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鳥如果不唱歌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乾貨分享,值得一看。
第一,性的起落。鳴鳥是需要遛鳥訓練的,一方面是為了學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助性,且鳥在遛鳥的過程當中鳴唱競唱,其競爭感就會令鳥感到格外的舒心和快樂,在這樣的環境下鳥就更容易起性。這就和運動一樣,但如果很久沒有訓練,鳥的性則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痕跡沒有遛鳥,就會導致鳥出現落性的情況。
第二,受到驚嚇導致的落性。鳴鳥雖然擅長鳴叫喜歡鳴叫,且鳥的「優劣」程度根據地方審美的不同也有差異,但整體來看,鳥的強弱還是有著很大的特徵,如果是強勢的鳥,通常何時何地都敢於鳴唱,弱勢的鳥則只能偷嘴唱一唱,如果遇到強鳥,兩鳥對決,弱鳥通常就會被強鳥壓口,導致無膽無性不敢鳴叫。
除了鳥之間的爭鬥對決之外,畫眉鳥受到外力的驚嚇,也會導致無膽無性的情況出現,例如說鳥被手抓,被貓狗或是猛禽嚇到,比嚇破膽後就落性了,就不再鳴唱。如果不是必要的情況,鳥友們都是告誡新人,切忌用手抓鳥,如果抓了,鳥的品相一般就放飛,因為被嚇到的鳥再想要養好,第一,第一印象定終身,這鳥已經怕你了,你還想要博得它的信任,是非常困難且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如果有這個時間,完全可以養出一隻優秀的鳥了,故而從效率上利益上來看,對於新鳥被手抓過的行為,鳥友才會說放飛吧,已廢了。
第三,因為疾病導致的不鳴唱。這一種情況大家都會理解,就像是人一樣,生病的時候就會變得無精打采,不喜歡說話,很累很想要休息,身體乏力,而鳥生病了也不喜歡鳴唱。
第四,唱著唱著就不唱了。這一種情況可能是鳥飆高音的時候,喉部受傷引發的失聲,或是喉嚨發炎導致的不唱等等,這一種情況就要警惕鳥的喉部是不是受傷了。
關於唱鳥的馴養方式,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做法,本篇文章只論述了個人的淺見,有不同看法的朋友,還要麻煩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有哪裡做得不對的地方,也麻煩您及時的在下方評論區提醒訂正。感謝您的閱讀,覺得有幫助的朋友可以點贊或是分享,想要了解更多內容,也可以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