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中國人的酸菜,德國人可能熬不過大航海時代?(菲李漫畫)

2019-05-15     菲李

菲李對酸菜最初的記憶,源自於當年《東北一家人》里的那一句:

自此菲李知道,酸菜是東北人的本命菜之一,吃個粉條他們會加酸菜,吃頓豬肉也要配酸菜。

甚至到了冬天,要開始大量囤白菜做酸菜。


可以說,感覺似乎全世界的外國人加起來,都比不上東北人對酸菜的愛,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沒有德國人。

德國人表面上是個高冷范,實際上卻是個「檸檬精」,他們超級愛吃酸!甚至恨不得讓所有的食物都變酸!

他們的香腸、牛肉、麵包、橄欖都有酸口味的,甚至就連礦泉水也能通過加入氣泡變酸,更不說他們摯愛的酸黃瓜了。

據說在德國,人們在徹夜狂歡之後,最想的不是馬上回家睡覺,而是趕緊啃上一根酸黃瓜。但即使如此,酸黃瓜在德國人心中也只能排酸味美食第二名。

而第一名當然就是酸菜了!據統計,德國人每年人均差不多要吃掉10公斤酸菜,甚至因為太喜歡吃酸菜,德國人曾經一度擁有Kraut這個外號。

Kraut這個詞來源於Sauerkraut(酸菜),是二戰期間英美兩國對德國士兵的稱呼。但是現在可不要這樣叫人家哦。

從這個事情可以看出,德國人愛吃酸菜是世界公認的,因此他們也常常被稱為「歐洲東北人」。實際上,德國人能如此享受酸菜,或許真的要感謝中國人。

其實酸菜並不是德國人自己發明的,據說早在古羅馬時期,羅馬人就有冬天腌酸菜保存的習慣,而這種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日耳曼人。

但真正讓後來的德國人將酸菜藝術發揚光大的應該是中國人。歐洲人相信,13世紀的時候,蒙古人來到歐洲時,順便將東方的酸菜技術一併帶到歐洲。

在結合了中西方的酸菜技術之後,日耳曼人逐漸開創出了自己的酸菜道路,和東北的酸菜有著相似之處,卻又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東北酸菜用的是大白菜,而德國酸菜使用的是圓白菜,因此德國酸菜的口感更加脆一些,不僅可以用來烹飪,甚至可以直接吃哦。

德國人最開始喜愛吃酸菜,根本原因可能是因為德國冬天異常寒冷,將蔬菜囤積再腌製成酸菜之後,不僅方便保存,而且富含營養,就像曾經的東北人一樣。

相傳在大航海時代,因為新鮮的水果很難在長期航行中保存下來,因此當時的德國船員們都飽受壞血病的折磨。

但是讓人意外的是,有那麼幾個船員倒是經常活蹦亂跳的,看上去啥事沒有,一開始人們還懷疑他們是不是偷偷吃了什麼藥。

不過觀察一陣後,大家發現對方也沒做啥特別的事,就是一日三餐總要吃上幾口自帶的酸菜,總不能說秘密就在這不起眼的酸菜里吧?

然而後來人們才知道,還真就多虧了這幾口酸菜,讓這些船員能更好地補充維生素C,得壞血病的幾率大大降低,因此吃酸菜開始在德國船員間流行開來。

酸菜拯救了德國人,而時至今日,德國人已經懷著精益求精的精神,將德國酸菜開拓創新,創造了各種酸菜美食。

比如和他們最愛香腸製成酸菜香腸。

和著名的德國豬蹄合併創造出的德國酸菜咸豬手。

當然德國酸菜配德國啤酒,才是眾多德國吃貨最愛的組合。


毫不客氣地說,雖然論酸菜花樣德國整體比不上中國,但在歐洲已經算是數一數二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uMpCmwBmyVoG_1ZKIV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