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餓兩天,「脂肪肝」就有救了?其實……

2024-06-22     上海楊浦

近年來我國脂肪肝發病率逐年升高,其中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經達到12.5%~35.4%。脂肪肝也已超越B肝等病毒性肝炎,成為全球第一大肝臟疾病。根據病因的不同,脂肪肝主要包括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此外,脂肪肝的發生與糖尿病、肥胖密切相關:60%~80% 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脂肪肝,80%以上的肥胖患者同時患有脂肪肝。

最近有說法稱,「一周餓兩天就能解決脂肪肝」,可這是真的嗎?

實際上,「一周餓兩天脂肪肝就有救」的說法中所提到的研究,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和圖賓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的一項動物實驗。

研究人員先採用富含脂肪和糖類(果糖和蔗糖)的西方飲食(WD)模式來喂養小鼠,為期32周,從而誘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發生。簡單而言,就是先讓正常的小鼠吃很多的糖和脂肪從而患上脂肪肝。

患上脂肪肝的小鼠中被分為兩組,一組開始採用間歇性斷食法(5:2輕斷食模式):每周內有不連續的2天禁食,小鼠在禁食期間無法獲得食物但可自由飲水,每個禁食周期從晚上7點開始,持續24小時。另外一組則是非禁食模式,可以隨意進食。

結果顯示,在西方飲食模式下,對照組小鼠的體重明顯增加,附睪和腹股溝白色脂肪組織的蓄積量明顯增加。而採用5:2進食模式的小鼠,則沒有那麼胖,血清中肝臟損傷標誌物水平也顯著降低,緩解了肝臟的病變情況。此外,與自由進食的對照組相比,5:2輕斷食還改善了肝臟脂肪變性、變性導致的膨脹以及炎症,甚至肝臟纖維化。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認為,5:2飲食法不僅能夠緩解飲食引起的肥胖和代謝功能障礙,還能減緩脂肪肝的發展。

「5:2 輕斷食」真能解決脂肪肝?首先要注意,這項研究只是一個動物研究,跟人體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其次,從目前的研究來看,輕斷食並不能治療或者預防脂肪肝。

2023年有研究對間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影響進行了薈萃分析,包括14項研究在內的系統綜述和10項研究的元分析(共840名參與者,44.64%為男性),斷食時間持續4~52周,斷食的類型包括5:2飲食、現代隔日禁食、時間限制性進食或宗教禁食等。結果發現,只有非常有限的且中等質量的證據顯示輕斷食可能有點用。

總的來說,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輕斷食就能治療或者預防脂肪肝。

預防因為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脂肪肝,要做到這些:

1.限制酒精攝入

2.將自己的體重指數BMI儘量控制在18~24之間

3.均衡飲食

4.規律鍛鍊

輕度脂肪肝,通常不需要治療,主要通過積極地進行減重和改善飲食習慣就可以逆轉。但是,中、重度的脂肪肝,建議採取相應的專業治療,否則也可能會進展成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所以,如果是中、重度脂肪肝了,大家一定要遵醫囑進行治療。

編輯:吳百欣

資料: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台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c3bf03555b6dce28608a8963eaed4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