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你究竟招惹了誰

2023-11-18     阿斗愛

原標題:「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你究竟招惹了誰

文|四季文史

樓蘭,一塊神秘而充滿歷史滄桑的西域小國,自漢代以來,她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這方神奇的地方,幾多殺伐、幾多故事頻頻上演。中原人之所以對樓蘭產生憎恨,主要是因為樓蘭國依附的不確定性和特殊性。撇開那些政治因素,歷代文人騷客,對樓蘭的描述可謂魔幻,讓人浮想聯翩,今天讀來,重新喚起了那段塵封的記憶。

如今,樓蘭古國的神秘面紗已經被世人揭開,多少年來,沉寂在這塊黃沙之下的古城帶給人們太多遐想。如果你想走近她並置身其中,就請帶上你的心情和鈔票一睹其芳容。也許你有所不知,雖然這裡不是名山秀水,也不是皇家大院,但樓蘭的門票高達3500元,倘若你是一名外國人也想到此一游,還需要繳納30萬元的定金。這麼算來,涉足樓蘭古國遺址的全球遊客,還不足5萬人。可見,這裡真的是獨一無二的神奇之地。

回溯歷史,讓我們從一些詩人的筆端看看樓蘭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王昌齡《從軍行》:「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李白曾寫過:「願將腰下劍,只為斬樓蘭」;

杜甫也寫道:「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

在這些詩人看來,樓蘭必須要「破」、要「取」、要「斬」。那麼這裡究竟有怎樣的歷史過往,在樓蘭的黃沙下面到底又發生了什麼。我們一起解讀。

一、樓蘭古國的前世

據史料記載,樓蘭古國始建於公元前176年,屬西域三十六國之強國,與敦煌鄰接,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西漢通往西域的樞紐。絲綢之路在這裡分為南北兩道,玉石之美曾由此名揚四方。據記載,古樓蘭的規模也就相當於現代社會的一個鎮的面積,人口大約1.4萬。雖然是彈丸之地,卻是西行路上的一顆夜明珠。

西漢之前,中原人根本不知道西域有這樣一個神秘古國。漢武帝繼位後,派使者博望侯張騫出使西域,歷經數十年之後,張騫返回中原,把西域的盛景詳細報告給了漢武帝,漢武帝得知西域的繁華後,便有征服之意。但想要征服樓蘭並非輕而易舉,因為中原面臨的最大敵人匈奴,也一直想拿下樓蘭。

翻看歷史,與匈奴的交往史可以追溯的秦朝。當時匈奴是秦朝的頭號強敵,數次圍剿不滅,而且經常騷擾邊境。公元前215年,秦王派大將軍蒙恬將匈奴族群驅逐,收復河套。後又修建秦長城,以防邊境之患。但秦朝只是將匈奴趕走,並沒有滅掉匈奴。

劉邦統一華夏以後,中原根基不穩,繼續休養生息。這時匈奴大肆騷擾邊關,基業新建的大漢只能通過和親等方式求得暫時的安寧。在呂后掌權時,匈奴的首領更是提出要娶呂后為妃,可見當時的匈奴十分狂妄自大。

二、漢武帝與北匈奴的較量

漢武帝繼位後,國力強盛,欲西征剿滅匈奴,以絕後患。兩次著名的大戰由驃騎將軍霍去病親率,指揮河西之戰與漠北之戰。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萬人,漠北之戰消滅匈奴左部主力7萬餘人。只可惜,霍去病英年早逝,未能帶領漢朝軍隊徹底滅掉匈奴。

由於樓蘭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西漢與匈奴曠日持久的戰鬥中,樓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說,誰先占領樓蘭,誰就能占得先機,對整個大局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那時的樓蘭乃絲綢之路要道,經濟繁華,號稱「西域中的樂土,沙漠中的天堂」,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匈奴也一直覬覦這塊風水寶地。

三、古樓蘭臣服於大漢與匈奴之間

面對西漢與匈奴的你爭我奪,彼時的樓蘭誰也不敢得罪,它夾在兩位大哥之間,左右為難。幫西漢呢,就得罪了匈奴。幫匈奴呢,大漢又會發怒。因此,樓蘭既不敢得罪漢人,也不敢得罪匈奴人,樓蘭國只得把樓蘭王子送到長安做人質,同時,送另外一個兒子到匈奴做人質,冒著兒子被殺掉的危險,樓蘭介於漢和匈奴兩大勢力之間,保持中立,巧妙地維持著其政治生命。

如此看來,樓蘭國王只能望風駛舵當起了「牆頭草」,誰打了勝仗,就跟誰。

四、漢昭帝智取樓蘭

面對樓蘭的「朝三暮四」,漢武帝當機立斷,決心徹底收復樓蘭。由於樓蘭時常成為匈奴的耳目,樓蘭國王曾幾次秘密殺死漢使,掠奪財物。為了震懾樓蘭,漢武帝決心派軍隊進攻樓蘭。

後來,漢昭帝命令大將軍霍光派屬下傅介子刺殺樓蘭王。一日,傅介子帶著一箱子的金銀珠寶,前往樓蘭國拜見國王安歸,並奉上寶物。國王安歸大喜,好酒好菜招待傅介子,傅介子趁國王喝醉,將其刺殺(傅介子千里斬殺樓蘭王)。

隨後,傅介子召集樓蘭國的滿朝文武於大堂,說道:國王安歸因有負於大漢,已被處死。我大漢大兵壓境,歸降者一律免死,反抗者格殺勿論。另立曾在漢朝做質子的尉屠焉為新王,並為王子婚配一位美姬一併送回樓蘭繼承大統。尉屠焉繼位後,樓蘭又開始親附大漢。

五、樓蘭的神秘消失

歸附大漢,匈奴肯定不願意。尉屠焉為躲避匈奴人的報復,便開始舉國南遷,建立鄯善國。從此,曾經創造過輝煌文明的樓蘭古國從歷史上消失了,曾經繁華的城市,隨著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只剩下斷壁殘垣和黃沙一片。隨著時間的推移,西漢王朝慢慢地沒落,中原開始群雄割據,三分天下,從此便與西域斷了聯繫。

公元400年,高僧法顯西行取經,途經此地時,樓蘭已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誌耳」。公元448年,北魏派大軍滅掉了樓蘭,樓蘭古國就此退出了歷史舞台。如今的樓蘭古城,歷經千年的風沙吹蝕,早已埋沒於地下。樓蘭遺址位於若羌縣境內,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處,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

結語:從那些詩詞中不難看出,漢唐時期的中原人也十分憎恨樓蘭,這是因為在漢代絲綢之路開通後,樓蘭曾經屢屢搶劫商客、謀財害命,中原人深惡痛絕,而且樓蘭的「牆頭草」行為,已經在歷史上臭名昭著,實在令當時的中原人憎恨。但穿越歷史你會發現,身處夾縫中的樓蘭小國,要想生存,只能在兩邊求得一線生機,這是迫不得已而為之。樓蘭續國800年,已經是個奇蹟。探尋樓蘭的前世今生讓我們知道,「見風使舵」也是一種生存法則。

(一樣的歷史不一樣的品讀,不同視角分享精彩歷史瞬間,歡迎您的點評和關注@四季文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7a3278e2386cb090e070691cc05ff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