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得早可能是病了?6招助你好眠→

2023-12-20     上海楊浦

原標題:醒得早可能是病了?6招助你好眠

醒得早可能是病了?6招助你好眠

隨著年齡的增長,半夜醒來得越來越頻繁,更難受的是,醒來後就輾轉反側無法再次入睡。早醒成為當代人在睡眠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之一,睡到半夜三四點就醒了,然後就再也睡不著,只能眼睜睜等到天亮,這種感覺非常痛苦。

幾點醒才算「早醒」

「早醒」是在不滿足睡眠需求的情況下,早早醒來,無法繼續入睡。在臨床醫學上,是指凌晨 2 點至 4 點醒來,醒後再也睡不著的情況。早醒的人大多睡眠時間不足,次日會感到疲憊,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效率低。長期早醒還可能出現一些軀體方面不適,如心悸、胸悶、腹瀉等。

德國圖賓根大學行為神經學教授詹·鮑恩解釋,當人們對一件事有預期,身體就會釋放一種與壓力有關的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對於在特定時間做某些事發出提示,這就可能會導致早醒。擔憂、緊張或處於壓力之下的人在睡眠中感到不安,從而提前醒來。

此外,基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美國堪薩斯大學研究發現,人體擁有鬧鐘基因(KDM5A),這個基因堪稱「起床控制開關」。研究人員表示,這個特定基因是基因網絡的一部分,功能與時鐘類似。

醒得早可能是病了

平時早醒次數過多或影響到睡眠質量,可能與以下幾種疾病有關:

抑鬱焦慮

早上總是早醒可能與抑鬱症有關。導致抑鬱的大腦神經遞質——五羥色胺含量降低的同時會影響睡眠,而睡眠與抑鬱之間存在複雜的關係,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抑鬱症是抑鬱障礙的一種典型情況,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睡眠差等症狀。

甲狀腺病

甲亢患者由於甲狀腺激素水平升高,導致容易出現入睡困難、半夜驚醒,甚至一夜無眠的情況;甲狀腺功能低下,會導致患睡眠呼吸暫停症的可能性增加 35%。

胃酸逆流

一些胃炎、胃潰瘍患者由於早晨出現反酸以及飢餓引起胃區疼痛,會導致早醒,燒心的不適讓人睡不著,即使沒有感覺燒心,食道中的酸也會觸發反射,擾亂睡眠。

呼吸問題

季節性過敏、感冒都可能導致夜間輾轉反側或早醒,其他因素也會使氣道狹窄,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扁桃體肥大。

除了疾病,衰老以及不良生活習慣也會讓你早醒:

激素改變

隨著年齡增長,分泌的褪黑素和生長激素減少,導致深睡眠和淺睡眠質量均降低,會出現早醒現象。

缺維生素 D

哈佛大學研究者發現,缺乏維生素 D 與睡眠質量差有關,它直接影響大腦中對睡眠起作用的部分。

不良生活習慣

過度攝入咖啡因或飲酒、晚餐過飽、晚上過度使用電子設備等,都可能干擾睡眠的正常進行。睡前長時間瀏覽社交媒體、看劇、玩遊戲,螢幕藍光會阻止身體生成褪黑素。飲酒後在最初的幾個小時里,身體會代謝酒精,影響睡眠進入快速眼動期。這會使人在下半夜變得焦躁不安,影響睡眠質量,導致早醒。此外,睡得太早、午睡過長等因素,也是導致早醒的原因。

6招緩解「早醒」

可通過以下三點來評估自己的睡眠質量:

睡眠時間:是否能在晚上 10~11 時開始陷入困頓狀態,進而入睡。

睡眠時長:每晚能否睡夠 7~8 個小時再自然醒來。

睡醒後的感受:精力充沛還是無精打采。

當其中任何一條不滿足時,都需引起警惕。

如果是疾病原因,要儘快就醫,生活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調整習慣,避免早醒。

儘量準時入睡

每天保持固定的睡眠時間,建議上床時間別晚於 23 點,有助於調整生物鐘,睡眠時間應該為躺在床上時間的 90%以上。室內溫度、濕度、氣味、通風、光線等因素都會影響睡質量,確保睡眠環境安靜、舒適。使用遮光窗簾、耳塞等工具來降低噪音和光線的干擾。避免睡前過度飲酒或攝入咖啡因。儘量避免使用電子設備,並保持良好的睡前放鬆活動,可以選擇一本枯燥乏味、情節平淡的書進行閱讀。

練習腹式呼吸

吸氣時主動將腹肌緩慢鼓起,呼氣時再主動將腹肌緩慢地縮回,以此將呼吸頻率降低,就會讓人放鬆,焦慮也會減輕。

減少鬧鐘次數

只定一個鬧鐘,並在鬧鐘響後就起床。可以給自己設置一個 15 分鐘左右的身體「開機時間」,使人體及大腦皮層逐步清醒。

白天適當運動

白天增加陽光照射,會在腦內積累更多天然的褪黑素。建議每周完成3-5次有氧/阻力運動,每次30-60分鐘,可以選擇的運動有慢跑、打太極、舉啞鈴等。

保持良好情緒

嘗試改變自己看事情的角度,調整心態。可以通過深呼吸、冥想、放鬆練習或其他心理疏導技巧來緩解情緒。在睡前進行放鬆活動,聽輕柔的音樂有助於減輕焦慮並促進更好的睡眠。

避免藥物濫用

濫用褪黑素、安眠藥等,不僅對改善睡眠無益,還可能有其他副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若長期因為早醒問題深受困擾,應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編輯:李玲

資料:生命時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ff8d02382eeb6fb7f31bc485c5a80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