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車占比近20%!魏建軍:可以因為不喜歡而詆毀,但事實已成!

2024-05-11     汽車扒一扒

昨天看了魏建軍兩個小時的直播,重新認識了長城這家企業。

2023年,長城的營收超過了1700億,凈利潤超70億,海外銷量超31萬,新能源車銷量25萬餘台,20萬以上的車型銷量占比超過了18%。

這家民營企業,總資產超過了2000億。

2017年以來,中國乘用車市場停止了原本極快的增速,進入到了存量消化階段,在這個階段淘汰了很多曾經風光無限的企業。

存量時代,拼的不僅是技術,更是企業的質量控制、行業預判能力、現金流、管理能力等。

可以說,過去8年,是中國乘用車從大混沌階段,向高品質階段進發的重要時期,保留下來的企業都擁有強大的整合能力。

退一步來看,自主品牌方面,除了幾大國有企業之外,比亞迪、長城、奇瑞、吉利,四大民營企業擁有著強大的推動力。

長城和其它幾大企業,有著巨大的區別。

一個是,長城是非常典型的北方企業,其它幾大中國品牌,不是在長三角,就是在大灣區,這些地區有著巨大的資本推動力、人才推動力、供應商推動力以及科技推動力。

保定的環境,能出一個長城,靠的全是魏建軍自己的能力。

另一個是,長城的產品布局,目前在國內市場很難被代替,坦克系列1-4月的銷量接近了7萬台,均價30萬的品牌,平均月銷量超過17000台,這相當強勢。

長城皮卡的銷量更是恐怖,國內市場一半的皮卡,都是長城造。

越野和皮卡,屬於典型的既拼技術,又拼質量的板塊,和普通乘用車相比,這些產品明顯更加考驗企業的實力,定價方面也會更高。

國內乘用車市場,其實到現在都有明顯的「分層消費」問題。

在入門市場,大量的消費者都會優先選擇自主品牌,工具需求非常明顯,尺寸大、配置高的國產車在主動放棄利潤空間之後,獲得了大量用戶的認可。

高端市場,大量的用戶會選擇外資品牌,對外資品牌的認可以及信賴,消費者把大量的利潤拋給了豐田、本田、大眾、BBA等外資品牌。

以越野車市場為例,在坦克品牌落地之前的乘用車市場中,帕傑羅V97這種的確落後到只有可靠性能吹噓的產品,落地價也要超過35萬。

普拉多4000更是一度被炒作到了80萬的價格。

為什麼?就是因為在硬派越野車市場中,原有的合資陣營以及利益體系,不願意放棄一分錢的利潤,收割每一個消費者都是很簡單的事情。

坦克品牌之所以能夠快速崛起,一個是質量、性能過硬,另一個是價格相對較低。

坦克300的綜合素養完美超過了帕傑羅V97,但價格只要三菱的60%左右,坦克500 Hi4-T的綜合素養也全面超過了普拉多2700,價格卻只有其的70%左右。

沒錯兒,相比於其它自主品牌,長城的定價要更高一些。

但替換的是價格更高的合資品牌,這在真正意義上推動了中國乘用車市場的發展,很多人認為,不買合資車,只是杜絕了資金外流,少讓外資品牌盈利。

這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品牌的崛起,一定會帶來兩個重要的利好。

一個是,中國品牌體系的龐大,一定會有更多的中國工程師、設計師得到崗位,整體設計能力增強,這是儲備力量。

另一個是,大量的中國車流入市場,帶出來的是更加強大的供應鏈體系,也會讓中國品牌的生產成本更低。

為什麼要啥沒啥的保定,能走出來一個長城,就是因為在過去的15年,越來越多人選擇長城,魏建軍自己一步一步培育起來自己的產業鏈和工程師團隊,這就是支持中國車的意義。

允許中國品牌賣的貴,是平等交易的前提,而刷卡付款,則是對企業的認可、製造業的褒獎,長城賣的貴,關鍵還是自身的實力強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ebaa1d57ee882b52dd09fc94b1e3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