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極星,國內很多消費者或許並不知曉,了解一點的人,對極星的認知可能就只有它脫胎於沃爾沃,且品牌發布6年來,只有極星2一款車在售,銷量表現平平。這在快速內卷的中國電動車市場,確實有些不可思議。
但如果把視野放到全球,極星可能又是另一番局面。2022年,極星2在歐洲市場高端純電轎車年度排行榜中,以32241輛的銷量排在榜單的第四名,僅次於特斯拉和MINI,且比BBA的電動車更受歡迎。
在美國,由於本土電動車勢頭強勁,外資電動車在美國幾乎份額很低,但對於極星來說,它也能進入外資電動車前列,包括美國當地對極星2的評價比較偏正向,洛杉磯街頭時不時也能發現極星2的身影。
作為納斯達克上市車企,極星將首屆Polestar Day放在美國洛杉磯舉辦,其實背後的用意也非常明顯了,一方面這是對美股上市公司投資人一次面對未來的交代,去向他們證明,極星這些年來的謀劃和布局,憑什麼讓他們買單;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極星對美國市場的躍躍欲試。
這場活動放在了洛杉磯一座機場博物館的機庫進行,現場擺放了極星3、極星4、極星5、極星6四款准量產車型,另外還有2020年已經亮相過的Precept概念車,以及Synergy概念車。
其中,前者已經化身為極星5量產車,並且也是極星3和極星4等諸多設計語言的先鋒概念車;而後者的Synergy概念車信息並不多,已知的是來自印度和來自中國的獲勝者與極星設計團隊展開合作,共同締造出的一款深得極星產品精髓的單座電動超跑。
除此之外,現場還擺放了極星關於環保可持續、輕量化、流媒體後視鏡、V2G雙向充放電技術、軟包快充電池技術、零碳氣候中和等車型和技術的展示,共同構建起了這一階段極星對未來方向的探索。
錨定未來的信心
現場的內容其實僅僅是一個階段的呈現,極星公司和其合作夥伴共9組發言,其實才是極星日的重頭戲,這組發言,確實給極星的發展和未來帶去了充足的信心。首先是極星CEO托馬斯,他從極星的成績、極星2產品提升、合作夥伴合作進度、三款新產品、未來規劃方面,展開了解答。
業績方面,三季度全球僅憑一款產品實現交付量13,976輛,同比增長51%,前三季度累計交付41,800輛。2023年上半年利潤率的持續增長,背後的原因主要得益於極星2交付量的增加、外匯匯率變化、成本控制,以及重價值、輕數量的品牌理念。托馬斯覺得一款產品就可以實現這個成績,對未來信心滿滿。
與合作夥伴方面,極星3將成為首款採用谷歌全新高清地圖技術的車型。極星車型將全面與Luminar公司合作,包括雷射雷達上車,用戶將很快體驗到尖端的駕駛輔助技術。極星瑞典設計部遷入新地址,未來以設計為重要賣點的極星將會強化新產品設計能力和設計速度。已與特斯拉達成協議,美國和加拿大的極星車主將共享特斯拉龐大的超級充電網絡。
產品進度方面,極星3已經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地區展廳亮相,將於2024年二季度交付,將成為極星銷量、利潤和發展的重要支撐。第二款轎跑SUV極星4將於年底率先在中國交付,全球其他市場在2024年夏季開始交付。
製造方面,極星不打算髮展自己的供應鏈和建設製造基地,輕資產模式初見成效,目前該模式下已經生產了超過175,000輛汽車。2024年年中,極星3將在沃爾沃里奇維爾工廠投產,供應北美和歐洲市場。2025年年中,極星4將藉助于吉利雷諾三星的合資公司,在韓國釜山投產,同期北美市場也將投產極星4。
面對未來,托馬斯也給出了規劃,預計到2025年,四款車型的全球年銷量將在155,000到165,000輛之間,毛利率接近20%,在2025年實現現金流量收支平衡。
最後托馬斯也提到了中國市場,他評價稱:「中國的創新疊代速度遠超所有人的想像,其他任何市場都無法與之抗衡。中國的客戶也對車輛全新體驗和數字融合技術有著更為極致的追求。」同時托馬斯也指出,2025年盈利目標邁進的道路上,中國市場將始終扮演核心角色。
面對中國市場,托馬斯和極星決定開闢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今年6月份,極星與星紀魅族的雙星合璧,成立了戰略合資公司,希望通過極星全球的設計和工程能力,加上星紀魅族強大的本土化、能與其手機無縫銜接的數字化體驗,帶給極星中國不一樣的轉變。
在極星日上,極星國總經理沈子瑜通過視頻,也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期待,一方面是中國市場龐大的體量和格局,另一方面是星紀魅族和極星的強強聯手,特別是極星OS、極星智能互聯,以及極星手機的協同體驗,打造以軟體為核心的汽車品牌。
另外沈子瑜表示,極星的零售和服務網絡也在不斷擴充,截至2023年年中,已經建成19個極星空間,到2024年初將擴充到60個。
值得一提的是,即將拉開帷幕的廣州車展期,極星也將針對中國市場,專門召開品牌發布會——摘星之夜,用極致「純粹」的差異化追求,詮釋不一樣的中國故事,為品牌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屆時,極星在中國的未來,也將會有一個交代。
設計、創新和可續性
設計、創新和可持續,這是極星品牌的三大核心,極星所有的產品和思路,都是圍繞這個方向前行的。
做一件事很容易,但堅持做一件事是很難的,這一點從極星設計上就可以看到。2020年極星推出了概念車Precept,代表著極星對未來的構想。這幾年來,這些概念已經逐步落地,無論是極星5的量產,還是內部集成了攝像頭、雷達和加速度傳感器等輔助駕駛技術的SmartZone在極星2、極星3上的運用,都可以看到極星對設計的堅持和傳承。
要知道,一位設計師出身的CEO,托馬斯從品牌創立之初開始,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坐了6年了。這6年來無論極星的表現多麼不及外人預期,托馬斯的地位依然巋然不動,這也充分體現出了吉利控股及其投資人對托馬斯和其帶領的極星團隊的信任。
托馬斯也表示,不論在世界上任何地區和任何國家,人們對於美學的追求以及對於時尚和奢華的定義是相通的,就像蔚來等很多品牌的展廳,他們也在進一步地去追求北歐極簡主義風格一樣。
外界常常用極致來評價極星的設計,比如極星5量產版自始至終都未改變概念設計。在極星4身上,依然可以看到其繼承Precept的優良基因,採用了較低的空氣動力學輪廓,有著較低的車身、流暢的車頂線條和運動感更強的輕盈姿態。
在極致性能上,憑藉雙電機以及400千瓦或544馬力的強大動力,極星4僅需3.8秒即可加速至100公里/小時。極星5的性能可達到650千瓦或884馬力的輸出,以及900牛·米的扭矩。值得一提的是,韓國電池廠商SK On將為極星5提供800V的電池組,這對性能、續航和補能都有很大提升。
在極致體驗方面,極星3將首搭極星與寶華偉建合作生產的音響系統包含25個揚聲器和能處理杜比全景聲的數字音效處理器。杜比全景聲創造的空間音效體驗如此強大、連貫,仿佛音樂直接在您的腦海中生成。
可持續這個點,極星提及得也比較多。比如在材料和可持續方面,極星採用了包括天然纖維復合材料、由回收塑料製成的3D針織品和以軟木為基礎的乙烯樹脂,替代了傳統的鉻和木材,特別是天然纖維復合材料,不僅能夠減輕重量、減少振動、降低塑料的使用,還能增強部件的結構強度。工廠的可持續也非常重要,極星4杭州工廠100%依賴可再生能源,並且使用了多種低碳循環鋁材、再生鋼鐵和回收塑料。
極星日上,極星還提出了另一個創新和可持續技術——V2G雙向充放電,電動汽車可以充當電網或家庭太陽能系統的能量儲存單元,可以在尖峰時段轉為家用,節約家庭開支,或者出售給電網,幫助其平衡需求,並為可持續能源系統的建立提供支持。極星為其起了一個名字——虛擬電廠。根據估算,在V2G技術支持下,電動車可以滿足哥德堡高達20%的靈活性服務需求。
與最優秀的夥伴前行
實際上,除了邀請材料供應商為極星站台外,Luminar和Mobileye公司,也成為這次極星日重磅嘉賓,這兩家公司目前主要專注於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研究。雖然極星的產品比較注重駕駛性能和操控,但極星也認為,高級安全系統和自動駕駛技術是汽車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極星3將搭載Luminar第三代雷射雷達,即使在最糟糕的天氣條件下也能夠看清200米以外的物體,為車輛和駕駛員預留關鍵的反應時間,幫助其應對潛在的危險。而這顆雷射雷達,讓極星3的眾多先進技術配置擁有了高解析度視覺輔助效果,也為未來的自動駕駛奠定了基礎。
而得益於Mobileye公司的SuperVision技術,極星4將搭載世界頂尖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這是一個基於攝像頭、無需雙手操作,且需要視線監控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與此同時,極星與Mobileye合作的下一代駕駛輔助技術——Mobileye Chauffeur也將用於極星4,該車成為首批搭載Mobileye「Chauffeur」自動駕駛技術的量產車型。
可以看到,在自動駕駛路線的選擇上,極星選擇了與多家公司合作,採用了視覺+雷達融合算法,以及純視覺算法等多條智駕路線的選擇,以平衡成本、用戶需求、產品定義、路線PK等多模式和心態的競爭。
在電池方面,上文提到了極星5將採用韓國電池廠商SK On的電池組,但這次發布會,極星也帶來了合作夥伴StoreDot的電池技術和思路,作為一家以色列電池企業,StoreDot成為全球電動車極速充電電池技術(XFC)的專家和領導者,目前在國內已經與億緯鋰能展開合作,生產軟包電池。
據了解,StoreDot的極速充電電池技術,可以實現在五分鐘內為電動車充滿100英里(160公里)所需電力,且不影響電池使用壽命的目標,真正解決用戶的續航和里程焦慮。2024年StoreDot將與極星合作,在極星5上首次公開展示XFC技術,並將在2027年前正式上車。
其實不僅僅是智駕和電池廠商,還有上文提到的可持續零部件、配件商的合作,極星也將其放在極其重要的地位,這對於當前很多企業謀求自研的思路完全不一樣。
在托馬斯看來,要造出極致的車,就需要去整合所有的這些行業當中的最優解。「如果說我們過分地追求某一方面的成功,其實就錯失了全面發展的可能性。而在世界範圍內,我們現在尋求的很多內部的戰略合作夥伴,他們已經做到了行業頂尖的水平」。托馬斯表示。
托馬斯認為,自主研發能力,本身就會受到地域性的一些限制,這與市場需求、產品定義和規劃有直接的關係,認為極星有必要找更多的更全面的行業合作夥伴進行合作,與最優秀的夥伴一同前行。
短短一天時間,極星對外輸出了自己對待未來的布局,包括一些思路和前瞻方向,可以看到這個品牌確實在圍繞設計、創新和可持續不斷前行,並不斷堅持自己,六年如一日。這種精神和定力,放在當下甚至是未來浮躁的汽車行業競爭中,都非常難能可貴。
或許站在中國市場的角度看,極星的這些產品和這些技術的呈現,並不具備超前的影響力,但就世界電動車的發展水平而言,這個動作和步伐,也是趕在了全球汽車時代的前沿。對於極星而言,它要做的,不是用最領先的技術去樹立自己的影響力,而是用最穩定、最正確的趨勢和方向,在全球各個細分市場培育產業和供應鏈根基,為未來持續的經營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再看看中國市場,目前的電動車市場,卷價格、卷配置、卷營銷,最終車越賣越便宜,底線越拉越低,其實對於品牌建設來說,毫無任何影響力。作為一家全球化的品牌,極星顯然不想加入這場毫無意義和價值的內卷中去。
汽車和品牌的塑造,講究的時間二字。極星在做的是一道長期主義的問答題,從一開始就去建設和塑造品牌,持續打造最顯著的標籤,這個過程需要持續數年之久甚至更久。當然也非常感嘆托馬斯頂住壓力的堅持,感嘆吉利控股和李書福對極星這六年多以來的隱忍、支持和包容,倘若沒有強大的心理、雄厚的實力和對戰略的自信,極星根本活不到今天。
不過從這次極星日開始,極星這些年來的積累和沉澱,將不斷釋放能量,全面進入品牌快速成長期。屆時,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讀懂極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