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的上馬,在「暖冬」中結束,令許多想要在本年度完成PB的跑友很失落...排除天氣因素,你是否認真仔細總結過失敗的各方面原因?努力想獲得PB卻總也不能如願,你是否存在這樣的困惑?一起來看看「獲取PB的10個要點」吧!
無論跑5km還是馬拉松,設定自己的PB時間可能都比想像的要容易。這裡提到10種簡單的方法可以助你達成PB,但為什麼真正實現PB卻總是那麼難?
1 選擇合適的比賽
為什麼柏林馬拉松能創下9次世界紀錄?這絕非偶然。儘管馬拉松比賽的賽程都是42.195km,但就平均完成時間而言,肯定不一樣。海拔爬升少的平坦路線肯定比爬坡多的比賽快,甚至比下坡多的比賽快。這是我們在選PB目標賽事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合適的比賽能為你創造PB提供更多機會。
2 開始爬坡訓練
在訓練路線中納入山丘,這能幫助你的PB夢想實現得更輕鬆一點。
在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山上跑步對提高比賽節奏非常有用,在山地上跑步的跑者具有更高的跑步經濟性和整體肌肉力量,而且在下坡時也能更快、更全力以赴。
3 安排好訓練計劃
PB成績是基於時間的,因此培訓計劃也應如此。毫無顧忌地奔跑一定距離是件好事,但要想PB,就需要學習如何朝著一定的時間目標奔跑並相應地調整自己的配速。
買一款合適的運動手錶,並學會在訓練中佩戴使用。確定目標時間後,計算出要達到該時間所需要跑動的分階段配速,開始學習如何以該速度奔跑。慢慢地培養自己的身體對配速的感知,等到比賽時就有能力控制好自己的配速。
4 選擇訓練時間
在確定了想要PB的目標賽事之後,請了解清楚比賽的確切具體開始時間。因為人的身體在一天的不同時間段會表現不同,根據北德克薩斯大學進行的研究,我們可以通過在那個時間進行持續訓練來讓自己的身體在一天當中的某些時間段表現得更好。如果參加上午比賽,就儘可能確保大部分訓練都安排在上午進行,那麼獲得PB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5 加強核心訓練
人體的核心是獲得PB成功的平台——核心越強,跑得越快。
發表在《力量與狀況研究》雜誌上的研究發現:有核心力量訓練的跑者的運動表現要比沒有核心訓練的跑者更好,並且在跑步時會有更好的跑姿和身體位置。
平板支撐就是一種很好的核心訓練,只需將面部朝下,利用自己的手臂和腳趾支撐身體保持平衡,將身體的其餘部分伸直,離開地面。每天做幾次,每次30秒,你很快就能有所提升。
6 嘗試水中慢跑
沒錯,你可以嘗試著在泳池裡慢跑,為自己的PB助力。水中慢跑主要作為跑者交叉訓練的一種方法,可以對整體運動表現帶來極大好處。
威斯康星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水中慢跑是跑者交叉訓練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它不僅有助於發展一般的有氧能力,還可以幫助跑者提升步幅,從而縮短完賽時間。
7 增加睡眠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賽前一晚睡了個好覺,第二天比賽PB了。睡眠是跑者經常忽略的強大工具,它可以讓身體休息、恢復並建立能量儲備。為了給自己創造PB的最佳機會,請在賽前一晚保持至少7個小時的睡眠。再多睡幾個小時也不會讓你有所損失,因此如果可以的話,就儘可能多睡覺。
作為跑者,無論如何睡眠應該不太會是件困難的事兒。芬伯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運動至少45分鐘的人比沒有運動的人睡得更好。
8 注意運動營養
無論怎麼訓練,如果吃的食物不適當,就很難有所提高。良好的營養是任何跑者成功的關鍵,所以必須確保攝入正確的食物並避免錯誤的。通過避免富含糖和高脂肪的食物,通過富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來構建身體所需的能量極為重要。把我們的身體想像成一輛汽車,你需要添加正確的燃料才能令其高效運轉。
9 跑得更高效
想要實現PB,跑步時就要儘可能放鬆身體。輕鬆的跑者可以更有效率地奔跑,消耗能量更少,也就是跑步經濟性更好,進而能夠縮短跑步時間。
緊張而緊繃的跑者就恰恰相反。跑者緊張的一些最常見身體部位包括肩膀、拳頭和頸部。因此在訓練時,需要著重於跑步技巧並保持這些部位的舒適和放鬆。一旦學會了這樣做,甚至無意識中這麼做了,你就會跑得更加高效。
10 間歇訓練
如果你從未進行過間歇訓練,不妨將其納入訓練計劃,它對提高比賽成績很有幫助。間歇訓練很辛苦,需要在訓練中改變配速和強度,讓自己的身體學習如何在需要時適應突然的速度爆發。從慢跑和衝刺的簡單間隔開始訓練起,逐步增加更多變化形式,比如法特萊克訓練。
——本文譯自realbu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