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操心多,氣血兩虧?歸脾丸了解下!

2022-06-17     上醫仁家

原標題:壓力大,操心多,氣血兩虧?歸脾丸了解下!

歸脾丸是補脾,健脾丸和啟脾丸則是健脾,至於補脾和健脾的區別,可以點擊查看「補脾」和「健脾」大不同,選對才有效!

健脾胃的中成藥遠不止以上三種,我們結合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脾虛類型,為大家介紹一二。

脾胃虛寒——附子理中丸

概因過食寒涼之物、夏季過於貪涼等導致脾陽受損,日常要注意保暖,飲食溫熱,不吃生冷。

表現:胃脘冷痛、喜食熱食、吃寒涼食物會腹瀉或腹痛、小肚子發涼。

中成藥推薦: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

外治法推薦:艾灸中脘穴

脾胃濕盛——參苓白朮丸

脾胃虛弱導致水濕運化不利,水濕停滯又反過來妨礙脾胃運化,造成「濕困脾土」。

表現:神疲乏力、面色萎黃、四肢困重易水腫、舌體肥大有齒痕、易腹脹等。

中成藥推薦:參苓白朮丸,水濕凝聚生痰後可用香砂六君子丸

外治法推薦:艾灸三陰交、陰陵泉、地機穴

脾陰虛——沙門麥冬湯

脾精不足致運化失常、飲食不均衡、熬夜等會導致脾陰虛,此類人群日常生活中,要清淡飲食,少吃油炸辛辣食物,不要熬夜。

症狀:手足煩熱、口乾舌燥、大便秘結、不思飲食、胃脘灼熱。

方劑推薦:沙參麥門冬湯加減

食療推薦:可多吃山藥、鴨肉、豆腐等

脾氣下陷——補中益氣丸

飲食失宜、過度勞累、慢性疾病消耗等因素會導致脾氣虛,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就會發展為脾氣下陷,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規律,不要暴飲暴食。

症狀:倦怠乏力、食後腹脹、小便渾濁、嚴重的會出現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不止等

中成藥推薦:補中益氣丸

食療方推薦:黃芪紅棗水

脾不統血——歸脾丸

思慮過度或慢性疾病損耗正氣都會導致脾不統血的發生,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正氣保養,不要熬夜、過度思慮、劇烈運動等。

症狀:面色萎黃或蒼白、少氣懶言、月經量多或淋漓不盡、失眠多夢、心悸氣短、

中成藥推薦:歸脾丸

食療方推薦:玉靈膏

(文章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ecd0dc00097ea7b2621f25642a7dd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