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計程車建議換純電動?的車司機:逼著我們去跑滴滴?

2019-07-23     車載娛樂0

日,北京發布計程車更新純電動獎勵政策(以下簡稱:政策),根據政策顯示,比照出租汽車生產環節電池採購價格,每輛車獎勵上限為7.38萬元。例如一輛官方指導價為12.99萬元的北汽EU5,在國補與電池獎勵之後,的車司機僅需6萬元即可入手。



這麼一看,在高昂的油價面前,的車司機換一台純電動汽車,還是非常划算的。

不過,這項政策出台之後,卻並沒有引起北京的車司機的強烈響應。與此同時,汽車圈的相關大V與行業專家,也大都對北京鼓勵計程車採用純電動鼓勵政策,持保留意見。為何在如此巨大的獎勵面前,的車司機和很多行業人士,不太看好這項政策呢?

續航依然是第一道心理障礙

在眾多意見中,反映最為激烈的就是本次《政策》中限定的續航問題。根據政策要求:可作為計程車使用的純電動汽車,原則上續航里程需要超過300公里,且具備快速換電的能力。

正常來講,一線城市的的車司機平均每天的行駛里程在300公里/班左右,一台計程車每年至少需要行駛20萬公里。而燃油車或者加氣車油箱滿載情況下,以常見的捷達、伊蘭特為例,大約可以跑600公里。


根據的車司機的反饋來看,即便是在實際續航達到300公里的情況下,仍不足以支撐的車司機的日常運營。舉個簡單例子,送一趟客人從北京南到首都機場,按50公里實際里程計算,高德地圖顯示單程1小時20分鐘左右,加上在等待區的時間,往返100公里,時長大約3小時,續航消耗如果在夏天開空調,或者冬天續航縮減情況下,剩餘里程理論上有200公里,實際上,可能不足150公里。這基本就無法滿足第二次遠單出行了,而且還要預留一定的充電、交班、進餐等里程。

所以,從理論上也許300公里看似是可以跑上一天的,但北京是特大型城市,有著它的特殊性。而且堵車很普遍,如果一輛僅僅能滿足2次50公里乘客的往返需求,顯然作為盈利為目的的計程車,是不太現實的。這是計程車司機心理上,首先就很難逾越的坎。


同時,按照《政策》所說的換電問題,的車司機也表示:如今北京的換電站上不普及,換電需要很大的場地停放車輛,否則換電站擁擠,與換電設備的緊缺,將導致換電用時比快充用時還要長。


根據合肥等二線城市目前使用純電動汽車的的車司機反應看,他們基本上每人都有兩台純電動計程車,一台行駛另一台充電。但是,對於北京地區的的車司機來說,動輒幾十公里的回家距離,將會浪費很多時間在往返回家取車的路上。



因此,300公里的續航里程對於的車司機來說,再考慮冬夏季的空調使用與北京地區的堵車情況,純電動汽車可能確實有著其擔憂的客觀現實。不過,對於政策法規上限定的最高獎金7.8萬元,這一類別的純電動汽車續航大多在500公里左右,這種車型則相對滿足了計程車的實際需求。不過,作為新能源車型,500公里續航的純電動汽車,依舊在面對計程車領域時,也要考慮如下問題:

質保問題成第二道心理坎

根據政策顯示,純電動計程車的質保為8年或60萬公里(以先到為準),且質保期內保證電池滿電電量不低於80%。



這樣,對於的車司機來說,剛買純電動汽車的三年內,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對於純電動車從目前來看,依舊存在維修困難、配件難尋等問題。因此,3年60萬公里之後,車輛只要發生故障,對於的車司機來說,都需要支付一筆不菲的維修費用。

電池壽命周期要考慮

對於以電池作為驅動力的純電動汽車來說,電池壽命值得關注。雖然《政策》中已經規定了電池質保必須達到60萬公里,但對於一線城市的的車司機來說,百萬公里的里程,對於他們並不是難題。



而且,計程車的電池使用頻率要遠遠高於家用車,這就導致車輛的電池衰減,會高於普通車輛。如果說3年後,續航只能滿足250甚至以下,那對於的車司機來講,可能就真的無法滿足日常行駛需求。而如果更換電池組,而從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寧德時代牌電池組來看,其高達6萬元的電池更換費用,的確讓的車司機們難以接受。

充電依舊是難題

當然,除了車輛本身問題的擔憂之外,純電動汽車的充電問題,在北京這樣的特大型城市,也會是個突出的難題。雖然截止2019年3月,北京已經建成5萬個充電樁,但從實際使用情況來看,目前北京純電動車主平均每次快充的時間,約在1小時左右,這對於營業用途的計程車來講,太浪費時間了。



當然,這還不排除充電樁停車位被其他車輛占用,充電站排隊等現象。除此之外,充電費用的問題,也是的車司機需要面對的。例如,在北京首都機場進行快充充電,單次平均花費在60元左右,耗時1小時,再加上北京計程車排隊待客所需的3小時時間。

時間的損失,對於的車司機來說,則意味著收入的減少。在一線城市快節奏、高成本的生活中,的車司機總是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裡,獲得更多的收入。所以,面對充電的等待與排隊問題的解決,或許只能依靠北京下一階段建立的「計程車專用充電站」來解決了。



綜合來看,純電動汽車的確能夠為北京的藍天貢獻一份力量,也肯定是今後的發展方向。但現階段,對於的車司機來說,即便是跳脫了高昂的汽油成本,續航問題、不可避免的充電費用與電池成本等,都是面臨的現實問題。



正如北京在早起投放的500台純電動計程車,以及上海、南京等地的先期進行的純電動計程車試點,如今這些車逐漸在城市裡消失了。在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尚未全面覆蓋、續航里程難以保證的情況下,以出行作為營收的的車司機們,的確不敢冒險讓自己的「飯碗」,出現過多的不確定因素。

還是期待下更高續航的車型吧,如果續航能穩定在600公里以上,北京這種特大型城市推廣純電計程車,或許會順暢很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_MdHmwBmyVoG_1Z7Fp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