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入關後,滿語作為國語,為何清朝還未滅亡,滿語就消散了?

2023-12-26     阿斗愛

原標題:大清入關後,滿語作為國語,為何清朝還未滅亡,滿語就消散了?

我們都知道,文字對於一個國家有著非常重要的基礎意義。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以保住自己本國語言為第一要務,而在我國歷史上曾經被視為國語的滿語,為何在清朝還沒滅亡前,就已經消散,被漢文取代了呢?

滿文的歷史其實非常悠遠,語言學家認為滿語雖然和蒙古語同屬為一個系列的語言,但是因為彼此發音有很多出入,所以滿語和蒙古語並不能直接對話。滿文也是在努爾哈赤統一金漢國以後,在原有蒙古文的基礎上創建了滿文。清兵入關,問鼎中原,清朝統治者就將滿語和滿文定為了國語。可惜的是,滿文自創建以後的時間不長,由於漢族人口的基數尤其龐大,再加上統治者親漢政策,導致滿族的語言一到了中原就開始受到了漢語的強烈衝擊。清朝剛剛建立之初,皇太極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鼓勵滿族與漢族接觸和合作。

很多滿人在和漢族人溝通時,開始說起了漢語,尤其是那些和漢人交流比較多的官員更是說的一口「京腔」,這就讓皇太極非常擔憂,因為他知道,以前很多王朝在歷史興替中,都主動或者被動跳入了漢化的「坑」而導致了亡國。雖然皇太極已經意識到了滿語衰退的嚴峻,並且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諸如在京城內劃定出專門的「滿城」,居住的全是滿族人,也全部使用滿文滿語。也規定了在科考中必須要掌握滿族語言才可以通關。但是因為滿漢交融的非常厲害,即使居住到了「滿城」,也免不了要與漢人進行生活和工作上的往來。

而那些掌握滿文的人,也只不過是為了方便自己進入仕途,所以才去學習滿文。真正在現實生活中說滿文的幾率少之又少,這就讓滿文反而成了類似於我們現代人中「英語」一樣一個特殊的存在,學子們為了求學考試,獲得更高的學歷,才不得不去學這一門語言。時間一長,連皇太極自己都非常驚愕,因為他發現不僅越來越多的滿朝官員開始說漢話,即使他特意規定使用滿文寫奏章,奏章中的滿文也經常出現錯別字,甚至語法錯誤,包括語句不通順的情況也頻頻出現。

而真正導致滿文廢除,還主要靠一人,那就是慈禧太后。因為她自己雖然是滿族人,但她實實在讀不懂那些晦澀難懂的滿文,就下了一道懿旨,廢除滿文制度。這一命令看上去頗有革新的勇氣,但這也是一種順應時代的做法罷了。直到現在,懂滿文會滿語的人越來越少,這一文字也成了需要被國家刻意保護起來的語言。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f798fefb985ef6f74c85d271c4426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