使用管理分為三級,即非限制使用級、限制使用級與特殊使用級。未納入目錄的抗菌藥物,原則上不推薦使用。
新增的14款藥品中,包括頭孢比羅酯、特地唑胺、康替唑胺、依拉環素、奧瑪環素,還有硫酸銨、沙康唑。還有奈諾沙星、左奧硝唑、泊沙康唑、兩性黴素B等新上市的劑型。另外,就是為了滿足臨床需求,新版目錄還納入了硝呋太爾、頭孢卡品酯、頭孢地嗪等。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徐曉涵教授
注重藥師水平提升,科學化管理抗菌藥物
聚焦了抗菌藥使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之後,本次論壇還設置有高峰對話環節,專題討論的話題包括「為應對多重耐藥菌感染,如何提升抗感染臨床藥師隊伍的建設?」和「耐藥形式下,新型抗菌藥物的管理建議有哪些?」主要側重於抗菌藥的使用和管理層面。
該環節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楊麗教授主持,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崔向麗教授、北京協和醫院柴文昭教授、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趙紅衛教授、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毛干泰教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古艷婷教授等參與分享與討論。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楊麗教授
崔向麗教授點出了目前臨床藥師在抗感染會診方面的困局,藥師在跟蹤患者療效、應用型產品分析、不良反應的判斷等參與度並不高,尤其是如何使臨床實踐當中所收集到的病例能夠用於新的證據的產生,她表示各個醫院應當不斷加強臨床藥師隊伍的培訓,尤其年輕一代的臨床藥師,並且應該讓藥師像臨床醫生一樣關注患者的愈後。針對不斷出現的新型抗菌藥物,她指出藥師需要與臨床醫生有充分溝通,進行客觀評價,聯合起來讓有效性、安全性、經濟性的藥品被順利應用。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崔向麗教授
在提高臨床藥師的隊伍建設上,柴文昭教授給出的建議是,藥師如果只是單純看到藥物作用會很局限,以重症病患為例,包括重症狀態、感控狀態、循環狀態,包括液體的分布、液體的排泄狀態,腎功能異常等,藥師也需要了解與參與,才能夠做出更好地判斷,把握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而對於抗菌藥物科學化管理,他認為不僅僅是在於管藥物,更需要做的是管感染,也即重視感控。
北京協和醫院 柴文昭教授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趙紅衛教授指出了藥師教育培訓體系問題,他指出藥師自身的藥理學基本功一定要紮實,在會診中藥師的專業性要與臨床醫生有所差別。同時,也揭露了新型抗菌藥物管理方面一些不合理的現狀,其非常贊同高強度的綜合評價,但也呼籲從嚴管理、放開准入。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 趙紅衛教授
隨後,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毛干泰教授分享了台灣省藥師如何去做好藥學服務,臨床藥師基本上由各大醫院栽培,所有的臨床藥師都必須熟知抗體藥物等,以及監控ICU、普通病房等其所負責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還有專門的感控小組監督藥師在抗菌藥物上的使用等,有效遏制耐藥問題。他認為,藥師只有走入臨床,才能真正成為一名標準的藥師。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毛干泰教授
在討論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古艷婷教授分享了歐洲藥師的工作特點和內容,在不良反應的管理、超說明書用藥等方面值得我們去借鑑。隨後,她進一步概括了國內大多數醫院臨床藥師的工作的現狀及壓力。她亦指出,抗菌藥物在不斷地發展,藥師的知識也要有不斷更新。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 古艷婷教授
最後,楊麗教授總結道,結合新時代下的耐藥難題,我國藥師亟需做好轉型。在提升藥師藥學專業服務技能方面,側重點不外乎於注重合理用藥、藥事管理。在科學管理里,醫療機構應當強化感控部門能力建設;以合理用藥為核心,落實分級管理,也是遏制細菌耐藥的重要手段;同時,還應該加強多學科合作,提升藥師能力,配合臨床醫生做好個體化給藥服務等。
最後,大會主席解放軍總醫院陳孟莉教授對本次會議進行總結。她首先對授課專家、討論嘉賓、藥學同仁以及會議支持方表示感謝,通過藥盾公益組織的四季論壇平台,就抗菌藥臨床用藥、管理等方面的疑難點進行重點商討,為業界關注多重耐藥困境、促進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幫助臨床藥師更好成長等搭建了良好的溝通橋樑,對行業意義深遠。她期待今後有更多類似的分享交流機會,圍繞熱點話題展開討論,推動抗菌藥物臨床管理與應用。
解放軍總醫院 陳孟莉教授
與會專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