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中原普外科微創高峰論壇在河南省直三院成功舉辦

2019-10-24     豫說健康

金秋十月,秋風送爽。10月23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外一科舉辦了第一屆中原普外科微創高峰論壇,這次學術會主要圍繞普外科微創技術進行學術交流,共享微創領域新技術、新理念、新方法,共同推進普外科微創技術及相關領域學科的繁榮與科學發展。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醫務科劉長明主任致辭,他對各位專家和學者的參會表示熱烈的歡迎,高度評價了外一科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包括血管外科、甲乳普胸、胃腸肛腸、肝膽外科四個專業組,並簡要介紹了近年來外一科在多鏡聯合技術應用上取得的成績,尤其是在腹腔鏡微創外科領域的碩果纍纍,部分技術水平已達到國內領先水準,被評為院級「優質醫療、護理服務示範病房」。

醫務科劉長明主任致辭

河南省人民醫院的外科學博士秦濤教授、河南省腫瘤醫院普外科主任莊兢教授應邀參加學術會議。首先,秦教授向大家講授了《肝膽外科圍手術期氣道管理》,講述了ERAS在肝膽外科的應用,ERAS可以明顯降低肝切除術術後併發症發生率,縮短術後住院時間,縮短排氣時間,可以減輕創傷應激、促進康復的理念及追求「零痛苦無風險」的目標,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新醫學模式宗旨,順應了外科的發展方向和潮流。

秦濤教授分享

隨後,河南省腫瘤醫院普外科主任莊兢教授給大家分享了「結直腸MDT的變革」,莊教授通過講述自己二十多年對結直腸癌MDT的探索和實踐。MDT新模式、新理念,只是更好的服務患者,本著十年磨一劍的態度,精益求精,不斷地改善和優化MDT流程,改變大腸癌的診斷和治療狀況,提高大腸癌患者的治癒率,延長晚期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質量。現在,大腸癌MDT的研究和實踐正在國內越來越多的醫療中心中開展,大家因地制宜,不斷進取,將大腸癌MDT治療模式用於更多適合的患者身上,為更多患者帶來治癒的希望。

莊兢教授分享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甲乳普胸外科黃鈺主治醫生分享了「甲狀腺乳腺疾病的微創治療」。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患者不僅要求治癒疾病,而且還要保持美觀,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黃鈺醫生通過病例分享,微創旋切、射頻消融以其療效確切、創傷小、恢復快、無疤痕的特點,成為甲乳結節微創治療的新趨勢。

甲乳外科青年醫師黃鈺分享

膽石病是我國的常見病,膽結石可分布於膽囊、肝外膽管(包括膽總管和肝總管)和肝內膽管等膽道的任何部位,上述三種膽結石也可聯合存在。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朱惠剛副主任醫師就從解剖開始給大家分享了「膽石症的外科治療」。隨著十二指腸鏡、膽道鏡以及腹腔鏡技術的廣泛運用,多鏡聯合治療膽管結石已經日趨成熟。與傳統外科相比,微創外科有著顯著的優點已成共識,如無礙美觀的手術切口、較小的手術創傷、較快的術後恢復,它滿足了病人的需要和利益,已成為病人樂意接受和首選的治療方法。

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朱惠剛分享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胃腸外科楊志忠副主任醫師圍繞「消化道疾病微創治療」主題展開講述,內容涉及消化內鏡的在國內外的臨床應用,胃腸道早癌的診斷、胃腸疾病的腹腔鏡下治療等方面,講述了腹股溝疝在腹腔鏡下的微創治療,微創觀念和微創外科技術也逐步引入肛腸外科領域,具有創傷小、術後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微創技術已發展為胃腸外科的主流。

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楊志忠分享

作為醫院重點專科,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血管外科的年輕骨幹梁冰醫師也分享了「周圍血管疾病的微創治療」,該專業在全省享有較高聲譽,科室設有東西區兩個病區,技術力量雄厚,為周圍血管疾病的診斷、治療提供了可靠保障,更是重點介紹了靜脈曲張在局麻下的微創治療,無切口,無疤痕,更神奇的是術後患者可以自己走出手術室,技術在進步,微創技術更是深入人心。

血管外科青年醫師梁冰分享

現場互動,專家解答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外一科主任李長江做總結髮言。他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勤學而交流,則博學而睿智」,六位老師的授課,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交流是知識保持鮮活的瑰寶,交流是學術不斷創新的階梯,通過這次會議,弘揚了我院外一科學科建設成果,展示了我院在腹腔鏡微創外科領域的技術水平,鞏固了我院普外科醫療技術在省內的絕對領先地位。外一科將藉此東風,繼續保持踏實肯乾的優良傳統,不斷壯大自身的實力,更好的為廣大病患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外一科主任李長江總結髮言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 魏慧艷 冀慧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Ou9_m0BMH2_cNUgkGY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