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交樓,提振民企信心……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7個關鍵信息

2023-04-28     新京報貝殼財經

原標題:保交樓,提振民企信心……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7個關鍵信息

財經原創出品

記者 張曉翀

編輯 王進雨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的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難挑戰。」4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

早在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經濟形勢判斷主要為「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盪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相比之下,此次表述為「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宏觀政策靠前協同發力,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經濟增長好於預期。」

在專家看來,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延續了宏觀政策總基調的提法,這表明下一階段我國宏觀政策將繼續保持合理的擴張程度。

01

關鍵詞·經濟形勢

尚處恢復階段:居民消費和民間投資待提振

對於「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的」等表述,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當前經濟呈現整體好轉態勢,但仍處於恢復階段。主要體現在居民消費有待進一步提振和民間投資偏弱兩個方面。

會議強調,要統籌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乘勢而上,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運金指出,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延續了去年末中央政治局會議與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宏觀政策總基調的提法,這表明下一階段我國宏觀政策將繼續保持合理的擴張程度,堅持連續性,突出針對性,加強統籌協調能力,著力恢復和擴大需求。

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則認為,前期相對偏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不會輕易退出,財政、貨幣政策後續仍將協同發力,推動內需回升。

02

關鍵詞·擴大內需

內需復甦成推動經濟持續穩定恢復關鍵因素

內需再度成為此次會議的一大關鍵詞。會議強調,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要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改善消費環境,促進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要發揮好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

植信投資研究院宏觀高級研究員羅奐劼指出,在外需疲軟之下,內需復甦成為推動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的關鍵因素。為了進一步鞏固內需回升勢頭,促消費政策需從保障居民就業、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改善消費環境、提升消費需求、繼續加大對服務性行業紓困力度、促進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發展、提振汽車和房地產銷售市場等方面落到實處。

此外,穩投資政策不但要繼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保持項目維持充沛狀態、加快項目建設和審批進程來推動基建投資保持較快增長,還要發揮好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通過完善市場環境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公共投融資體系,拓寬民間投資渠道,改善民間投資環境,放寬民間投資准入領域,有效激發民間投資需求,帶動製造業投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03

關鍵詞·「兩個毫不動搖」

穩定恢復經濟,要先保障民企利益

會議指出,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破除影響各類所有制企業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法律法規障礙和隱性壁壘,持續提振經營主體信心,幫助企業恢復元氣。

羅奐劼表示,要持續穩定恢復經濟,就要先保障民企利益,改善民企環境,提升民企信心。下一步,應通過完善立法、規範執法、公正司法,切實保護民營企業財產權益、創新權益和自主經營權,明確「紅綠燈」邊界,下決心從根本上解決企業帳款拖欠問題,給民營企業以信心和方向。

在羅奐劼看來,要加快研究制定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切實減輕民營企業發展壓力。在完善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體系上發力,全面提高資金使用績效、暢通銀企對接通道、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做好政策制度保證,進一步完善補齊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基礎制度,把保障非國有企業的財產權列入和國有企業同等位置進行保護,給民營企業吃下定心丸。更加突出民營企業金融和稅收的支持政策。

04

關鍵詞·穩樓市

房地產市場企穩,要鞏固保交樓既有成果

「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動建立房地產業發展新模式。」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提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和保交樓。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此次會議召開,為二季度以及全年工作開展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總體上其思路和今年兩會以來的總思路不變,即要繼續強調「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這個是總綱,也是樓市回暖的最關鍵的內容。所以,各地依然要把提振住房消費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要密切關注一些新的問題,類似房價炒作的問題,要確保樓市穩定發展。

此外,保交樓等工作繼續強調,說明當前工作的一個很重要思路,就是要鞏固既有成果。當前房企債務風險處置積極有效,客觀上也有助於推進保交樓工作的開展。

嚴躍進稱,此次會議對於房地產的相關表述內容較多,充分說明對於房地產市場的重要性。當前房地產市場呈現企穩態勢。房企既要重視既有的住房銷售提振的工作,也要注意新發展模式等。唯此才能兼顧短期發展和中長期轉型需要,進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圖/IC photo

05

關鍵詞·促就業

強化就業優先,經濟回暖成為支撐

會議強調,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穩定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

王青指出,當前結構性失業問題較為突出,其中高校畢業生是重點群體。這是中央政治局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連續關注就業問題的一個原因。今年經濟整體上將轉入較快回升過程,這會對穩就業提供最重要的基本面支撐。

06

關鍵詞·風險防範

銀行、地方政府債務等重點領域風險不可忽視

此次會議強調,要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統籌做好中小銀行、保險和信託機構改革化險工作。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嚴控新增隱性債務。

李奇霖指出,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仍然是重中之重,中小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的尾部金融風險以及房住不炒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是未來金融風險防範所關注的重點。

植信投資研究院宏觀研究員丁宇佳稱,當前國內經濟運行在金融銀行、地方政府債務和房地產等重點領域的風險不可忽視。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對保障城鄉金融體系平穩運行、有效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積極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仍存在資本充足率不足、不良貸款率高、區域風險相對集中等問題,需要穩妥防控和化解。銀保監會在2023年工作會議上要求加快推動中小銀行改革化險,積極穩妥推進城商行、農信社風險化解,穩步推進村鎮銀行改革重組。推動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金,用好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政策。

丁宇佳稱,當前我國地方政府顯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城投平台等主體形成的隱性債務存在一定風險。與此同時,地方政府擴大財政支出、加大減稅降費力度與較高的債務負擔並存。

07

關鍵詞·產業政策

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人工智慧等領域為抓手

會議指出,要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既要逆勢而上,在短板領域加快突破,也要順勢而為,在優勢領域做大做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將產業政策放在宏觀政策之前,重點強調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人工智慧發展。2022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順序是宏觀政策、產業政策。比較而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性有所加大。

李奇霖表示,人工智慧的發展、科技自立自強、國產替代,及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優勢將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主要抓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d96ed071a054935f2c07e27fd1cf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