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UGC模式的風口,看《蛋仔派對》如何激發用戶表達欲

2023-03-09     手游矩陣

原標題:站在UGC模式的風口,看《蛋仔派對》如何激發用戶表達欲

近年來,派對遊戲熱度居高不下,吸引了各路廠商的「下注」,其中網易旗下的《蛋仔派對》走出了一條獨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從上線前期不溫不火,到如今成為話題熱點,《蛋仔派對》「逆襲」的關鍵,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功於抓住了UGC模式的風口。

在「內容為王」的網際網路時代中,遊戲想要維持用戶粘性,除了持續輸出優質的玩法內容外,也要鼓勵玩家從內容的體驗者轉變為創作者,用豐富的二創內容來促進生態活躍。《蛋仔派對》的UGC生態,天然具備這種正向的循環態勢。

首先,為了激發用戶的表達慾望,《蛋仔派對》由內向外地打開創作的視窗。對內,針對地圖編輯器進行了多次的功能疊代升級,為UGC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外,又過持續引入各色異業聯動,不斷拓寬生態邊界,引導玩家進行多元化的UGC創作。

其次,從創作者立場來看,《蛋仔派對》始終秉持」不設限「這一重要的原則,為其UCG生態夯實了基礎。在這種生態底色之下,創作者們可以自由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組合不同的地圖組件實現豐富的功能,並注入自身對社會和人文的深度思考,將自身的精神世界映射在作品之中。而具備文化、教育、文學、藝術等眾多屬性作品的湧現,又反哺社區文化與用戶生態持續向好,滲透更多的圈層,持續拓寬UGC生態的邊界。

從不同文化中汲取靈感,創作者們以《蛋仔派對》UCG地圖為載體,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轉化為可觸碰的視聽交互體驗,拉近其與大眾的距離。《戲中一夢》還原戲曲文化的小鼓、胡琴、紙扇與旦角扮相,《隱》復刻傳統書桌的筆墨紙硯與書法的行雲流水,這些地圖不僅實現了驚艷的視聽效果與高度的可玩性,更讓玩家在遊玩過程中感知文化魅力,加強文化認知。

在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創作者們也藉助遊戲寓教於樂的屬性,讓UGC地圖成為了知識的傳播途徑。在《蛋仔食物的一生》中,玩家以食物的視角經歷不同的消化器官,直觀地感知人體消化的相關生物知識。而諸如《最強答題王》、《詩詞江湖》、《高中生物2》等地圖,則通過闖關的方式,將枯燥的答題轉化為有趣的交互體驗,藉此深化對知識點的記憶。

可以看到,UGC地圖不僅承擔了文化知識載體的作用,更能夠搭建創作者們發揮創意的舞台。《「未來」之界》、《千尋的星際探險》等地圖對於宇宙探索和未來科技的暢想,是中國科幻在遊戲領域留下的一顆萌芽,也將於玩家的精神世界中紮根。《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寓言故事被製作成地圖,讓故事傳遞的精神在新時代下有了嶄新的表達與思考。而《晚安梵谷先生》、《氛圍美術館》等地圖更是接駁藝術領域,用栩栩如生的名畫復刻觸動玩家藝術細胞,走近作者的精神世界。

玩家自創地圖為《蛋仔派對》注入了大量高質量的遊戲內容,也吸引了更多玩家轉換身份參與到地圖創作中。而對個性的尊重與環境的自由,是UGC生態「百花齊放」的前提。玩家能夠在創作中最大程度地保留個人特色,展示自我思考,並將個人意志與精神具現化在UCG地圖中,從而帶來豐富多元的內容表達。

與此同時,官方開放包容的態度為玩家提供了發揮想像的平台,而適度的引導鼓勵,更點燃了玩家的創作激情。在不久前的第二屆工坊創作大賽中,超過上千幅地圖作品參選,其中有五百多幅作品入選最具人氣獎,三十多幅作品獲得工坊巨匠獎。創作大賽不僅能夠推動玩家的創作慾望,更是官方與地圖創作者的溝通橋樑,共同促進更多優質作品的出現,推動UGC內容生態的良好發展。

為了進一步拓展UGC的適用場景,推動UGC生態更加開放包容,《蛋仔派對》在剛剛到來的新賽季「精靈之聲」中,延續了上賽季的音樂主題,除了繼續藉助音樂組件觸動玩家的創作靈感,還推出了網易雲音樂的聯動外觀,力求為玩家創作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通過提供高度自由的創作環境,構建多元活力的內容生態,《蛋仔派對》成功激發用戶的表達慾望,抓住了UGC模式的風口。期待未來的日子裡,《蛋仔派對》繼續攜手玩家拓寬UGC生態的邊界,帶來更多的創意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6c60a224981ff95dada91f01cbb59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