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但不「苦」,是我對狗屁生活的最後反抗|徵集

2023-06-29     簡單心理

原標題:窮,但不「苦」,是我對狗屁生活的最後反抗|徵集

話題徵集 有沒有哪個時刻,你發現「不優秀」也值得被愛、被尊重?

前段時間,穀雨發布《一個人可以廢物到什麼程度?》的報道,描寫了一名 29 歲的年輕人李樹。

從去年 10 月開始,李樹放棄了上班和租房,選擇住在一頂橙色帳篷中,以最小限度的支出生活。在那篇文章里,李樹說: 「我時常感覺到窮,但並不感覺到苦」。

——這是物質和心態的關鍵區別:窮是一類外部條件,苦是一種心態選擇。即使物質條件捉襟見肘,他也沒有自我厭棄,而是自我尊重,平靜、節制而清醒地保留對生活的熱愛。

電影《小公女》

能夠感到「不優秀、不好看、沒有很多錢」也值得被愛, 可能源於內心價值坐標的穩定。

A 努力工作十年後,選擇去沿海小城市 FIRE(經濟獨立,提前退休)。因為他發現自己對生活的興趣遠遠大於工作。而且自己沒啥消費欲,能從極少的物質中獲得幸福感。

也可能源於親密關係的支持。

有好幾年時間,B 陷在外貌焦慮里走不出來。但後來的戀愛對象,總是「用反覆的真誠讚美」讓她自信好多。「我捏著小肚子給他看,他說這點肉都不算肚子;我糾結好幾年的雞皮膚,他只關心是不是過敏……我對他也是一直誇誇夸!原來親密關係可以充滿讚美,BMI 正常的我已經把減肥從生活里劃掉了。」

這是一個人人都在談論愛自己的時代。但往往只在「一切順利」時,愛和尊重才變得可行。

有沒有哪個時刻,你發現即便「平凡、普通、沒錢」的人,也值得被愛?

點擊 「不優秀也可以」 投稿,聊聊你的故事~

我們會篩選成文,下周發布在公號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fc8b12561627c32a944da8bfeedf7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