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震驚,號稱不敗戰神的白起居然有多次敗仗
自從司馬遷寫史記作白起列傳之後,白起的強大和武功歷代公認。甚至梁啟超還提出戰國時期白起一人就殺200多萬兵卒的說法。使得白起獲得殺神稱號。不過細細考究史記的話,其實我們會發現一點不一樣的地方。
我們都知道,戰國史料缺少,六國國史被秦焚毀,唯一留下的只有秦國國史秦記。而國史一般都會講究避諱,所以我們經常會在秦本紀里看見秦國反覆攻取同一片土地,這就是秦記對於秦國的失地避諱了。
秦昭襄王24年,秦國攻魏林中,迫近魏國國都大梁。然而這次作戰失敗了,秦國失利,戰國策稱之為兵困於林中。這次失利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魏冉被免相。魏冉作為秦國丞相,又怎麼會突然被免呢?根據秦法,被舉薦的人所任不善的,舉薦人一樣要治罪。那麼可以說,攻打林中的必然是魏冉舉薦的人,那白起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周本紀於周赧王34年稱蘇厲遊說白起稱病不要伐魏。周赧王34年秦昭襄王26年,秦昭襄王26年沒有秦國伐魏事。其實就是周本紀編錯了時間,蘇厲遊說白起應該是周赧王32年才對。這年秦國伐魏,不管白起稱病沒去,還是去了之後失敗了,都是白起軍事史上的一個污點。
秦昭襄王25年開始秦國連續伐趙,直到秦昭襄王27年,我們可以看見白起取趙光狼城。而同年,趙惠文王和秦昭襄王和談。根據戰國策記載,我們可以知道,避免的和談就是著名的澠池之會。而澠池之會中,藺相如大放異彩,趙國完全不像是剛戰敗的國家。又戰國策稱「兵傷於離石,遇敗於陽馬。」應該說,其實秦國此次伐趙最後遭到了趙國的痛擊。而我們最後能看見伐趙的人就是白起,那麼,我們就可以做出一個合理的推測,白起這次伐趙,其實最後是吃了敗仗的。所以秦本紀直接避諱不談澠池之會,澠池會的內容只有趙世家和藺相如列傳才能看見。
秦國與趙國和談之後,隨即揮師楚國。我們可以看見,從秦昭襄王28年開始,秦國以白起為主將連連進攻楚國,取得南郡大片土地,鄢郢等地相繼落入秦國之手。直到秦昭襄王31年,秦國的進攻戛然而止。通過閱讀楚世家我們可以知道,楚頃襄王反攻秦國,一舉擊敗了秦軍,並收復了江旁十五邑。秦本紀對於楚國這次反攻雖然有記錄,不過並沒有說誰勝誰敗。其實很明顯,秦國失敗了,不然不會被楚國收復十五邑。而白起作為伐楚的主帥,其實這次秦國戰敗,統帥秦軍的人很大可能依然為白起。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這個世界上也不可能存在一生永遠不敗的將軍。白起就算有敗績,依然可以說是戰國時期最頂級的名將之一。不知道大家以為如何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ed48ff53ab6d22497b701dc7bb5f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