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產風波中的康希諾:扭虧一年,巔峰滑落

2023-04-04     新京報貝殼財經

原標題:停產風波中的康希諾:扭虧一年,巔峰滑落

財經原創出品

記者 丁爽

編輯 王進雨

一張《關於公司低成本運營的通知》,再次將康希諾推上了風口浪尖。

根據通知,作為康希諾的生產子公司,上藥康希諾稱因外部市場環境變化,決定從4月4日開始暫停產線生產,期限約180天。

4月3日,新京報 財經記者以個人投資者身份致電康希諾,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一措施是上藥康希諾基於目前新冠疫苗需求和市場環境,所進行的一些優化運營決策。

子公司陷入停產風波,與康希諾核心產品新冠疫苗需求大幅收縮不無關係。2022年,康希諾經歷業績「變臉」:營業收入10.35億元,同比減少75.94%,歸母凈虧損達到9.09億元。

過於依賴新冠疫苗產品的康希諾,未來將靠什麼打一場翻身仗?

01

海外需求收縮「拖後腿」

一年市值蒸發近300億元

根據康希諾年報,2022年,上藥康希諾凈虧損8252.1萬元。

對於此次停產對業績影響,上述工作人員對 財經記者表示,當前對於公司2023年業績的影響難以做出預期,還要綜合未來國內疫苗接種和國家免疫策略規劃的情況綜合來看。

據了解,上藥康希諾是由上海醫藥、康希諾及上海生物醫藥產業股權投資基金2021年共同投資設立的新冠疫苗生產基地。康希諾對上藥康希諾持股49.8%,擁有控制權。

過去一年,康希諾同樣經歷起伏——昔日靠新冠疫苗成功扭虧,又因產品需求下滑走入低谷。

康希諾頭頂首家「A+H」疫苗股光環,早在2019年3月登陸港交所,次年8月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進入2021年,公司首次扭虧為盈。

據了解,2021年,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克威莎獲得境外多個國家緊急使用授權/附條件上市,使公司當年利潤大幅增長,期內實現歸母凈利潤19.14億元。不過,這樣的漲勢僅維持了一年,2022年,康希諾出現9.09億元歸母凈虧損。

康希諾在年報中表示,期內公司新冠疫苗產品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同時因商業化進程持續推進,使銷售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以及對存在減值跡象的新冠疫苗相關存貨計提減值,導致公司歸母凈利潤出現虧損。

年報顯示,2022年康希諾營業收入為10.35億元,同比減少75.94%。從營收構成來看,新冠疫苗境外需求快速收縮成為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財經記者梳理看到,2021年,因向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國家供應新冠疫苗,康希諾境外收入高達30.57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71.1%。相比之下,2022年,這一數字收縮至2.18億元,同比減少92.86%。

此外,隨著新冠疫苗接種率增速逐漸放緩,2022年,康希諾參考歷史領用情況和未來使用計劃,將預計無法在保質期內被領用或銷售掉的原材料、在產品和產成品全額計提跌價準備,期內共計對存貨全額計提跌價準備8.02億元。

過去一年,吸入用新冠疫苗一度帶火康希諾,不過,由於難以對注射式疫苗形成全面替代,其對公司業績貢獻有限,也未能對股價形成有效支撐。

2022年9月,康希諾發布公告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同意其吸入用新冠疫苗作為加強針納入緊急使用。隨後兩個月,上海、無錫等城市迅速鋪開吸入用新冠疫苗,市場熱度也催漲康希諾股價。2022年10月12日-11月11日近一個月內,公司股價最低點為110.7元,最高點為295.8元,震幅為162.65%。

康希諾股價達到階段性高點後一路向下——2023年3月31日收盤,股價為113.67元,與一年前收盤價230.89元相比下降了50.77%。以此計算,公司市值在一年內縮水293.03億元。

圖/IC photo

02

三款產品加速商業化

康希諾難回巔峰?

2022年,營收大幅下降的同時,康希諾銷售費用快速增長。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為2.67億元,同比增長151.95%。年報稱,銷售費用增長主要因「商業化進程持續推進」。

目前康希諾產品管線中,除兩款新冠疫苗獲批上市,僅三款產品商業化進度較快。其中,針對腦膜炎球菌的兩款疫苗MCV4曼海欣和MCV2美奈喜獲得了藥品註冊證書,針對伊波拉病毒病的Ad5-EBOV獲得了新藥證書及生產文號。

康希諾正在加快推進針對腦膜炎球菌的兩款產品商業化,並對曼海欣寄予厚望。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康希諾曾表示,2021年二價流腦結合疫苗上市,但市場上已有同類疫苗產品,且公司美奈喜定價168元,是目前中國市場上二價流腦結合疫苗的最高價。公司重要的銷售工作將傾向於曼海欣,該產品平均市場定價420元一劑,產品定位、利潤率等各方面都更有優勢。

儘管如此,康希諾在曼海欣推廣上並非一帆風順。2022年3月,康希諾曾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公司在跟輝瑞團隊非常緊密地開展上市前的準備工作,輝瑞近700人的團隊今年(2022年)會全面承擔輝瑞自身的13價肺炎結合疫苗和公司的曼海欣兩個產品的市場推廣。」

三個月後,合作生變。2022年6月,康希諾宣布與輝瑞終止合作,並表示公司已建立體系完備的商業運營中心,負責曼海欣的國內外市場策略、營銷活動規劃與執行。當時,康希諾亦表示,公司國內外商業化團隊約400人,其中銷售團隊300人左右,十分有信心做好曼海欣推廣工作。

財經記者注意到,至2022年末,公司銷售人員增加至344人。2022年年報在經營風險提示中表示:「疫苗行業競爭較為激烈。根據公司在研疫苗產品管線,產品上市後,將會與大型跨國公司和國內疫苗企業進行競爭。大型跨國公司和國內疫苗企業具有更豐富的產品商業化經驗,具有更強的資本實力、人力資源。」

2022年年報中,康希諾並未披露曼海欣、美奈喜兩產品的銷售情況,僅表示截至2022年年底,曼海欣已成功覆蓋全國近30個省區市。

對此,中信證券稱,預計2022年全年美奈喜和曼海欣銷售額可達3億-5億元,2023年預計達到10億-15億元。由該預計金額來看,近兩年這兩款產品或許尚難替代新冠疫苗帶動康希諾重回巔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e9d0febf6a6e871afe68bbca6454d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