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朱廣權直播帶貨,反詐中心:支持購物我最拼,反詐防騙要齊心!

2020-04-14     餘杭檢察


4月6日晚

李佳琦和央視主播朱廣權

在佳琦直播間連線

為大家帶來了帶貨湖北的

「小朱配琦」直播

當段子手朱廣權遇上帶貨一哥李佳琦

這場直播火到什麼程度呢

「朱廣權李佳琦直播」迅速衝上微博熱搜

加熱即食的蓮藕湯

免煮鮮拌的熱乾麵

當季現摘的玉露茶

全部瞬間售空

當晚

賣出了總價值4014萬元的湖北商品

網友笑稱

「終於輪到我為湖北做貢獻的時候了」

「支持湖北我最拼」

「我為湖北胖三斤」



當前網絡購物已成為一種主流

特別是疫情期間

為了避免外出

網絡購物成為一種重要生活方式

與此同時

由此引發的電信詐騙類案件也隨之激增

支持購物我最拼

反詐防騙要齊心

小編提醒各位消費者

購物同時

謹防詐騙!



一、低價購物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購物平台、微博、微信、郵件等渠道發布低價出售商品的信息,當事人信以為真,按照嫌疑人要求通過微信、支付寶、網銀等先行付款,卻永遠無法收到貨物。

【防騙提醒】

網絡購物要選擇正規平台和網站進行交易,要使用官方指定聯繫方式和商家聯繫,付款要有第三方帳戶擔保,貨物驗收過以後再點擊確認付款。避免使用QQ微信和賣家私下交流議價,凡是要求使用非官方渠道私下溝通的賣家,千萬要留神,極可能就是騙子。貪小便宜吃大虧!

典型案例:

2020年3月29日,蕭山區事主康某在微博上求購小米最新款手機,有人私信聯繫他並加其微信好友,稱手裡有貨,但是需先支付貨款,康某看其朋友圈都是賣手機記錄截圖,覺得對方可靠,便給對方轉帳2010元,被拉黑後才驚覺被騙,遂報警。


二、假冒代購詐騙

嫌疑人以虛假代購的方式,以低價為誘惑行騙。

【防騙提醒】

騙子也會蹭熱點,近年來,代購悄然興起,騙子也瞄準了機會,設計出新的騙術,沒有擔保的交易都是不安全的。

典型案例:

2020年3月30日,濱江區事主高某在朋友圈發現一個代購朋友發布了便宜大量出售口罩信息後,與其商談購買口罩事宜。對方稱口罩來自國外,需先付定金,高某便通過支付寶向對方轉帳2000元後,對方不再回復其信息,高某發覺被騙。


三、購物退稅退款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網購訂單後,冒充電商「客服」或「快遞員」給受害者打電話,稱之前購買的某物品可以退稅,或者存在質量問題、快遞丟失等原因要求退貨退款,並可領取賠償金,一旦受害者信以為真,就通過發送連結或索要簡訊驗證碼進行轉帳。

【防騙提醒】

凡是接到任何自稱「電商平台」的客服電話,只要提到退稅、產品質量問題能領取賠償金的都是詐騙!自己購買的商品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進行核實查驗,切勿輕信陌生來電。

典型案例:

2020年3月31日,事主陳某在家中接到一陌生電話,自稱「斑馬」客服,對方在電話中文其是否購買過身體乳,陳某承認。隨後客服以產品質量為由要向陳某退款,陳某在客服的指引下,點擊陌生連結,並提交手機號與銀行卡,並按其指示輸入了驗證碼,後陳某發現銀行卡轉帳出去10000元,返現被騙。


四、購買遊戲帳戶、遊戲幣詐騙

騙子以低價為誘餌,通過網絡遊戲介面、遊戲論壇、QQ、微信、微博等渠道發布遊戲帳號或者遊戲幣銷售信息,誘導受害者聯繫,以各種理由讓受害者先付錢,最後卻拿不到遊戲帳號或者遊戲幣,從而上當受騙。

【防騙提醒】:

購買遊戲帳戶、遊戲幣詐騙的受害者以青少年居多,提醒各位遊戲玩家:遊戲帳戶、遊戲幣的交易要通過正規網站、專業平台進行擔保交易,先驗貨再付款。同時也提醒各位家長,切勿將自己網絡支付密碼告知孩子,防止他們過度消費。

典型案例:

2020年4月1日,蕭山區俞某報警稱:在交易貓平台上上架了夢幻西遊帳號,後收到一個暱稱為「我的小可愛」的人的消息,兩人商定價格購買,後俞某收到平台客服簡訊,點稱其遊戲帳號被解綁騙走。俞某撥打簡訊上的客服電話,對方以交賠付金為由,讓俞某轉帳至指定帳號,損失價值6000元。


五、虛假服務詐騙

騙子假稱可以提供某項灰色服務(如提高網店信譽、遊戲代練、代寫論文等),事主信以為真,轉帳後,卻得不到相應的服務。

【防騙提醒】

非法需求有市場,騙子盯上線放長,服務是表象,騙錢是真相。一旦輕信上當,後果不堪設想。莫要貪圖快捷方便,否則就進了騙子圈套。

典型案例:

2020年4月5日,事主王某在58同城發現有人發布找「代練」服務的信息,加對方好友後,對方稱由於帳號貴重,需要王某支付一定的押金,才讓其上號「代練」,由於疫情失業的王某急需一份收入,沒有多想,便打了2000元給對方,後被拉黑,發現被騙。


最後提醒各位消費者:

套路千萬條,謹慎第一條。

社會誘惑多,切記莫貪小。

家中有老少,防範要提高。

電話要轉錢,直接把警報!


來源:杭州防詐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mBe3EBiuFnsJQVpYV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