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上限很高,才能兼容並包

2023-11-06     汽車公社

未來和當下相輔相成,探索未來技術的上限是科技公司的初心,提供服務量產交付是腳踏實地的當下。

一年的時間裡,從L4轉變為一家真正做量產、為車企提供服務的公司,輕舟都經歷了什麼?

輕舟智航在這一年裡,向外看,向內求,向前走。

智能駕駛從剛開始遙遠的概念逐漸裝進了車艙走進了生活,這幾年,自動駕駛公司開始對智能駕駛方案的思考回歸理性,那些大而遠的概念無法打動務實的車企和消費者。

去年中國新能源汽⻋滲透率達到 25.6%,⽽2021年這個數據只有13.4%,⼀年的時間⼏乎做到了翻番。而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技術,作為汽車智能化變革的橋頭堡,在過去的⼀年中得到了蓬勃發展。

現在是國內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技術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喜愛,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群體,對智駕功能的認知和使用率也在不斷提升,許多⻋企在北上⼴等城市開放已經開放了城市NOA,開放的城市越來越多,政策方面和整個產業鏈條都在快速向前推動。

所以,如何精準把控落地的「力度」和「角度」成為了一家智能駕駛技術公司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力度」追求的是在客戶需求和性價比方面的完美平衡,「角度」追求的是產品理解力和量產穩定性的結合。

什麼是車企真正需要的智駕功能,如何在智駕產業鏈內卷中存活,以及如何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規模化落地,輕舟智航用一年的進展和成果,回答了這些問題。

腳踏實地,跬步千里

城市NOA的最終形態是讓駕駛者放心把駕駛交給車,解放手、解放腳,而輕舟提供的可定製化的解決方案可以讓車企放心地放開手腳。

目前,輕舟在前裝量產業務方面已獲得多家主流車企的多個車型定點,可以為車企提供可定製的交付方案。凸顯一個「按需定製」,針對具體車型提供定製化的優化調整,滿足不同的車企個性化需求。

當然,從L4走向量產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初次上路的輕舟乘風也曾遭遇過滑鐵盧,在複雜且車道線模糊的道路上,感知出現跳變。

暴露問題是科技研發早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如何解決問題復盤經驗才是0到1過程中最為重要,因為只有積累出成功的經驗後,才能快速地複製。對於遇到的問題,輕舟的工程團隊立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逐個擊破,並一次次刷新體驗感。

對輕舟來說,這不僅是一場技術和工程的攻堅戰,更是一次認知的躍遷。一個高質量的量產方案應該做到無論在任何城市、時段、天氣中,都能夠保證無差別的功能輸出,同時在遇到各類複雜的長尾場景時也能提供穩定出色的用戶體驗。

研發節奏的爭分奪秒,嚴苛的車規級產品要求,都是量產落地的必要歷練。其中,感知是最上游、最關鍵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輕舟智航充分利用作為高級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在AI領域的先發優勢,通過突出的基礎設施建設,深厚的AI工程化經驗積累,實現了整套方案的高效率、高質量遷移,從而將輕舟的BEV感知等技術研發優勢轉化為量產產品優勢。

輕舟基於超融合提出的國內首個可在量產計算平台上實現時序多模態特徵融合的感知大模型OmniNet具備突出的性能和靈活性,不僅能夠輸出豐富且準確的環境感知結果,還可以靈活適配不同傳感器配置,且無需針對不同硬體進行單獨模型訓練,帶來更低遷移成本。

輕舟智航的行泊一體方案可在一個BEV模型中實現多任務檢測,同時支持行車和泊車功能。由於不同任務間共享大部分模型參數,能夠以最小的算力消耗,完成所有行泊車感知任務。

感知BEV模型支持行+泊多任務的輸出

同時,輕舟的工程師們與客戶研發團隊保持密切配合,深入探討不同場景下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挑戰。

正是憑藉卓越的全棧自研的核心技術、紮實的工程交付能力和極強的客戶服務意識,輕舟才能為客戶提供最適合中國道路、最具規模化量產交付優勢,且最具成本效益的一系列高階輔助駕駛解決方案。

極強的客戶服務意識讓輕舟智航不斷地打磨和優化系統功能方案的精度和質量,在每個關鍵模塊上下功夫,比如,智能駕駛系統功能、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將軟硬體效率發揮到極致,為客戶提供極具競爭力的選擇。

「保證客戶成功自己才能成功」為了這句話,輕舟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從技術到溝通再到形成屬於輕舟的方法論,這是輕舟向客戶走的99步。

輕舟的千里通向未來

輕舟在走向客戶的同時也在走向智駕的未來——完全自動駕駛。

在抵達目的地前的每一步都算數。將無人駕駛帶進現實是輕舟始終堅定不移的願景和目標,實現目標固然重要,但在徹底實現前,走的每一步都無比重要。

「保證客戶成功自己才能成功」的巨大轉變,並沒有扭轉輕舟智航作為一家自動駕駛通用解決方案公司的本質。或者說,服務車企與輕舟的長期戰略目標絕不衝突。

輕舟智航聯合創始人、CEO於騫對於自動駕駛通用解決方案公司本質的解析很形象,「人們總把自動駕駛形容為『登月計劃』,但登月軌跡並不是直線,而是沿著近圓形的軌道不斷靠近,」他解釋,以阿波羅為例,登月飛船實際沿著一條十分複雜的曲線,以「繞圈」形式逐漸接近月球。

從NOA到L4,兩者並不割裂,而是從現在通向未來的一條路。現在的城市NOA是輔助駕駛的天花板,也是⽆⼈駕駛的⼊⻔檻。當道路上10%的⻋都打開了城市NOA, 道路數據都被遍歷過⼏遍了,那個時候完全⽆⼈駕駛的窗⼝期就不遠了。

而實現城市NOA之後,隨著智駕在場景⽅⾯的⼤數據呈現井噴式增⻓,會出現類似於⼤模型研究過程中的「湧現」效果,很多此前⽆法通過窮舉法進⾏定義的場景和問題都會在這次湧現過程中得以解決。

技術積累決定了輕舟的上限很高,延展出未來自動駕駛的可能性,而只有上限很高才能兼容並包。

去年5月定下的目標已經初見成效,胸口的真誠將使輕舟繼續與國內外車企緊密合作,共同推動智能駕駛領域的發展,為用戶帶來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駕駛體驗,也為客戶提供最適合中國道路、最具規模化的量產交付優勢,也為車企提供最具成本效益的高階輔助駕駛解決方案。

還記得,在《長安三萬里》電影中詩仙李白站在一葉扁舟上大喊出那句「輕舟已過萬重山」時多少人被這句小學就會背的詩句擊中,是啊,只是一直忙著趕路,回頭看,輕舟已過萬重山。

向前看,輕舟從當下的NOA到未來的無人駕駛,一路翻山越嶺,堅定前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65650dde1664cc73a330a38c4505926.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