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手游矩陣經由《在這款遊戲里呆兩年 你能杜絕大部分遊戲詐騙…… 》一文,介紹了《CS:GO》遊戲內龐大市場的存在以及伴生的大量詐騙行為,尤其是之前杜拜王子千萬飾品被盜的消息,讓這款遊戲的市場交易被不少玩家注意到,引出了其交易市場的紛亂現狀。
在當時杜拜王子飾品被盜後,V社快速幫找回的做法引起了玩家爭議,他們不滿於V社幫富豪找回而不關心普通玩家被盜被騙的做法,也聲討於V社對市場亂象的不作為。但也有部分玩家發聲說V社曾經也作為過,不過被玩家作沒了罷了。
普通玩家被盜後溝通客服得到的回應
今天就從V社這個官方對《CS:GO》曾經的作為說起,《CS:GO》市場中更深入的灰色產業與亂象。
薅V社的羊毛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2016年以前,V社對《CS:GO》的運營維護並說不上完善和正規。尤其在遊戲帳號就是Steam帳號,當時也沒有手機令牌的存在,只要有郵箱就能盜號的情況讓其帳號安全性極差。且當時《CS:GO》的飾品交易並沒有CD,且玩家帳號和飾品被盜被騙情況頻頻發生。
因為早期這種亂象很大方面都是因為帳號安全性低,保障不完善的緣故,也就是說有一半是V社帳號保障沒做好的鍋,所以那時候V社對玩家帳號被盜的處理還是相對積極的。
當時普通玩家飾品被盜或者被騙後,只要出示相關證據,或者說情真意切地寫上一篇小作文給Steam客服,在事件受理後就有機率獲得一件複製品補償,很是幫助了一批真的損失慘重的玩家。
但後來逐漸有人開始利用這個規則鑽起了漏洞,薅V社羊毛,將飾品轉移給小號,然後寫作文表示自己帳號被盜,就會免費「收穫」複製品飾品。
知名的複製品重災區嶄新暗金紅網M9刺刀,515模板,0.0649磨損
尤其當時的不少高端飾品如嶄新的深紅之網M9刺刀、龍狙、咆哮等,都經此操作誕生了數十把複製品。
現在《CS:GO》飾品市場上底價約9萬人民幣的嶄新暗金咆哮,大部分磨損都存在複製品,尤其0.05937以及0.05987這兩個磨損都是當初有名的複製品咆哮,至少有50多把複製品存活於世。
磨損都是一致的
而這些複製品當初的擁有者,在當時連其咆哮本體的錢都沒出。他們找人借了本體槍皮,然後直接通過假裝帳號被盜,就空手套白狼了數十把暗金咆哮出來,對市場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複製品風波一直到V社推出手機令牌,於2016年取消了這項賠償措施後才徹底消停,但在此之後V社也不再插手處理玩家帳號被盜事件,只承認Steam市場交易的安全性,直到最近杜拜王子帳號被盜的事件發生。
手機令牌有動態驗證碼,有交易確認功能
資本造就的強灰色屬性
同時在2015-2016年間,混亂不堪的《CS:GO》交易市場有了第一批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但隨之而來的,是平台菠菜、洗錢、市場壟斷、複製品泛濫一系列負面新聞。
要知道在當時《CS:GO》的電競行業和市場交易的灰色地帶可太大了,加上資本的介入,在2016年的時候,就有人梳理出了當時《CS:GO》的商業版圖。
一個《CS:GO》最大賽事舉辦方、最權威反作弊平台、菠菜公司和各家知名電競俱樂部緊密相連的商業版圖,大有壟斷行業之勢。
圖源「玩加電競」
且那時《CS:GO》比賽職業選手作弊,打假賽的風波也層出不窮,其知名戰隊VP和SK的老闆ESForce旗下就有《CS:GO》知名菠菜網站CSGOLounge和菠菜網站EGB。
通過遊戲飾品進行菠菜和下注
這些都導致當時假賽和菠菜行為在遊戲環境內處於一個十分微妙的地位——大家知道這些行為肯定存在,但又不能明著說,尤其電競假賽這種事,很難有實際證據證明,除了不當賭狗,也並沒有太好的方法去解決。
也因此當時比賽狀態起伏大的戰隊,尤其是在ESForce旗下的VP戰隊,成為了當時玩家們玩梗的對象。誰都可能贏也誰都可能輸的狀態,外加絕地翻盤一線強隊和被弱隊剃光頭的戰績,讓玩家們戲稱為「賭狗噩夢」、「VP影業」。
可以說當時的《CS:GO》在資本層面上,由於集團和資本的介入,已經有了一個較為成熟的商業環境,但從V社和玩家角度的來說,這個環境和健康毫無相關。
正因為涉嫌壟斷和職業作弊,《CS:GO》糟糕的輿論影響一方面讓商業版圖的各方與V社關係一度緊張,一方面也讓V社自己也十分焦頭爛額。尤其是《CS:GO》當時龐大的菠菜市場在整個遊戲圈內都臭名遠揚,讓整個市場的混亂無序更上一層樓,嚴重影響了遊戲生態,也終於讓V社下定決心對菠菜和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倒賣行為進行打擊。
在2018年以前,國內的主流交易平台並不是buff,而是C5和IGXE,國外則是Opskins,其中C5和IGXE同樣都涉及一些擦邊菠菜內容,同時其交易方式的漏洞也成為了倒賣重災區,在V社接下來的「紅鎖大行動」中成為了重點受災對象。
「紅鎖大行動」致第三方平台失信 灰色產業的蟄伏
與現在《CS:GO》第三方交易平台只做監管中介平台,交易還是由玩家雙方完成不同,早期的《CS:GO》第三方交易都是通過中介機器人完成。即賣家將自己的飾品交易給機器人,平台網站上架飾品信息,買家購買後,再通過機器人交易給買家。
庫存機器人
這一模式導致了當時的飾品貨源都集中在了三方平台的手裡,同時部分平台又藉由貨源展開菠菜以及惡意壟斷等行為,龐大的飾品利潤和不斷炒作的飾品價格間接促進了職業假賽行為的誕生。《CS:GO》最昂貴貼紙之一的14年卡托維茲IBP貼紙就有因為飾品而打假賽被禁賽的故事。
14卡托的ibp貼紙目前buff標價為49萬人民幣
於是在2017年7月,V社開始了對第三方機器人帳號和菠菜網站機器人庫存帳號的封禁,在7月期間,國內當時最大的三方交易平台IGXE被封禁了超1600個機器人帳號,涉及飾品價值超百萬美元,8月期間另一交易平台C5也有大批機器人帳號被封禁。雖然在此後與V社協商後,有部分帳號暫時解封可以取回飾品,但仍舊有大批飾品被禁止交易。
至此三方交易平台元氣大傷,而IGXE因為負擔不起這過於龐大的金額賠付信譽度大幅下降,在那段時間成為了警局常客(損失過萬的玩家不少選擇了報警)。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國外最大的交易平台Opskins在第一次的封禁風波中並沒有受到波及,一方面是由於其平台沒有菠菜功能,另一方面則是有傳聞說當時國內平台被重點打擊就是因為Opskins舉報的緣故。在IGXE機器人被大面積封禁時,Opskins更是公然在其網站首頁上掛上了「歡迎IGXE客戶 我們為您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服務」的宣傳語。
不過Opskins也沒有得意太久,2017年底,V社再次封禁了一批交易平台的機器人帳號,同時在2018年3月施行了飾品交易7天冷卻規定,強調宣布了寄售交易屬於商業活動,違反了Steam社區協議,警告禁止一切機器人活動。
隨後在2018年5月開始公告通知玩家將會封禁各大網站的全部中介機器人帳號,由於當時交易7天冷卻CD的設定,和此前通知三方平台並沒有重視並通知玩家的緣故,不少玩家由於消息的滯後和CD原因沒有取回到自己的飾品,造成了當時全球上千萬美元的飾品損失。
而Opskins也在此次封禁活動中被擊潰,導致了其網站的關閉。
至此長達10個月的封禁大風波告一段落,整個《CS:GO》市場被沉重打擊,玩家對第三方平台的信任度告罄,在市場中衍生的龐大菠菜行業和倒賣商人也不得不暫時蟄伏起來,等待下一個市場秩序時代的到來。
紅鎖通知
由於本次封禁主要是封鎖帳號交易功能,玩家們將其稱之為「紅鎖」,加上《CS:GO》此前每年經常會出大型活動「XX大行動」,而那年最大的事件就是本次封禁事件,也因此這次封禁大風波也被調侃為「紅鎖大行動」。
藏於產業 在危險邊緣不斷試探的現在
事實上,雖然17-18年V社對菠菜和三方交易進行了打擊,同時此前IBP戰隊假賽和Titan戰隊成員作弊新聞沸沸揚揚導致對假賽也有了一定的警醒作用。但《CS:GO》的假賽行為和菠菜內容一直沒有消失過。
不久前《CS:GO》一線知名戰隊Navi正賽購買槍械「M249」的行為與國外賭博網站的高賠率賭注內容相符,導致玩家懷疑Navi收了好處操縱賭局。同時近兩年的黑馬戰隊「Copenhagen Flames(哥本哈根火焰)」在大比賽爆殺一二線隊伍挺進Major八強,小比賽狂輸不入流隊伍的行為也被不少人質疑「吃菜」(假賽參與菠菜)。
突然在正賽起了完全不會使用的M249
而第三方交易平台方面,其信譽度在2019年開發出了平台作為中介監控玩家交易過程的模式後才逐漸好轉,不過開箱內容卻從未消失。
國內網易buff目前並沒有在平台中內置開箱或者菠菜內容,但C5和IGXE仍舊有開箱服務,國外如贊助過大型比賽的CSmoney,同樣有開箱服務。
這部分平台的開箱規則就是自己設定一個飾品箱子,箱子內的飾品也由網站自己進行設定,玩家在網站花費真金白銀進行隨機開箱,可能開中好飾品,也可能開中一文不值的飾品。
開箱網站目前水很深,有野雞開箱網,即開到飾品後需要玩家首充才能提取飾品,後續還可能面臨提不出來需要繼續開箱,然後陷入騙局的開箱網。也有目前有著國內大型對戰平台如5E以及IGXE這種交易平台內置的開箱功能。但不論哪種,在玩家風評內都並不好,大量「內部托帳號」和「開箱黑幕」的傳聞層出不窮。
國內《CS:GO》目前最大對戰平台5E的軍需開箱
開箱彈藥需要用5E幣兌換,5E幣需人民幣充值獲得,充值比例為1:1
同時前年國內租賃飾品平台「悠悠有品」的出現,讓龐大交易市場的雜亂現狀再次加深。
首先要講清楚的是,《CS:GO》的飾品出租,與其他遊戲的租號,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由於 《CS:GO》的飾品屬於可交易性質,交易到承租方手裡後,冷卻CD一過,沒有任何能保障飾品所有權的手段。不比租號的多重登錄和交易保險措施,《CS:GO》飾品交易後,那就是真的處理權交到了承租方手裡了。
也因此在租賃飾品平台出現後,一開始大部分玩家還是保持觀望狀態,直到後續平台的保障措施跟上後,才逐漸熱鬧起來。
但相比錢物直接交易的三方交易平台,租賃平台的灰色屬性要更重。
一是租賃平台目前保障出租飾品玩家利益的手段主要是通過承租方交押金以及飾品丟失平台賠償的手段,但需要租賃的《CS:GO》飾品大部分都並不便宜,如果按切實金額交押金,會勸退大量玩家。於是平台就根據支付寶信用分進行了免押金額的設定,也會有部分免押租的飾品出租。
專門的0元租區域
免押租導致了有部分玩家將租飾品當成了擼小貸行為的一種,在通過免押租拿到飾品後,交易冷卻CD一過,就將其放在了交易平台上出售套現。尤其在租賃平台可以免押租套現的消息傳開後,對於部分在銀行和各家貸款機構信譽過低或者審核條件不夠無法貸款的人士來說,《CS:GO》的飾品租賃就成了他們擼小貸的絕佳勝地。
二是悠悠有品此前經常出現玩家飾品丟失,平台按照玩家標的高價溢價賠償,或者飾品租金掛了個高價,但仍有人來租的情況,從而吸引大量想要撿漏將自己飾品設置高價,然後等飾品丟失賠償的玩家。
值得關注的是,在頻繁出現飾品丟失賠償高價的情況後,有玩家追蹤了部分飾品的去向,卻發現這部分丟失飾品全流向了一個低等級極其像是機器人的帳號中,因此也有傳聞早期悠悠有品的飾品頻頻丟失,高價賠償玩家的案例,都是平台自導自演引流的做法。
更被玩家諱莫如深的還有該平台大量砸錢高價賠償引流,以及在知道有擼小貸的行為後甚至加大了免押租力度的行為,究竟想要圖什麼?
有玩家懷疑平台背後的目的並不簡單,可能涉及到的灰色地帶遠比想像中要深,也有玩家認為這就是它想要再在《CS:GO》市場撕下一塊肉的孤注一擲。
這些輿論直到後來悠悠有品又修改了相應的租賃賠償條例,實施免手續費給玩家讓利並穩定發展一年多後才逐漸平息。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論是飾品租賃,還是第三方平台的開箱,再到藏得更深了的菠菜和假賽,即使不被官方承認,都仍舊深植於《CS:GO》遊戲的本身內,而它們不斷在危險邊緣試探的行為,也仍在繼續。
目前CS2已經被提上日程,除了炒作遊戲道具的人們,灰產還在繼續變化,畢竟對於一個熱門遊戲來說,任何的一個可能都有幾率創造財富,所以,這個地方只會更加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