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州志》卷之五:貢賦2,清康熙年間連平賦稅

2020-09-22     照牛排

原標題:《連平州志》卷之五:貢賦2,清康熙年間連平賦稅

戶部咨廣東清吏司案呈,抄蒙貴州清吏司案驗查。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十八日,萬壽恩詔——「內開海宇,承平日久,戶口日繁,地畝並未加廣,宜施寬大之恩,共享恬熙之樂。嗣後直隸各省地方官遇編審之期,察出增益人丁,止將實數另造清冊奏聞,其徵收錢糧但據康熙五十年丁冊定為常額,續生人丁永不加賦。仍不許有司於造冊之時借端需索用,副朕休養生息之意,欽此。」

欽遵,該臣等議得直隸各省康熙五十年編查丁數定為常額,續生人丁永不加賦之處,謹照恩詔遵行外,嗣後遇編審之期,將新增人丁實數繕造清冊,名為"盛世滋生戶口冊",奏聞如額徵錢糧。人丁數內有開除者,即將各該省新增人丁補足額數至新增人丁。倘不據實造冊開報,或有私派錢糧造冊之時,或借端需索等弊,該督撫嚴查題參可也。康熙五十二年四月十九日題,本月二十一日奉旨依議。

康熙二十八年,奉部頒行《簡明賦役全書》,更定田丁科則,銀米起運存留。

錢糧款目

連平州割附翁源、河源、長寧、和平四縣糧地以成州治,分為四圖四十里,額編人戶九百零二戶。

翁源縣割東桃、貴塘、銀梅三鋪一圖十里,原額田、地、塘共稅二百三十六頃二十四畝九分九厘二毫,科官民正耗米七百石。

上則稅六十五頃七十四畝二分一厘,每畝科官民正耗米三升七合。中則稅六十四頃五十一畝六分,每畝科官民正耗米三升一合。下則稅一百零三頃六十一畝三分七厘二毫,每畝科官民正耗米二升四合。

地五十五畝三分,每畝科官民正耗米二升四合。塘一頃八十二畝五分一厘,每畝科官民正耗米二升七合。

戶口-男子成丁二百六十九丁,每丁征銀一錢三分。未成丁三百八十五丁,每丁征銀六厘九毫五絲。婦女二百八十三口,每口征銀六厘九毫五絲。

河源縣割忠信圖十里,原額官民田、農桑地、夏稅塘共二百六十一頃八十六畝九分一厘五亳五絲,科官民、農桑、夏稅米五百六十石零四斗(內巢糧九石四斗三升三合一勺)。

一則官田六十畝零二分七厘六毫九絲,每畝科官米二升一合四勺。二升則民田二百五十九頃八十四畝八分一厘二毫五絲,每畝科民正耗米二升一合四勺。農桑地一頃一十二畝零四厘三毫一絲,每畝農桑米二升一合四勺。夏稅塘二十九畝七分八厘三毫,每畝科夏稅正耗米二升一合四勺。

戶口-男子成丁二百七十八丁,每丁征銀六錢一分八厘五毫八絲四忽。婦女二百一十五口,每口征銀一分四厘一毫。

長寧縣割長吉二圖十里,原額田、地、山、塘稅二百八十四頃零七畝四分一厘七毫,科官民正耗米六百零七石九斗一升八合六勺。

二升則民田二百七十九頃一十三畝零三厘三毫,每畝科官民正耗米二升一合四勺。二升則民地二頃零四畝零八厘一毫,每畝科官民正耗米二升一合四勺。

前屆墾二升則民地六畝七分,每畝科官正耗米二升一合四勺。二升則山一十二畝八分六厘六毫,每畝科正耗米二升一合四勺。二升則塘二頃七十畝零七分三厘七毫,每畝科官民正耗米二升一合四勺。

戶口-男子成丁二百八十七丁,每丁征銀四錢七分四厘八毫八絲。婦女二百六十四口,每口征銀二分七厘八毫。

和平縣惠化一圖十里,原額田、地、山、塘稅五百一十四頃二十七畝九分三厘九毫九絲,科官民夏稅正耗米七百一十五石八斗三升五合一勺(內巢糧四十一石三斗三升)。

上則民田四百一十九頃二十四畝七分一厘五毫九絲,每畝科官民正耗米一升四合五勺八抄五撮。中則民田三十九頃九十四畝七分五厘二毫,每畝科官民正耗米一升一合四勺九抄。下則民田五十四頃九十四畝九分四厘二毫,每畝科官民正耗米一升零六勺零三撮六圭。

夏稅山一十三畝五分三厘,每畝科夏稅正耗米一升四合五勺八抄五把撮。

戶口-男子成丁一百六十五丁,每丁征銀三錢二分七厘二毫三絲八忽。婦女成丁一百五十四口,每口二分九厘四毫五絲。

派征例

翁源縣

官米每石派銀二錢九分一厘二毫三絲二忽,民米每石派糧料並帶派魚課米銀六錢一分零四毫二絲八忽。

河源縣

官米每石派銀二錢九分七厘三毫八絲,民米每石派糧料五錢七分四厘五毫五絲九忽。夏稅農桑米俱每石派銀五錢四分( www.ZhaoNiuPai.com/KaoGu )。

長寧縣

官米每石派銀二錢九分一厘三毫三絲五忽,民米每石派銀五錢七分八厘二毫五絲一忽。清墾米每斗派銀一錢五分零一毫二絲三忽二微。

和平縣

官米每石派銀二錢九分五厘五毫八絲五忽,民米每石派銀五錢八分七厘七毫零四忽。夏稅米每石派銀五錢四分。

四差例

翁源縣

民米無優免,每石派徭差、民壯、驛傳均平銀九錢六分三厘七毫八絲九忽。有優免,每石派均平銀六分六厘五毫一絲二忽。

人丁無優免,每丁派徭差、民壯均平銀一錢三分。有優免,每丁派均平銀五分三厘一毫九絲。

准丁米,每石派驛傳均平銀二錢五分一厘六毫五絲四忽。

男婦每丁口派鹽鈔銀六厘九毫五絲七忽。

河源縣

民米無優免,每石派徭差、民壯、驛傳均平兵餉銀八錢八分一厘六毫五絲一忽。有優免,每石派均平兵餉銀一錢六分四厘八毫四絲五忽。

人丁無優免,每丁派徭差、民壯均平兵餉銀六錢零四厘四毫八絲一忽。有優免,每丁派均平兵餉銀一錢一分三厘二毫五絲。

准丁米,每石派驛傳均平兵餉銀三錢九分零四毫二絲三忽。

男婦每丁口派鹽鈔銀一分四厘一毫三絲。

長寧縣

民米長吉都官米例為,民科無優免米,每石派徭差、民壯、驛傳均平兵餉銀九錢二分二厘九毫八絲一忽。有優免,每石派均平兵餉銀一錢八分八厘九毫八絲五忽。

准丁米,每石派驛傳均平兵餉銀三錢五分五厘七毫六絲二忽。

人丁無優免,每丁派徭差、民壯均平兵餉銀四錢四分七厘零七絲六忽。

男婦每丁口派鹽鈔銀二分七厘八毫零四忽。

和平縣

民米無優免,每石派徭差、民壯均平兵餉銀一兩三錢一分零八毫一忽。有優免,每石派均平兵餉銀二錢零六厘八毫九絲九忽(註:故宮珍本叢刊里的《連平州志》,卷五原書缺第28面,照牛排根據連平縣檔案館圖書館1980年手抄油印本補充)。

准丁米,每石派驛傳均平民壯兵餉銀八錢八分三厘七毫八絲五忽。

人丁無優免,每丁派徭差均平兵餉銀二錢九分七厘七毫八絲五忽。有優免,每丁派均平兵餉銀八分四厘三毫三絲三忽。

男婦每丁口派鹽鈔銀二分九厘四毫五絲三忽。

注釋:面積單位【頃、畝、分、厘、毫、絲】,容量單位【石、斗、升、合、勺、抄、撮、圭】,貨幣單位【兩、錢、分、厘、毫、絲、忽、微】。

參考資料:新華字典,百度百科;

《連平州志》,牟應受、韓師愈、盧廷俊、何深、顏希聖,明清

照牛排微信公眾號:iZhaoNiuPai

文章來源:http://zhaoniupai.com/kaogu/archives/29.html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hG3tHQBeElxlkka-Mo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