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國汽車,究竟以怎樣的形象在世界舞台上閃耀?
有人說,是電氣化時代的來臨給了我們機會,讓中國廠商得以在全球範圍內參與競爭;也有人會認為,經過數十年的市場沉澱,從研發到製造,從技術到文化的多維建設,方才令中國汽車完成了質的飛躍。
但講真,不管這一切是否因外部環境的薰陶而形成,當以比亞迪為首的汽車廠商,愈加在世界範圍內展現中國力量時,我們終究得到了一個信號,過往的坎坷已經被現實的精進拭除,屬於中國汽車的新時代將逐漸拉開帷幕。
正因如此,面對如此光明的前路,對於比亞迪等頂流車企,相比簡簡單單將中國車賣到全世界,用自己的方式擊穿由那些西方巨頭把控的技術壁壘,很明顯,就成了當下最值得探尋的課題。
去年年尾,比亞迪曾正式為旗下高端品牌定名——仰望,隨後在其第30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的下線儀式上,官宣仰望品牌旗下的首款新車會於2023年一季度正式亮相。
而眼下,從仰望U8一推出就技驚四座,並贏得所有人的掌聲,到尚在舉行的廣州國際車展上,仰望U9誓要打破超跑市場的技術壟斷,我敢斷言,這個事關未來的課題,儼然有了一個很詳實的答案。
仰望超跑平台,再次用技術詮釋未來
曾經,談及超跑,人們總會驚訝於那些留存在機械層面上的技術更迭,或者,會像對法拉利、蘭博基尼等頂級品牌與生俱來的歷史厚重感給予感嘆。
直到電氣化時代的腳步漸漸向前騰挪……
新時代的到來,總會催生出新氣象。繼仰望U8之後,仰望U9帶著比亞迪20多年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積累,再次於新的領域展現實力,其核心訴求想必同樣不會脫離技術而大談理想。
也就是說,只因超跑承載了人類追逐更高速度的夢想,它代表著汽車性能的天花板。作為中國首個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為了讓更多人體驗到極致的超跑性能與賽車文化,仰望推出U9是那樣理所當然。而回歸現實,我堅信,一旦仰望U9可以真正用實力挑落傳統超跑,那份屬於中國汽車人的驕傲總會得以正名。
就像本屆廣州車展上,位於4.2號館的仰望展台依舊延續了過去的火熱。
為了近距離領略到易四方概念車的魅力,也為了親眼目睹仰望U9首度公開的內飾,展台被圍得水泄不通,就是在表明,那些能夠代表中國汽車工業的尖端技術,從始至終都有著足夠的吸引力。
而在其中,從仰望U9身上,我們更能發現,依託仰望架構,此次所發布的仰望超跑平台,的確有著遠超我們想像的技術深度。其聲稱,該超跑平台具備性能革新、氣動革新、安全革新和座艙革新四大全新變革,就是很真切地在對外傳遞著,超跑世界即將迎來一條嶄新且更具魅力的賽道。
在這條新賽道上,不管仰望U9能否全方位改寫超跑文化的發展方向,對於中國汽車來說,它的出現都將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
「我們深信只有極致的產品,才能真正滿足市場需求。」
為了提升仰望U9的性能,易四方為仰望U9提供了超1300匹的強悍馬力,以及零百加速達到2秒級的暴力血統;以橫、縱、垂向 融合控制為核心的雲輦系統,直接將仰望U9的駕控水平提升到了一個很高的段位;融合了超級碳艙、全新一代CTB、超混結構三大創新技術的超級車身,又為仰望U9賦予了極致的安全屬性;「太空梭」式型體布局和「時空隧道」風道布局,使得仰望U9在空氣動力學上,實現了美學與性能的完美結合……
顯然,這一系列技術的深度應用,都恰如其分地詮釋了仰望U9的技術實力和產品特性。而在不久的將來,仰望U9會正式登陸市場,屆時,不管傳統超跑製造商如何看待「中國超跑」的發展,只要黑科技傍身,仰望U9都是那個誰都無法繞過的偉大對手。
讓世界仰望中國汽車
回到品牌層面,按常理,仰望之於比亞迪的意義,總在於一個中國車企要踏入豪華車領域,就像豐田的雷克薩斯、大眾的奧迪一樣,將品牌高端化坐實罷了。
換言之,在中國汽車工業進化的這幾十年間,從未有過企業涉足該一細分市場,仰望的橫空出世,在多數人看來,主基調就是去改變人們對中國汽車的固有認知。
可時至今日,隨著仰望接連將易四方、雲輦、刀片電池、超級車身、智能座艙、智能輔助駕駛等核心技術一一呈現在消費者眼前,我相信,品牌高端化只是仰望得以誕生的基礎目標。
眼看圍繞電動化轉型的技術革命,讓世界迎來了特斯拉、蔚來等有著一些新式豪華血統的新勢力,那以仰望的角度來審視行業未來,如何從源頭藉助行業轉型的契機,將中國汽車現如今最精彩的一面對外展示出來,無疑更顯關鍵。
而如果說,剛剛上市的仰望U8是中國汽車期待著在百萬級硬派越野車市場有所作為的一個媒介。
那麼,從仰望U9決定正式下場進駐超級跑車市場開始,所有事關中國汽車的故事又將從新翻開一個全新篇章。站上世界車壇的最頂峰,或是以電動化之名徹底改寫超跑技術進階的邏輯,自此就有了可能。
一直以來,受限於技術門檻過高的現實因素,超級跑車所在的市場的確是中國車企從不願意進入,也沒有足夠實力拿下的細分領域。甚至可以說,過去一切與超級跑車有關的技術、品牌、文化等層面的建設,都曾是中國車企始終無法邁入的鴻溝。
即便是電動化時代剛剛啟幕的那幾年,這都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現實。
期間,或許因為電動化轉型掀起過一陣技術熱浪,有一些品牌推出了類似的車型,它們中一些還成了海外媒體真相報道的對象,但不得不說,礙於超級跑車的研發太過仰賴高新尖技術的賦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下,這些所謂的高光時刻更像是曇花一現。
現實就是這麼現實,那我想問的是,仰望U9可以改變現狀嗎?當然,答案早已不言自明。
一方面,當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車企有資格站上舞台中央和所有海外巨頭叫板,此時在品牌和口碑上都有彌足優勢的仰望,要想借勢在「超跑」這個人人望而生畏的細分市場中,種下一顆「中國智造」的種子,著實是有了些「天時 地利 人和」的意思。
其次,就像前文所說,仰望誕生之初就不是以高端比亞迪的名頭在市場立足。
對於新技術的探索以及推動行業技術變革的決心,令仰望在懷揣眾多黑科技創立的同時,依舊保持著對一切可以改變汽車工業固有發展的技術賽道,報以熱情。而這必然就會預示著,無論是在哪個階段,仰望都能保證絕對的技術領先性。
也正因是這樣,從U8到U9的車型跨越,看似是仰望品牌針對潛在用戶的定位區分,實則更像是技術不斷進化下的產業躍遷。多年以後,若是延續當下的趨勢,當新能源產業勢必會成為主宰世界汽車工業發展的錨點,背靠中國,卻著眼全球的仰望足以屹立於產業頂峰。