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石林:森林變沙漠又冒出石柱,最難破解的演變過程

2019-09-04     行走在陌路

石林並不少見,僅中國就有雲南、四川、福建和浙江四大石林,但要說木頭風化成的石林,估計全球只有澳大利亞的尖峰石陣了。與中國不同的是,這裡的石林是從最初的森林變成一個個石柱,歷時約3500萬年。

尖峰石陣位於澳大利亞珀斯的南邦國家公園內,是澳洲公認的最不尋常景觀,也是大自然最難以破解的演變過程之一。

為什麼說是最難破解?因為截至目前,各路學者仍未確認它的成因,甚至連最終推測出的演化過程都匪夷所思。

科學家們在1890年找到第一批石灰石柱子時,這裡還是一片荒無人煙的沙漠,最近的居住區也有近百公里距離,因而排除人類雕刻或刻意擺放的可能性。當然,在澳大利亞西部偌大的無人區中,尖峰石陣13平方公里的面積根本不算什麼。

根據統計,西澳尖峰石陣共分為7個區點,目前僅開放最大的一個中心點,約有8600個高則4米、低則0.2米的石柱,最大周長可達3.5米。如此不規則的分布也令人十分不解,這些石柱從何而來,又因何存在呢?

經過多年推算演練,各種破解的演變過程都被推翻,最終只剩下一種可能性:這些石柱實際是樹。 原來,3500萬年前澳大利亞剛剛從南極洲板塊中分離,氣候從至寒迅速轉變為極端乾旱,物種大滅絕因此出現。

不僅大陸物種出現滅絕,連近海生物也出現了大面積死亡,死亡的貝類被分解為細微的海沙,在海水和風力的作用下吹向內陸森林處。土地長時間的沙化導致植物死亡,在雨水的配合下,海沙一層層包裹在雨水淋濕的樹皮上。

這些樹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腐爛,而外圍包裹的海沙越來越厚,再加上貝類分解成的海沙帶有石灰石的黏性,因而在樹木完全腐爛後仍屹立不倒。此後,整片地區都被海沙淹沒,西澳沙漠就此形成。

還有一個相近的說法是,第一批森林被海沙覆蓋後腐爛成土,滋養地下的樹根重新長出來,表層海沙中的石灰石顆粒被雨水沖刷堆積在樹根部,形成厚厚一層石灰石包裹樹幹,直至被沙漠覆蓋,木頭鈣化成中空的石柱。

令人不解的是,這些海沙又很巧合的一點點被風吹走,直到這些石柱露出地表才被人類發現。經過對澳大利亞所有土著的資料收集後,科學家們又找到了土著的說法,他們稱之為「神之石林」,認為這是「神聖的地方,並不應該被破壞或用來參觀」。

開放的尖峰石陣離珀斯大約240公里,目前尚未收費,附近也沒有任何商業設施。遊客想前往參觀只能自行租車或跟團一日游,往返約6-7個小時。需要提醒的是,進入沙漠中心最好戴上口罩和頭巾,西澳的陣風極其多變。

如果天氣好的話,可以嘗試組團在尖峰石陣露營一晚,這裡的夜空星象十分震撼,是澳洲攝影愛好者必去的網紅景點之一。當地政府為了避免石柱被破壞,要求遊客禁止觸摸石柱,露營者也不能將車輛靠近石柱5米內距離

尖峰石陣的秋遊夜景也很有意境,深夜涼爽又有繁星相伴的感覺別有一番詩意。有趣的是,石林內還有袋鼠和鸚鵡出沒,尤其是深夜和清晨雨露較濃時。當然,這些野生動物也是保護對象之一,是禁止被觸碰和喂食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nK7_WwBJleJMoPMC2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