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
2月4日,來自西寧市、海東市25家醫療機構的100名醫護人員從西寧市曹家堡機場出發。作為青海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他們有的人已在工作崗位堅守多天,有的人來不及與家人告別,不懼未知,加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10小時內緊急集結支援武漢
「2月4日0時50分。」來自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醫療隊的隊員們清楚記得自己收到第二批醫療隊赴湖北支援通知的時間。
「大家在幾天前已經上交了請戰書,做好了隨時出發的準備。當我們收到信息後,所有人都是在最快時間內收拾好個人用品。雖然心裡也會有擔心,但武漢需要我們,我們勇往直前。我們會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爭取救助更多的人,圓滿完成這次任務。」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醫療隊的隊員們說。
馬蓉是西寧市中醫院的護士,臨危受命,她既緊張又激動,覺得這是一個光榮的任務,同時又深知責任重大。面對未知的征程,她說,所有青海醫護人員將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疫情的一線和重症病人的救治中。
義無反顧衝到戰疫第一線
除夕在發熱門診值班24小時,大年初一毅然進入發熱隔離病房值守,2月4日支援湖北……這些都記錄著楊海弘作為一名普通醫務人員的工作日常,她說:「2月4日大概凌晨兩點接到通知,省內要抽調護理醫療人員馳援湖北,當時趕緊就報了名。」
海東市平安區護理醫療隊隊長楊海弘告訴記者,雖然從事護理工作二十多年,也參加過縣級各個醫療保健等工作,但去湖北支援是第一次,內心有擔心和有緊張,擔心的是家裡人會不會支持,在跟家裡人說明情況後,丈夫非常支持她的工作,孩子也主動幫她收拾出行的東西。在這支6個人的隊伍里,沒有一個人退縮,因為這是大家義不容辭的責任。
「媽媽去湖北開兩天會就回來。媽媽是去打病魔的,厲害吧!」在趕往機場的車上,海東市平安區醫療隊隊員許正萍正在跟孩子通電話,嘴裡說著玩笑話,眼裡卻忍著淚水。「孩子才五歲半,不敢說實話,就騙他去開會馬上回來。」許正萍說。
「90後」醫護人員扛起重任赴一線
「我們醫療隊2月4日凌晨接到通知,達到條件的護士都寫了請戰書,最後選出了業務能力最強的10名醫務人員。之前看到那麼多醫務人員抵達一線馳援湖北,既然我選擇了這個職業,能站在抗擊疫情第一線,我們將全力以赴。」樂都區醫療隊隊長李桂花說。
也有越來越多的「90後」加入到青海支援武漢醫療隊的隊伍中。來自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的護士姚伊萌,雖然年齡不大,但她具有豐富的患者護理經驗。
姚伊萌是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伍中最年輕的一位,她說這次前往一線,父親非常支持,母親雖然不舍,但是也在用行動默默關心。出發前,她還安慰父母,支援武漢是自己的職責所在,能參與到青海支援武漢的工作中,她認為這是她人生中重要的經歷。
家人同事連夜準備支援武漢物資
孔明蓮是化隆回族自治縣醫療隊的隊長,此次她將帶領化隆縣各醫院的10名護士支援武漢。在出發前,孔明蓮的同事們一邊囑咐他們做好個人防護,一邊將他們準備好的防控物資和生活用品裝上車。
孔明蓮說:「聽說前線條件比較艱苦,生活用品也不易買到,單位的領導和同事們們連夜為我們準備了防護用品和生活用品。」
記者看到,在這裡行李箱中有一件特殊的物品:紙尿褲。「前線物資緊張,穿上防護服和隔離衣就不能想脫就脫了,我們帶上紙尿褲,也是為了節約防控物資。」化隆縣醫療隊的隊員們說,出發前,醫院的領導和同事為醫療隊隊員們準備物資辛苦了一夜,大家心裡暖暖的。
「等你們平安回來」「你們都是好樣的!」「前方缺什麼及時跟我們說」……
送別現場,千言萬語化為一個個溫暖的擁抱。當醫療隊醫護人員們的背影漸漸遠去,她們的家人、同事揮別的雙手卻遲遲落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