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粽、赤豆粽、豆沙粽……
端午節到,各式各樣的
粽子該怎麼吃才健康呢?
一起來看
「糖友」適量吃
就成分而言,粽子占比最大的部分是糯米。糯米是高GI(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它能在人體胃腸道里被快速消化吸收,並讓血糖迅速升高。
因為粽子裡的糯米排列太過於緊密,這會增加它們接觸消化液的難度,所以粽子並不如一碗糯米飯好消化。此外,「高密度」給了粽子「小體積」,一不留神就會吃多、吃撐,這樣就會讓人覺得「不好消化」。
綜上,「糖友」們並非完全不能吃粽子,但是可以注意避開豆沙粽之類的甜粽,並建議將一個粽子分一日多次吃。
別低估「餡料」
除了糯米以外,如今的粽子類型廣泛,而且還有各式各樣的「加料」。其中,最常見的便是肉粽,其中添加了瘦肉和肥肉,而這會讓粽子的熱量和脂肪含量「飆升」。
建議大家少吃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但是粽子作為端午節的傳統食物,如果大家只是吃一兩個,問題不大。需注意的是,吃肉粽時,建議減少當天的主食和肉類的攝入量,不建議將粽子作為三餐之外的加餐來吃。
甜粽是許多人的心頭好,但是像豆沙這樣的餡料里,通常包含了大量的精製糖,這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而赤豆粽等雜糧粽,雖然不像豆沙粽一樣含大量糖,但如果蘸白糖吃,同樣有增加糖攝入量的風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建議每日添加糖控制在25g以下。但是吃一頓粽子,配的糖就有可能會超過20g。建議大家少吃甜粽,或者選擇不蘸糖吃雜糧粽。
編輯:李玲
資料:健康上海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